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麗江的傳承文化,讓你走進更真實的麗江

古城區——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

具有800多年歷史的麗江古城,座落在麗江壩子中部,面積約3.8平方公里,始建於南宋末年。是元代麗江路宣撫司,明代麗江軍民府和清代麗江府駐地。

麗江古城選址獨特,佈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圍自然環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東面和南面與開闊坪壩自然相連,既避開了西北寒風,又朝向東南光源,形成坐*西北,放眼東南的整體格局。發源於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後,又分成無數支流,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的詩畫圖。

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佈,主街傍水,小巷臨渠,300多座古石橋與河水、綠樹、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極具高原水鄉古樹、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學意韻,被譽為“東主威尼斯”、“高原姑蘇”。充分利用城內湧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飲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納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徵,是當地民眾利用水資源的典範傑作,

充分體現隊與自然和諧統一。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則呈現出一派“宮室之麗,擬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心臟四方街明清時已是滇西北商貿樞紐,是茶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

抗日戰爭時期,因古城處在上通西藏、印度,下達大理、昆明的咽喉位置而成為抗戰物資運轉的要津,

商貿活動一時盛極,至今商賈雲集。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日中為市,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築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鱗次櫛比,
既突出結構佈局,又追求雕繪裝飾,外拙內秀,玲瓏清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來喜愛種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

納西東巴文化。

約形成于唐宋時期,

有近千年歷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並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為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複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簡科全書。

麗江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西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為“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

麗江馬幫。茶馬古道

麗江古城是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但一切都是從馬幫和商號開始。西藏和四川的馬幫來到古城,滇南的馬幫來到古城,麗江古城成了一個明符其實的旱地大碼頭,她的交通樞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由於古城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來往于麗江的馬幫每年二三萬匹,貨物也是成千上萬斤,麗江古城內一時沸沸揚揚,景象萬千。頻繁來往的馬幫,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麗江古城納西人的生活,對納西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產生巨大的影響。

古城內的納西人也不甘落後,他們從趕馬開始,最後發展商號,跑拉薩,跑印度,出了許多聲名顯赫的帶領馬幫大人物。最有名氣的是以李家,牛家,賴家,楊家為代表的麗江古城內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每家都有馬幫和商號,牛家的“裕春和”,賴家的“仁和昌”,李家的“永興號”,楊家的“永聚興”等等。後來,商號在麗江古城、西藏拉薩、印度等地發展到五十多家。

據《麗江文史》中文章介紹,在抗日戰爭期間,麗江納西人在茶馬古道上做生的商號達到了近兩千家。李達三就是四大家族之一,是麗江古城最有名的馬幫商號。李達三經過多年的努力,資本逐步發展,在麗江古城開設了“永興號”。但就是這個名顯一時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商號老闆,開始時,馬幫只有二十二匹,自己進藏還得趕上兩匹牲口。但就是這樣父子接力,趕馬不止,逐步發展壯大。自己趕馬,自己創辦商號,不久,“永興號”不僅在麗江有總號,而且在阿墩子、昌都等地也都設上了固定的分號。

麗江木氏土司府簡介木府是麗江古城之“大觀園”。

納西族首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於世。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象萬千,徐霞客曾歎木府曰:“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于“文革”。木府占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體座西朝東,“迎旭日而得木氣”。

麗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歸流政策以後,便成為一個納西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人和金沙江東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麗江壩區的納西社區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後旅遊業的發展中逐步加速。

這樣的一種文化特性影響到今天麗江納西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服裝,納西族男子早在本世紀上半葉就已經拋棄了汗衫,到膝短褲的傳統服裝而改穿漢服,今天麗江古城的納西族年長婦女的衣著也是根據滿服進行改良的結果,而在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租服裝更為純粹,瀘沽湖的摩梭人的穿著則與藏服接近,在今天的麗江,二戰以後出生的納西族婦女大多不再穿這種傳 統服裝。

