華文網

從農民到世界十大富豪,成就堪比紅頂商人胡雪岩,李嘉誠都不能比

有人總是說馬雲的阿裡巴巴現在影響力甚至超越了一些小的國家,不過放到中國的大國來說,馬雲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還得有限。不過一些國家卻非常依賴某幾個企業,

甚至某一個企業,比如韓國的三星、印尼的兩大巨頭這些。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在東南亞,許多華人企業家對於他們所在國家的影響力之巨大。比如謝國民的正大集團,他的營收占到整個泰國GDP的5%左右,還有東南亞最大的銀行之一盤古銀行,這些當年的華人銀行家陳弼臣創辦並送給泰國民眾的。還有菲律賓的前十大富豪中,竟然有6個是華人企業家。

當然如果算一個企業對一個國家影響力最大的,

一定是印尼的林氏集團。這些公司在1995年的時候營收已經達到了200億美元,幾乎是整個印尼的經濟支柱,而他的創辦人林紹良堪稱是華商的巨擘,在整個同時代中,連李嘉誠也比不上他。

他是西方媒體唯一承認的世界12大銀行家,

10大富豪之一。在他巔峰的時候他幾乎擁有200億美元的財產,這還是在20多年前的時候,當時的大陸首富資產不過數十億。

如果要拿林紹良跟其他商人相比,可能只有近代的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為什麼拿胡雪岩跟林紹良相提並論呢,因為胡雪岩依靠左宗棠發家,而林紹良跟他又非常相似的經歷,而且他們都是窮苦出身,靠著自己數十年的努力,竟然成就了一番事業。

他的傳奇經歷和戲劇性的發跡史引人矚目,1996年美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盛頓學院給林紹良頒了一個獎,對方的理由是特別想瞭解一個沒有背景,沒讀過多少書的人,為什麼會如此地成功?

1916年,林紹良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福清這個地方堪稱是福地,出了兩個印尼巨富,一個就是林紹良,另外一個就是林紹良的好朋友林文鏡。林紹良家裡祖祖輩輩讀書種田的,林紹良從小就非常聰明,

他在私塾讀到了15歲,之後就開始學習做生意。

林紹良最早是在家鄉經營一個小面店,日子倒是過得很悠閒。不過這一切在日本侵華之後就改變了,當時很多人都被迫去南洋謀生,林紹良的叔叔也去了印尼。不久之後林紹良的大哥林紹喜也跟著去了印尼,

林紹良就是家裡的頂樑柱了。

不過林家的日子隨著父親因病去世過得更加緊巴巴了,不過這個時候到處都是在抓壯丁,目前擔心他被人捉走,於是讓他去南洋找他的叔叔跟大哥。於是才開始了一個南洋巨富的傳奇。

1938年,林紹良第一次踏上了印尼中爪哇的古突士鎮的土地。他最早是在叔叔的花生油店裡當學徒。他每天除了要起早貪黑的幹活之後,還要學習當地的語言。當然印尼的日子也不比中國好,日本也打到了這裡。印尼民生凋敝,林紹良跟他的叔叔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了改變,林紹良決定改變坐店經營的方式,他決定去外賣主動推銷。

當時戰亂,大家都是生活用品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只是戰亂大家不願意出門而已,林紹良上門推銷正中下懷。

林家的花生油店生意立馬火了起來,兩年林紹良有了一些積蓄,他決定離開叔叔的店,自立門戶。林紹良選擇的是販賣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這段日子可以說是非常苦的,他每天三更半夜就起床,然後就騎著自行車去叫賣,不管颳風下雨,他都必須騎60裡的自行車去賣咖啡粉。

幾年之後印尼宣佈獨立,林紹良也迎來了他的人生的第一個機會。把握住這個機會也顯示出林紹良的英雄本色。

當時日軍退走之後,荷蘭人就來了。當時中華總會都站在了印尼軍方這邊,林紹良也加入了支援隊伍中。當時中華總會交給了林紹良一個任務。保衛被荷軍追捕的印尼軍方高級領導人哈山·丁。林紹良在家裡“窩藏”了哈山·丁1年多,和他結成莫逆之交。

這個哈山·丁有一個女婿叫蘇哈托,當時是上校團長,林紹良跟蘇哈托也成為了鐵哥們。這個蘇哈托日後成為了印尼的總統,成為了林紹良的政治資本。林紹良的勇氣讓他賭贏了這一把。

當時蘇哈托的部隊被包圍了,極缺武器和藥品。林紹良冒著生命的危險給蘇哈托進口武器跟藥品。之後蘇哈托一次次出征,一次次打勝戰,林紹良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一段日子跟當年胡雪岩支持左宗棠出征新疆非常相似。林紹良成為了蘇哈托的後勤部長。

從倒賣軍火開始,林紹良的生意開始上軌道了,之後他開始了倒賣丁香。蘇哈托甚至還派出軍隊幫他護航。林紹良的發家印證了那一句話,富貴險中求。

數年之後印尼終於戰勝了荷蘭,迎來了太平盛世。印尼百廢待興,這個時候已經頗具財力的林紹良開始涉及到印尼的方方面面,他創辦花生油工廠、肥皂廠、紡織廠、輪胎廠、自行車零件廠,還與新加坡、香港企業建立貿易關係,快速把生意多元化、規模化。

