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總有一段人生,你要自己扛下去

每個人總要有一段人生,

誰也靠不著,誰也靠不上,只有自己扛著走下去。

人生永遠就是這個樣子的:

在別人眼裡,看到的都是蝴蝶飛舞的風光,

而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破繭成蝶的痛苦。

原來成熟就是,不必說,

自己扛,承擔自己,金玉其外,冷暖自知。

我有個阿姨,做了一輩子的語文老師。退休之後,很多人慕名而來,請她輔導孩子。

有人托了幾個不同的關係,再三的來找,阿姨推不過說:“那我們試一次。帶個最近考試的卷子,來分析一下。

約定好的時間,是那個有些身價的父親帶著孩子過來,態度倒是謙恭,寒暄半天。開始上課,阿姨說:“卷子請拿出來。”

小姑娘開始翻書包,翻來翻去,聳聳肩說:“忘拿了,放在抽屜裡了。”

這時候小姑娘才想起來,原來明天要交的作業,也是要改這張卷子。回頭說:“老爸,我坐在教室第二排,靠窗的位置,你去給我拿回來!”

老爸馬上站起來,抬腳就走,走了一步想起來問:“明天還要交什麼作業?快查查,

我一起給你拿回來。”

這時阿姨說話了:“同學,你收好東西和你爸一起走吧。今天的課不上了。”

四年級的小姑娘非常驚訝,估計從來沒有人給她這麼說過話。嘴一撅,頭一扭,分明就是生氣了。

姑娘的老爸趕快陪著笑說:“老師,學校不遠,開車半小時,就能回來。我們一定下不為例。”

教了45年小學的老教師說:“學習,尤其是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聰明,也不是努力。而是學生要知道,

學習是自己的責任,不可推卸。看樣子,她在家裡,從來沒有擔當過自己的過失吧?沒有責任感,不懂得擔當的孩子,找誰教也是教不來的。”

阿姨發難,並不是孩子忘了帶卷子。誰沒有“忘了”的時候?可是“忘了”總是一個疏忽,是一個造成了既定困擾的錯誤。無論有心還是無意,既然錯了,至少要有一個自我檢討的態度。

沒有自我檢討,還有人傾力庇護,怎麼會有進步?

我有一個法國朋友是一間公司總經理。

有一天秘書來報,某同事的媽媽來了,在外面等。

在法國,有同事的直系親屬不請自來,基本都是因為本人發生意外。他嚇得冷汗就出來了,停了手頭所有的工作,讓人事部經理陪老太太進來。

老太太進來的時候,目測看著神態平和。他松了口氣,估計事故並沒有造成特別大的傷害。

大家坐定,老太太開始說:“謝謝公司給囡囡這個機會。我家囡囡從小就是聽話的好孩子,

德智體美樣樣一流。初升高中,考大學,後來的研究生,都是自己考的,不需要家庭説明。去年九月份入職公司,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每個月都還能省出錢來孝敬家裡……”

我朋友不會講中文,靠翻譯一句一句翻。翻了3分鐘,老太太一直在嘮家常。他看了看人事經理。人事都是人精,馬上接上去問:“阿姨,請問你今天來,有什麼問題呢?”

老太太說:“哦哦,今天來有兩件事,第一呢,我家囡囡也來你們公司八個月了,一直沒有漲工資。可是根據她的學歷和能力,我和她爸爸認為公司應該給她漲工資。另外呢,她們部門的主管,已經懷孕了,再過幾個月要休產假了,我們覺得囡囡比較合適的這個位置……”

“WHAT???”

看到老闆一幅目瞪口呆的掉價的樣子,人事經理主動站起來說,“阿姨,這個問題歸我管,我來給你談。”

老太太走到門口又停下說:“如果是個國有公司,依照我們的人脈,總找得到關係。但是你們是個外國公司,我們實在是找不來。這才頂著我的老臉,斗膽跟總經理來求個情。真是很不好意思打擾您,但是你知道我家囡囡,從小就優秀,單純,內向,臉皮薄,這些話都張不開口的,從小到大,都是總是吃虧的……”

人事和助理一左一右的饞著老太太,半拖半拉的把她請出辦公室。

這是一件如假包換的真事。聽起來也許有點誇張,但是正如老太太自己說的,外企他們找不到關係,才能冒冒失失的闖到這裡。凡能占個邊兒的地方,一早三姑六婆的關係就用上,加薪升職,公司外面可以解決的問題,何苦抛頭露面的跑到公司裡?