這種文化的演變在漢化程度最高的麗江古城反映的尤為明顯,在96年地震和隨之而來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後,漢語的雲南方言逐漸替代納西口語成為古城社區的主流語言,而年輕納西夫婦也開始用漢語對子女進行教育. 而在1990年以前的麗江,納西的口語在古城是一種缺省的社會交流工具,即使子女在學校接受漢語的教育,但是納西家庭中和納西少年之間卻都用納西語進行交流.1996年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給麗江的民眾帶來信心,而在商業利益驅動下漢語的方言替代納西口語成為麗江(古城)的交流工具,這則使納西傳統文化的前途顯得更為嚴峻.不過隨著打跳歌、納西淨地、東巴吉日經等納西語歌曲風靡古城,意味著納西本土文化的回歸潮流正在興起。

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簡科全書。

麗江納西古樂。

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西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為“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

麗江馬幫。茶馬古道

麗江古城是滇西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但一切都是從馬幫和商號開始。西藏和四川的馬幫來到古城,滇南的馬幫來到古城,麗江古城成了一個明符其實的旱地大碼頭,她的交通樞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由於古城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來往于麗江的馬幫每年二三萬匹,貨物也是成千上萬斤,麗江古城內一時沸沸揚揚,景象萬千。頻繁來往的馬幫,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麗江古城納西人的生活,對納西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產生巨大的影響。

古城內的納西人也不甘落後,他們從趕馬開始,最後發展商號,跑拉薩,跑印度,出了許多聲名顯赫的帶領馬幫大人物。最有名氣的是以李家,牛家,賴家,楊家為代表的麗江古城內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每家都有馬幫和商號,牛家的“裕春和”,賴家的“仁和昌”,李家的“永興號”,楊家的“永聚興”等等。後來,商號在麗江古城、西藏拉薩、印度等地發展到五十多家。

據《麗江文史》中文章介紹,在抗日戰爭期間,麗江納西人在茶馬古道上做生的商號達到了近兩千家。李達三就是四大家族之一,是麗江古城最有名的馬幫商號。李達三經過多年的努力,資本逐步發展,在麗江古城開設了“永興號”。但就是這個名顯一時的四大家族之一的商號老闆,開始時,馬幫只有二十二匹,自己進藏還得趕上兩匹牲口。但就是這樣父子接力,趕馬不止,逐步發展壯大。自己趕馬,自己創辦商號,不久,“永興號”不僅在麗江有總號,而且在阿墩子、昌都等地也都設上了固定的分號。

麗江木氏土司府簡介木府是麗江古城之“大觀園”。

納西族首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於世。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明代其建築氣象萬千,徐霞客曾歎木府曰:“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于“文革”。木府占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體座西朝東,“迎旭日而得木氣”。

麗江的文化在1723年清朝改土歸流政策以後,便成為一個納西文化和漢族文化的綜合體,比起金沙江西岸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人和金沙江東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麗江壩區的納西社區更多的受到了中原漢族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這種同化過程在1996年的大地震和此後旅遊業的發展中逐步加速。

這樣的一種文化特性影響到今天麗江納西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服裝,納西族男子早在本世紀上半葉就已經拋棄了汗衫,到膝短褲的傳統服裝而改穿漢服,今天麗江古城的納西族年長婦女的衣著也是根據滿服進行改良的結果,而在中甸白地(納西東巴教發源地)的納西租服裝更為純粹,瀘沽湖的摩梭人的穿著則與藏服接近,在今天的麗江,二戰以後出生的納西族婦女大多不再穿這種傳 統服裝。

這種文化的演變在漢化程度最高的麗江古城反映的尤為明顯,在96年地震和隨之而來旅遊業的高速發展後,漢語的雲南方言逐漸替代納西口語成為古城社區的主流語言,而年輕納西夫婦也開始用漢語對子女進行教育. 而在1990年以前的麗江,納西的口語在古城是一種缺省的社會交流工具,即使子女在學校接受漢語的教育,但是納西家庭中和納西少年之間卻都用納西語進行交流.1996年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給麗江的民眾帶來信心,而在商業利益驅動下漢語的方言替代納西口語成為麗江(古城)的交流工具,這則使納西傳統文化的前途顯得更為嚴峻.不過隨著打跳歌、納西淨地、東巴吉日經等納西語歌曲風靡古城,意味著納西本土文化的回歸潮流正在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