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一小村莊,發現明朝建的牌坊,立馬成為省重點保護對象

蘇述禦史牌坊位於山東省鄄城縣北王召村。此地屬於濮州管轄,明朝浙江道監察禦史蘇述就出生在這裡。該坊現為四柱三間全石結構,高大雄偉,所雕圖案內容豐富,精妙絕倫。

據碑文記載,蘇述是明朝天啟二年。到雲貴任職,長途跋涉,積勞成疾,回家養病,朝廷為了表揚他的功績,建了這一牌坊坊,石坊在明朝天啟三年,請了當地名匠,精雕細琢,用時兩年才完成......

蘇述禦史牌坊中間是三層額坊,其中一、二鏤雕人物出行圖,下層兩端浮雕龍頭,中間鏤雕獅子滾繡球。次間為兩層額坊,所雕麒麟相對奔跑,極具動感。立柱前後有抱鼓石,石鼓浮雕麒麟,鯉魚跳龍門等吉祥圖案,其上圓雕人物瑞獸,中柱內側浮雕金剛力士。

民國初年,黃河經常決堤,方圓百里都是水,石坊沉到了地下,這樣過了一百多年。到了解放初期,這座牌坊的大部分被淹沒於地下,地面只有1米多高,1950年為了搶黃河的險情,於是將剩餘的構建拆除,都用在了大壩上,2003年的春天,北王召村民修路,才找到這座牌坊的蹤跡。為了保護文物,當地村民自發集資,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

在2003年七月把石坊挖掘出土,2004年冬天,在原地修葺重建。2005年1月,以“蘇述禦史牌坊”之名,被列為鄄城縣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又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劃定保護範圍:從牌坊台基四面為基點,各向外延伸30米的方形範圍,自保護範圍四邊各向外延伸50米的方形範圍,為蘇述禦史牌坊的建設控制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