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X光、CT、磁共振,終於明白為什麼骨折後要做拍片檢查了!

看過病的朋友們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拍片三大寶”:X光、CT、磁共振。

我們以骨折為例,同樣是骨折,有的人只需要拍個X光,而有的人卻X光、CT、磁共振檢查三種都拍。這三種拍片方式有什麼不一樣的效果嗎?

X光片是基礎 快速初篩

明顯的骨折X光片就可以明確診斷,憑藉簡便易行、低費用、低輻射的優點,X光片成為骨折的首選檢查方法。

但X光片並非十全十美。它只能顯示照射範圍內所有器官重疊在一起的影子,再加上有時候骨折並沒有出現錯位,

很多情況下容易漏診、誤診。

細微骨折 CT是強項

CT同X光片一樣,也是顯示X線穿透人體後的影像。但與X光片不同,CT是斷面成像,像切西瓜一樣一層層地顯示人體結構,避免了骨頭前後重疊造成的影響,而且CT具有更高的解析度,能夠顯示更細微的骨裂。

此外CT能從任意方向將圖像進行二維重建和三維立體重建,能更好評價骨折的嚴重程度,為醫生的治療提供直觀、準確的參考依據。

因此CT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骨折的診斷。

但CT也有不足。它對軟組織顯示不佳,不能準確評價骨折周圍韌帶、肌肉及軟骨的損傷程度。

軟組織是否有損傷 磁共振是大拿

磁共振不能像X光片和CT一樣清晰地顯示骨皮質斷裂。但磁共振對骨折伴發的肌肉、肌腱、軟骨或者半月板損傷非常敏感,

而這種損傷在X光片和CT卻很難顯示。

軟組織損傷與否對制定骨折患者的治療方案及預估恢復情況非常重要,特別是精細活動的恢復,因此磁共振對診斷骨折具有重要輔助作用。

此外,磁共振在辨別陳舊和新發骨折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特別在事故糾紛的鑒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說到這,您就知道了,不同檢查有不同的優勢。有時用一種檢查已滿足診療需要,有時則需多種檢查。

一般來說,肺、骨病首選X光片,進一步檢查為CT,骨病精細檢查為磁共振,由於磁共振對肺顯示不佳,因此基本不用於肺病的檢查。

除腦出血、外傷首選CT外,腦疾病首選磁共振。

除消化道穿孔首選X光片外,

胃腸道疾病首選CT,進一步檢查為磁共振。

因此,即使同一類疾病,不同病人也會有不同的檢查。患者應積極配合並信任醫生,以免因無法準確評估傷情而影響後續治療,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