公司本來計畫送囡囡小姐去法國培訓,進一步培養的。我朋友換掉了她的名字。

工作能力可以培養,工作態度可以教育,但是連漲工資,都要自己的媽媽來說的人,我們能夠期望她擔當什麼呢?沒有責任感的人,不適合做專案性工作。

讓一個沒牙的嬰兒吃塊狀食物,會導致嬰兒咀嚼不良,有可能窒息。

讓一個長滿牙的孩子只喝奶水,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完全無法發育。

兒童和成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並不是懂不懂奧數,會不會英語,能不能背得出唐詩三百首,而是面對人生,面對選擇,是大筆一揮自己寫上自己的名字,還是左顧右盼,在人群中尋找自己監護人的影子。

最初和一個朋友在一起,最讓他抓狂的就是我常常說:“我無所謂,你決定吧”。

還有其他很多類似的話:“隨便;你來選;聽你的;我都行”。這些話的潛臺詞,不是我寬容,把選擇權留給你,而是我不想承擔責任,你來選,選得好選不好,責任不在我這裡。

責任是燙手的板栗,到手的橄欖球,能拋多遠拋多遠。沒有責任,沒有壓力,沒有問題。

寵愛的保護自己的後代,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天性,無可厚非。

親情總是深厚而盲目,從小到大,只要有父母的地方,我們已經被保護的過度,我們不需要承擔後果,我們已經習慣的依靠,最嚴重的後果,也不過是說一句“下不為例”,就是一秒鐘的一個過場,千萬別往心裡去。

無論年紀,心永遠停留在8歲的年紀,自己永遠是“寶寶”,長不大的孩子,這是在逃避責任,自己毀滅了自己。

事實上,世界上根本沒有那麼多天作之合,不需要努力的美事。

事實上,世界上的大多數事情,都需要人工人為的拼命努力。

順應天意和隨心所欲,根本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人”作為是漢語中最簡單的字之一,也是漢語中最難寫的字之一。贏的起不難,輸得起才能站得住,站得住才能是一個人。站不住,依著豐蔭坐下來的叫做“休”。

一個沒有責任感,不敢當擔當的人,只能做一個輕飄飄無聲的追隨者,永遠不可能成為領導者。成大器,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擔當責任。

再親、再愛、再親密、再不舍,靠父母,靠愛人,靠朋友,靠子女,人這一輩子,沒有一個人可以替我們承當所有的責任。

每個人總要有一段人生,誰也靠不著,誰也靠不上,只有自己扛著走下去。

人生永遠就是這個樣子的:

在別人眼裡,看到的都是蝴蝶飛舞的風光,而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破繭成蝶的痛苦。

原來成熟就是,不必說,自己扛,承擔自己,金玉其外,冷暖自知。

p.s:告訴孩子,努力不苦,不努力的人生才苦

有人說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輩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輩子。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努力的苦,是暫時的。現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你問他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吃點苦,他便振振有詞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這樣過,不努力也是這樣過,為什麼不讓自己當下過得舒服一點呢?

人生有些苦註定要吃,今天不苦學,老來是要後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時貪圖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養,少了技能的支撐,明天就要忍受空虛與“貧窮”。

努力了,可能當時會感到痛苦,但當你買過這個坎,你會擁有一個內心更加豐滿,更有價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過的苦永遠不會白費,上天總會補給你,即使你當時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當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時的努力便會顯現出來。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進步,思維上的開闊,心智上的成熟,這些對人生意義重大,一生都對你有益。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努力的人生,當你凝眸回望,你會發現,最遺憾的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去努力,沒有吃當時的苦。

年輕時苦,不叫苦;年老時苦,才叫苦。年輕不要怕吃苦,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卻發現時不我待,已經沒有力氣了。

年輕時主動吃努力奮鬥之苦,吃完這苦,才能嘗到生活的甜。不願吃努力奮鬥之苦,最後只能吃命運帶來的苦。

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一事無成,不是因為資質平庸,而是因為不夠努力。別在你垂垂老矣,兩手空空時,再痛心疾首地說“如果當時能吃一點苦,能再努力一點”。

在最能拼最能鬥的年紀,吃苦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這樣的少年似乎越來越少。

雖然苦過之後不一定有甜,努力過之後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頭,蒼白到連新的風景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覺得苦是因為你並未預見自己選擇得過且過後的人生後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後生活的甜,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以下嚥。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奮鬥,最可貴的精神是拼搏,別在最好的時光裡選擇安逸,人生越懶,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錯過美好的風景。

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趁年輕,努力別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輩子。

長頸鹿媽媽

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兒童心理資深研究者

免費分享成長資源,看到孩子更遠的未來

原創投稿|商務合作|版權問題

鹿媽微信號:18565645022 qq:212516544

我家囡囡也來你們公司八個月了,一直沒有漲工資。可是根據她的學歷和能力,我和她爸爸認為公司應該給她漲工資。另外呢,她們部門的主管,已經懷孕了,再過幾個月要休產假了,我們覺得囡囡比較合適的這個位置……”

“WHAT???”

看到老闆一幅目瞪口呆的掉價的樣子,人事經理主動站起來說,“阿姨,這個問題歸我管,我來給你談。”

老太太走到門口又停下說:“如果是個國有公司,依照我們的人脈,總找得到關係。但是你們是個外國公司,我們實在是找不來。這才頂著我的老臉,斗膽跟總經理來求個情。真是很不好意思打擾您,但是你知道我家囡囡,從小就優秀,單純,內向,臉皮薄,這些話都張不開口的,從小到大,都是總是吃虧的……”

人事和助理一左一右的饞著老太太,半拖半拉的把她請出辦公室。

這是一件如假包換的真事。聽起來也許有點誇張,但是正如老太太自己說的,外企他們找不到關係,才能冒冒失失的闖到這裡。凡能占個邊兒的地方,一早三姑六婆的關係就用上,加薪升職,公司外面可以解決的問題,何苦抛頭露面的跑到公司裡?

