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華歷史上的千古謎團,徐福東渡之謎、女兒國消失之謎究竟為何?

在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中,沉澱了許多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有的已經水落石出,而有的還等待後人的探索才能真相大白。神秘未解的事情總是驅使這我們去一探究竟,想去揭開那鮮為人知的真相。

比如老子出關,老子到底何時出關,又是何時消失,傳說的飛升又是否是確有其事?還有至今撲朔迷離的楊貴妃生死之謎,其說法眾說風雲,甚至還有傳言楊貴妃當時並沒有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麵小編就為你一一解密!

1、徐福的東渡之謎

秦始皇併吞六國,統一全國後,位高權重,而最盼望的就是長生長壽,後來聽人說東海上有蓬萊仙鳥,

那裡有服後可以長生的靈芝草,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東渡大海,後來秦始皇至死也沒盼來徐福的消息。

徐福到底去了那裡呢?有人說那時航海技術差,碰到大風浪,全部覆沒。而史籍中最早記載徐福史事的是司馬遷,可是沒有講明徐福浮海到了何處。後人以為是臺灣或琉球,也有說是美洲,但大多數認為是日本。

2、楊貴妃生死之謎

楊貴妃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

她那傳奇的一生曾觸發無數騷客文人的才情,為之吟詩作賦。然而,這位國色天香的美女究竟歸宿如何呢?

史書記載天寶十五年(西元756年)六月,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盛唐天子唐玄宗狼狽地與眾臣逃跑,其愛妾楊貴妃死于馬嵬驛。可是,文人賦詠與史家記述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因此楊貴妃的最後歸宿,至今還留下許多疑問。

一種觀點認為,楊玉環或許死於佛堂。

也有人認為,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最後逃亡到日本。最終在日本安度晚年。但其生死情況究竟如何,至今仍令人難解。

3、女兒國消失之謎

《西遊記》中描寫的“女兒國”曾經留給人無數的幻想。“女兒國”在歷史上的確存在,

據《舊唐書》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複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但是到了唐代以後,史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就中斷了。難道東女國的出現只是曇花一現嗎?

紮壩極有可能是東女國殘餘部落之一。紮壩人現在依然實行走婚,到晚上,女方在窗邊點一盞燈,等待男方出現。紮壩人住的都是碉樓,有十多米高,小夥子必須用手指插在石頭縫中,爬上碉樓。這要求體力好,

身體靈活,其實也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選擇。第二天雞叫時,小夥子會離開,從此兩人互相沒有任何關係。

4、老子的出關之謎

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後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

有人說出散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並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台“飛升”。

老子的故鄉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後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5、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6、慈禧夜明珠之謎

夜明珠是一種螢石礦物,發光原因是與它含有稀土元素有關,是礦物內有關的電子移動所致。

離咱們最近的夜明珠,最著名的,估計就數慈禧口含“美齡飾鞋”的那顆了。據盜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孫殿英講:此珠分開是兩塊,合攏就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有書記載:說它重四兩二錢七分(合今133.4375克)。慈禧含在嘴中是為保屍身不化。

螢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能發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貝蚌所產的珍珠。夜明珠還有許多奧秘,至今還沒有被專家們瞭解。至今仍是尚未徹底揭開的一個千古奇謎。

7、東太后慈安死因之謎

在清朝的歷史上,作為兩宮皇太后之一的東太后慈安是與西太后慈禧一樣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西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無病的東太后慈安在12小時內竟突然發病及暴卒,實在出人意料。從此,慈安之死成為清宮的一件疑案。

傳說咸豐帝留給慈安一封密詔,要她必要時處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騙下焚毀了密詔,把自己對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毀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對慈安太后暴卒的具體原因至今還存在著爭議,除中毒之說外,還有自殺、自然死亡等說。“自殺”說來自《清稗類鈔》,書中說:“或曰:孝欽實證以賄賣囑託,干預朝政,語頗激。孝貞不能容,又以木訥不能與之辯。大恚,吞鼻煙壺自盡。”《清朝野史大觀》裡又用“或曰慈禧命太醫以不對症之藥致死亡”來說明慈安為用“錯藥致死”。

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

8、和紳受寵之謎

清以來,明君屈指可數,乾隆帝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個,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樣的一個賢君身邊,竟時刻跟隨著一個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和,民間有“和扳倒,嘉慶吃飽”一說。然而為什麼這樣的奸臣會受到乾隆的無比寵倖呢?