1957年,林紹良找到了盤古銀行的陳弼臣,兩個人日後也成為了莫逆之交,在陳弼臣的幫助下,林紹良創辦了印尼中央亞細亞銀行。

之後林紹良找來了大哥林紹喜跟弟弟林紹根,三兄弟一起開創事業,憑著銀行的支持,林氏的事業順風順水。

1965年,林紹良跟老鄉林文鏡一起創辦了華仁誼集團。此後,這個集團日後進入了銀行、建築、地產、紡織、水泥、麵粉、鋼鐵、航空等多個領域。不過到這裡其實才是林紹良成為日後全球最富有的人的開端,因為在1967年他的生死兄弟蘇哈托成為了印尼總統。他開始迎來了事業的真正爆發期。

林紹良獲得了丁香的進口專營,也就是壟斷。林紹良成為了印尼的丁香大王。之後他幾乎壟斷了印尼的一切。有人說香港是李嘉誠的城,那麼印尼就是林紹良的國。林紹良控制了這個國家60%的麵粉生意,90%的方便上市場、35%的牛奶市場和超過30%的食用油市場。

1995年,林紹良的財富達到了巔峰,他控制了超過600家公司,年營收達到了200億美元,沒有人搞得清楚他的財富,不過西方媒體把他評為了世界十大富豪,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這個時候的林紹良聲望遠超李嘉誠跟臺灣的王永慶。

2012年,林紹良在印尼走完了他的光輝的一生,享年96歲。

還要學習當地的語言。當然印尼的日子也不比中國好,日本也打到了這裡。印尼民生凋敝,林紹良跟他的叔叔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為了改變,林紹良決定改變坐店經營的方式,他決定去外賣主動推銷。

當時戰亂,大家都是生活用品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只是戰亂大家不願意出門而已,林紹良上門推銷正中下懷。

林家的花生油店生意立馬火了起來,兩年林紹良有了一些積蓄,他決定離開叔叔的店,自立門戶。林紹良選擇的是販賣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這段日子可以說是非常苦的,他每天三更半夜就起床,然後就騎著自行車去叫賣,不管颳風下雨,他都必須騎60裡的自行車去賣咖啡粉。

幾年之後印尼宣佈獨立,林紹良也迎來了他的人生的第一個機會。把握住這個機會也顯示出林紹良的英雄本色。

當時日軍退走之後,荷蘭人就來了。當時中華總會都站在了印尼軍方這邊,林紹良也加入了支援隊伍中。當時中華總會交給了林紹良一個任務。保衛被荷軍追捕的印尼軍方高級領導人哈山·丁。林紹良在家裡“窩藏”了哈山·丁1年多,和他結成莫逆之交。

這個哈山·丁有一個女婿叫蘇哈托,當時是上校團長,林紹良跟蘇哈托也成為了鐵哥們。這個蘇哈托日後成為了印尼的總統,成為了林紹良的政治資本。林紹良的勇氣讓他賭贏了這一把。

當時蘇哈托的部隊被包圍了,極缺武器和藥品。林紹良冒著生命的危險給蘇哈托進口武器跟藥品。之後蘇哈托一次次出征,一次次打勝戰,林紹良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一段日子跟當年胡雪岩支持左宗棠出征新疆非常相似。林紹良成為了蘇哈托的後勤部長。

從倒賣軍火開始,林紹良的生意開始上軌道了,之後他開始了倒賣丁香。蘇哈托甚至還派出軍隊幫他護航。林紹良的發家印證了那一句話,富貴險中求。

數年之後印尼終於戰勝了荷蘭,迎來了太平盛世。印尼百廢待興,這個時候已經頗具財力的林紹良開始涉及到印尼的方方面面,他創辦花生油工廠、肥皂廠、紡織廠、輪胎廠、自行車零件廠,還與新加坡、香港企業建立貿易關係,快速把生意多元化、規模化。

1957年,林紹良找到了盤古銀行的陳弼臣,兩個人日後也成為了莫逆之交,在陳弼臣的幫助下,林紹良創辦了印尼中央亞細亞銀行。

之後林紹良找來了大哥林紹喜跟弟弟林紹根,三兄弟一起開創事業,憑著銀行的支持,林氏的事業順風順水。

1965年,林紹良跟老鄉林文鏡一起創辦了華仁誼集團。此後,這個集團日後進入了銀行、建築、地產、紡織、水泥、麵粉、鋼鐵、航空等多個領域。不過到這裡其實才是林紹良成為日後全球最富有的人的開端,因為在1967年他的生死兄弟蘇哈托成為了印尼總統。他開始迎來了事業的真正爆發期。

林紹良獲得了丁香的進口專營,也就是壟斷。林紹良成為了印尼的丁香大王。之後他幾乎壟斷了印尼的一切。有人說香港是李嘉誠的城,那麼印尼就是林紹良的國。林紹良控制了這個國家60%的麵粉生意,90%的方便上市場、35%的牛奶市場和超過30%的食用油市場。

1995年,林紹良的財富達到了巔峰,他控制了超過600家公司,年營收達到了200億美元,沒有人搞得清楚他的財富,不過西方媒體把他評為了世界十大富豪,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這個時候的林紹良聲望遠超李嘉誠跟臺灣的王永慶。

2012年,林紹良在印尼走完了他的光輝的一生,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