公司本來計畫送囡囡小姐去法國培訓,進一步培養的。我朋友換掉了她的名字。

工作能力可以培養,工作態度可以教育,但是連漲工資,都要自己的媽媽來說的人,我們能夠期望她擔當什麼呢?沒有責任感的人,不適合做專案性工作。

讓一個沒牙的嬰兒吃塊狀食物,會導致嬰兒咀嚼不良,有可能窒息。

讓一個長滿牙的孩子只喝奶水,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完全無法發育。

兒童和成人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並不是懂不懂奧數,會不會英語,能不能背得出唐詩三百首,而是面對人生,面對選擇,是大筆一揮自己寫上自己的名字,還是左顧右盼,在人群中尋找自己監護人的影子。

最初和一個朋友在一起,最讓他抓狂的就是我常常說:“我無所謂,你決定吧”。

還有其他很多類似的話:“隨便;你來選;聽你的;我都行”。這些話的潛臺詞,不是我寬容,把選擇權留給你,而是我不想承擔責任,你來選,選得好選不好,責任不在我這裡。

責任是燙手的板栗,到手的橄欖球,能拋多遠拋多遠。沒有責任,沒有壓力,沒有問題。

寵愛的保護自己的後代,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天性,無可厚非。

親情總是深厚而盲目,從小到大,只要有父母的地方,我們已經被保護的過度,我們不需要承擔後果,我們已經習慣的依靠,最嚴重的後果,也不過是說一句“下不為例”,就是一秒鐘的一個過場,千萬別往心裡去。

無論年紀,心永遠停留在8歲的年紀,自己永遠是“寶寶”,長不大的孩子,這是在逃避責任,自己毀滅了自己。

事實上,世界上根本沒有那麼多天作之合,不需要努力的美事。

事實上,世界上的大多數事情,都需要人工人為的拼命努力。

順應天意和隨心所欲,根本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人”作為是漢語中最簡單的字之一,也是漢語中最難寫的字之一。贏的起不難,輸得起才能站得住,站得住才能是一個人。站不住,依著豐蔭坐下來的叫做“休”。

一個沒有責任感,不敢當擔當的人,只能做一個輕飄飄無聲的追隨者,永遠不可能成為領導者。成大器,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擔當責任。

再親、再愛、再親密、再不舍,靠父母,靠愛人,靠朋友,靠子女,人這一輩子,沒有一個人可以替我們承當所有的責任。

每個人總要有一段人生,誰也靠不著,誰也靠不上,只有自己扛著走下去。

人生永遠就是這個樣子的:

在別人眼裡,看到的都是蝴蝶飛舞的風光,而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破繭成蝶的痛苦。

原來成熟就是,不必說,自己扛,承擔自己,金玉其外,冷暖自知。

p.s:告訴孩子,努力不苦,不努力的人生才苦

有人說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輩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輩子。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努力的苦,是暫時的。現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你問他為什麼不能堅持一下,吃點苦,他便振振有詞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這樣過,不努力也是這樣過,為什麼不讓自己當下過得舒服一點呢?

人生有些苦註定要吃,今天不苦學,老來是要後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時貪圖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養,少了技能的支撐,明天就要忍受空虛與“貧窮”。

努力了,可能當時會感到痛苦,但當你買過這個坎,你會擁有一個內心更加豐滿,更有價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過的苦永遠不會白費,上天總會補給你,即使你當時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當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時的努力便會顯現出來。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進步,思維上的開闊,心智上的成熟,這些對人生意義重大,一生都對你有益。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努力的人生,當你凝眸回望,你會發現,最遺憾的不是沒有機會,而是沒有去努力,沒有吃當時的苦。

年輕時苦,不叫苦;年老時苦,才叫苦。年輕不要怕吃苦,不要貪圖安逸享樂,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卻發現時不我待,已經沒有力氣了。

年輕時主動吃努力奮鬥之苦,吃完這苦,才能嘗到生活的甜。不願吃努力奮鬥之苦,最後只能吃命運帶來的苦。

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一事無成,不是因為資質平庸,而是因為不夠努力。別在你垂垂老矣,兩手空空時,再痛心疾首地說“如果當時能吃一點苦,能再努力一點”。

在最能拼最能鬥的年紀,吃苦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這樣的少年似乎越來越少。

雖然苦過之後不一定有甜,努力過之後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頭,蒼白到連新的風景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覺得苦是因為你並未預見自己選擇得過且過後的人生後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後生活的甜,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那麼難以下嚥。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奮鬥,最可貴的精神是拼搏,別在最好的時光裡選擇安逸,人生越懶,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錯過美好的風景。

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趁年輕,努力別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輩子。

長頸鹿媽媽

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兒童心理資深研究者

免費分享成長資源,看到孩子更遠的未來

原創投稿|商務合作|版權問題

鹿媽微信號:18565645022 qq:21251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