有人認為,是因為和善於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鼓動而成的。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和到底由於何種原因受到寵信?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

9、項羽不肯過江東之謎

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為人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因而在楚漢之爭中落敗,最終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項羽為何不渡烏江呢?兩千多年來,人們有種種說法。

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楚霸王不過江東,是因為虞姬已死。 有人認為項羽不渡烏江是出於一種高貴的品質,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

項羽為何烏江不渡?兩千多年來,無論是文人騷客,還是歷史學家都給予極大的關注,但至今難有定論。

10、鄭和七下西洋之謎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使鄭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西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領規模龐大的船隊馳騁萬里海域,先後七次下西洋。鄭和航海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所到國家之多,為歷史所罕見。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李長傅的《中國殖民史》,稱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稱為“炫耀自我”。

鄭鶴聲、鄭一均在《鄭和下西洋簡論》中認為,鄭和前三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亞非三十多個國家結盟,順便打聽朱允的下落,後四次則是為宣揚“國威”。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當時明成祖派鄭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11、同治帝死因之謎

清入關後第八代皇帝同治,是葉赫那拉氏(慈禧)于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所生,同時也是咸豐皇帝(奕)的獨子。同治六歲時即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登基稱帝,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親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時距其親政日期不到兩年。

對於載淳的死因,眾說紛紜,有的說載淳是死於天花,有的說是死於梅毒。

在一些正規學術著作裡都記載著同治帝微服出宮,嬉戲遊樂,甚至出入煙館妓院的故事,如蕭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因出遊而患梅毒終致死亡的記載。

同治究竟是死於天花還是死於梅毒,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來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證據,讓人難以辨明,遂成清宮又一疑案。

12、北朝眾帝后出家之謎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難將高高在上、享受榮華富貴的帝后與孤獨寂寞、陪伴青燈古佛的尼姑聯繫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卻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門的尊貴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後期,大概100多年之中,僅曆魏、齊、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宮為尼。

這種現象實在是世所罕見。這成為了我國佛教史和北朝發展史上的一個極為奇怪的現象。何以造成這種現象呢?

13、懿安皇后下落之謎

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張氏,名嫣,字祖娥,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其父張國紀,因女兒致貴,被封為“太康伯”。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張氏被冊立為皇后。熹宗在位七年,昏庸無能,朝政被宦官魏忠賢和乳母客氏所壟斷。因此,史學界稱天啟(1621-1627)七年間為明代最黑暗的時期。

張惶後為人正直,常在熹宗面前歷數魏忠賢及客氏的不法行為,但始終未能引起熹宗警惕。直到病危之時,熹宗才聽取了張惶後的規勸,認清了魏忠賢及其黨羽篡權的野心,同意將帝位傳給信王朱由檢。

思宗(即崇禎皇帝)繼位後,為鞏固政權,在張惶後的幫助下,不負群臣眾望,乾脆俐落地清除了閹党魏忠賢及其同夥。崇禎為感激張惶後,授予皇嫂“懿安皇后”尊號,享受皇太后待遇。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走投無路,于十九日晨自縊于萬壽山(煤山)。皇后周氏也在宮中自殺身亡,惟獨懿安皇后下落不明。為此引起種種傳聞,成為明清之際的一樁歷史疑案。

14、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於西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西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弑兄奪位”。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15、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西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至於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16、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後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

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陝西、湖北等地,最後不知所終。 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

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於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

並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歷代不少人認為此說只是道教為了抬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為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台“飛升”。

老子的故鄉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著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後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

5、西施的生死之謎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也是中國第一位女間諜。而做為越之功臣,吳之罪人的西施最後的結局如何,則眾說紛紜。有人說被勾踐沉江,又有人說被仇恨的吳國人民亂棍打死,至今史學界也沒有統一的結論。

6、慈禧夜明珠之謎

夜明珠是一種螢石礦物,發光原因是與它含有稀土元素有關,是礦物內有關的電子移動所致。

離咱們最近的夜明珠,最著名的,估計就數慈禧口含“美齡飾鞋”的那顆了。據盜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孫殿英講:此珠分開是兩塊,合攏就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時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有書記載:說它重四兩二錢七分(合今133.4375克)。慈禧含在嘴中是為保屍身不化。

螢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能發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貝蚌所產的珍珠。夜明珠還有許多奧秘,至今還沒有被專家們瞭解。至今仍是尚未徹底揭開的一個千古奇謎。

7、東太后慈安死因之謎

在清朝的歷史上,作為兩宮皇太后之一的東太后慈安是與西太后慈禧一樣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西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無病的東太后慈安在12小時內竟突然發病及暴卒,實在出人意料。從此,慈安之死成為清宮的一件疑案。

傳說咸豐帝留給慈安一封密詔,要她必要時處死慈禧,慈安在慈禧的哄騙下焚毀了密詔,把自己對抗慈禧的一件最大的武器也毀了,慈禧便毒死了她。

對慈安太后暴卒的具體原因至今還存在著爭議,除中毒之說外,還有自殺、自然死亡等說。“自殺”說來自《清稗類鈔》,書中說:“或曰:孝欽實證以賄賣囑託,干預朝政,語頗激。孝貞不能容,又以木訥不能與之辯。大恚,吞鼻煙壺自盡。”《清朝野史大觀》裡又用“或曰慈禧命太醫以不對症之藥致死亡”來說明慈安為用“錯藥致死”。

慈安太后暴卒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個謎。

8、和紳受寵之謎

清以來,明君屈指可數,乾隆帝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個,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樣的一個賢君身邊,竟時刻跟隨著一個奸臣,這個奸臣就是和,民間有“和扳倒,嘉慶吃飽”一說。然而為什麼這樣的奸臣會受到乾隆的無比寵倖呢?

