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歸還“救命”錢的保潔阿姨獲500元獎勵,這裡的好人好事還不少……

還記得歸還患者“救命錢”的複大最美“紫衣天使”金阿姨嗎?12月18日,廣州複大腫瘤醫院給予金阿姨500元現金獎勵,以表彰她拾金不昧的行為,並鼓勵全院員工以金阿姨為榜樣,繼續發揚醫院的優良作風。

“這都是我的份內事,還給啥獎勵啊?不用不用!”

剛獲知這一消息的金阿姨連連擺手。她說,幾乎每個清潔部的員工都撿到過病人遺留的物品,大家都主動交還。

“這個醫院的風氣好,好人好事也特別多。”

複大腫瘤醫院給予金阿姨500元現金獎勵

好人好事

複大醫院設有一本“好人好事”記錄本,上面記錄了員工每月的善舉和收到的感謝信。除了拾金不昧,被記錄下來的“好人好事”還有很多……

“和病人像朋友一樣相處”一直是三區護士陳曉暉的工作信念。今年9月,曾經的307病人、馬來西亞音樂人林穎芷,

大病初愈後帶領她的“蒲公英”合唱團在醫院辦答謝演唱會。演出結束,她就去找她的好友陳曉暉,“走,帶我和學生們到處逛逛!”“好的,沒問題!”陳曉暉回答得乾脆俐落。那天,林穎芷一行13人在“導遊”陳曉暉的帶領下去了廣州塔,玩得十分盡興。她並不知道,陳曉暉當時剛上完夜班,還沒休息片刻就出來了。第二天,陳曉暉還是值夜班,不知情的林穎芷又找來了,說想去逛逛!陳曉暉二話沒說,
又帶著她的馬來西亞“團友”逛了一天上下九步行街。

四區的護士陳秋燕是個嬌小可愛的小女生,出去逛街總愛買布娃娃。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個“娃娃控”。其實,她這都是買來送給病人的。一個17歲的中東小夥,入院後做了氣管切開術,長期臥床,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心情特別煩躁。陳秋燕看在眼裡,記掛在心上。趁著休息日,她為小夥子精心挑選了一個布娃娃,希望能讓他高興起來。收到禮物的那一刻,小夥子別提又多高興,精神為之大振。

一樓門診是患者就醫最先到達的地方,也是衡量一個醫院服務水準的視窗。

門診護士長許麗荷自豪地介紹:“這麼多年來,患者對我們的護理工作零差評。”一位住在聚德社區80多歲的黃婆婆,經常在門診打吊針。每次外孫女把她送來就匆匆離開,午飯也不管。門診的護士心疼老人,總是自掏腰包給她打飯吃。老人感慨,複大的醫護人員比親人還親。

複大的醫護人員這麼好,禮物紅包少不了。“好人好事”記事本裡,密密麻麻寫滿了病人送來的紅包金額、禮品名稱。院內設立嚴格的“三不”原則:所有員工不能收受紅包、不能收受回扣、不能接受吃請,一旦發現觸碰“高壓線”者,將被醫院除名。“一般都會當面退還給病人,實在架不住熱情的,就會先收下,轉頭就拿去給病人抵押金。”三區護士長李燕紅說。

據介紹,複大建院以來,曾有多家國內外媒體到複大進行暗訪、調查,均未發現有收受紅包、回扣、吃請的情況存在。對於名貴禮品,原則是一律退回。只有像水果餅乾一類的,才有可能被留下分發給病人享用。

複大的“好人好事”有厚厚的一本,複大的“好人好事”還在天天上演……

編輯:暮煙

院內設立嚴格的“三不”原則:所有員工不能收受紅包、不能收受回扣、不能接受吃請,一旦發現觸碰“高壓線”者,將被醫院除名。“一般都會當面退還給病人,實在架不住熱情的,就會先收下,轉頭就拿去給病人抵押金。”三區護士長李燕紅說。

據介紹,複大建院以來,曾有多家國內外媒體到複大進行暗訪、調查,均未發現有收受紅包、回扣、吃請的情況存在。對於名貴禮品,原則是一律退回。只有像水果餅乾一類的,才有可能被留下分發給病人享用。

複大的“好人好事”有厚厚的一本,複大的“好人好事”還在天天上演……

編輯:暮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