有人認為,是因為和善於揣摩乾隆的心思。有名的“乾隆下江南”就是和鼓動而成的。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和到底由於何種原因受到寵信?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

9、項羽不肯過江東之謎

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為人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因而在楚漢之爭中落敗,最終落得個自刎烏江的下場。項羽為何不渡烏江呢?兩千多年來,人們有種種說法。

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楚霸王不過江東,是因為虞姬已死。 有人認為項羽不渡烏江是出於一種高貴的品質,是從早日消除人民的戰爭苦難考慮的。

項羽為何烏江不渡?兩千多年來,無論是文人騷客,還是歷史學家都給予極大的關注,但至今難有定論。

10、鄭和七下西洋之謎

“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使鄭和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從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西元1433年),他受明成祖的派遣,率領規模龐大的船隊馳騁萬里海域,先後七次下西洋。鄭和航海規模之大,航程之遠,所到國家之多,為歷史所罕見。對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李長傅的《中國殖民史》,稱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稱為“炫耀自我”。

鄭鶴聲、鄭一均在《鄭和下西洋簡論》中認為,鄭和前三次下西洋,其目的是同亞非三十多個國家結盟,順便打聽朱允的下落,後四次則是為宣揚“國威”。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當時明成祖派鄭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11、同治帝死因之謎

清入關後第八代皇帝同治,是葉赫那拉氏(慈禧)于咸豐六年(西元1856年)所生,同時也是咸豐皇帝(奕)的獨子。同治六歲時即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登基稱帝,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親政。但他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病逝,此時距其親政日期不到兩年。

對於載淳的死因,眾說紛紜,有的說載淳是死於天花,有的說是死於梅毒。

在一些正規學術著作裡都記載著同治帝微服出宮,嬉戲遊樂,甚至出入煙館妓院的故事,如蕭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因出遊而患梅毒終致死亡的記載。

同治究竟是死於天花還是死於梅毒,這兩種說法各有各的來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證據,讓人難以辨明,遂成清宮又一疑案。

12、北朝眾帝后出家之謎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很難將高高在上、享受榮華富貴的帝后與孤獨寂寞、陪伴青燈古佛的尼姑聯繫在一起,然而,在封建王朝中,卻有多位早年出自尼庵或是晚年遁入空門的尊貴帝后。而且在北朝的中後期,大概100多年之中,僅曆魏、齊、周11帝,竟然有17位帝后出宮為尼。

這種現象實在是世所罕見。這成為了我國佛教史和北朝發展史上的一個極為奇怪的現象。何以造成這種現象呢?

13、懿安皇后下落之謎

明熹宗朱由校皇后張氏,名嫣,字祖娥,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其父張國紀,因女兒致貴,被封為“太康伯”。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張氏被冊立為皇后。熹宗在位七年,昏庸無能,朝政被宦官魏忠賢和乳母客氏所壟斷。因此,史學界稱天啟(1621-1627)七年間為明代最黑暗的時期。

張惶後為人正直,常在熹宗面前歷數魏忠賢及客氏的不法行為,但始終未能引起熹宗警惕。直到病危之時,熹宗才聽取了張惶後的規勸,認清了魏忠賢及其黨羽篡權的野心,同意將帝位傳給信王朱由檢。

思宗(即崇禎皇帝)繼位後,為鞏固政權,在張惶後的幫助下,不負群臣眾望,乾脆俐落地清除了閹党魏忠賢及其同夥。崇禎為感激張惶後,授予皇嫂“懿安皇后”尊號,享受皇太后待遇。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走投無路,于十九日晨自縊于萬壽山(煤山)。皇后周氏也在宮中自殺身亡,惟獨懿安皇后下落不明。為此引起種種傳聞,成為明清之際的一樁歷史疑案。

14、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於西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西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弑兄奪位”。另一種意見認為,宋太祖的死與宋太宗無關,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15、明建文帝生死之謎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側之惡”的名義舉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榮登皇位而結束,歷時4年。

有關惠帝已經出逃的傳聞頗多,明成祖對此總是不放心,這件事也幾乎成為他的一塊心病。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綜合各家說法,主要有“焚死”說和“逃亡”說兩種。

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也有現代學者認為,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于江蘇吳縣黿山普濟寺內,接著隱匿於穹窿山皇駕庵,於永樂二十一年(西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於庵後小山坡上。至於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兩種說法都無法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16、李自成的生死之謎

他家境貧寒,但有勇有謀,大仁大義。他當過驛卒,當過邊兵,最後加入了反明的農民起義軍,南征北戰,不斷壯大,幾十萬大軍所向披靡,終於推翻了政治腐敗、經濟崩潰、搖搖欲墜的明王朝。

但因鎮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李自成領兵退出北京,轉戰河南、陝西、湖北等地,最後不知所終。 有人說李自成在九宮山遇難。

又有人說,李自成生前左眼曾受箭傷失明,但李自成畫像卻雙目炯炯有神,以此證明,奉天玉不是李自成。因而,李自成隱居於夾山寺一說,也成不了定論。李自成的生死之謎至今仍成為史學家探討不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