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幅父子漫畫傳遍朋友圈,家長千萬別放棄自我成長!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你為什麼別人都闖紅燈,我們卻要等著?為什麼餐廳裡別人吃飯那麼大聲說話,

我們卻總是很小聲?一個人是不是越有錢就越了不起?到底什麼叫做內在美?讀書究竟有沒有用?到底什麼樣子才叫愛國?……

那麼這組名叫《爸爸說》的漫畫裡,

爸爸的回答將會讓很多人深思:

如果你的孩子問了你同樣的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會怎樣回答?一萬個家長會有一萬種回答。這些不經意的孩子的問題,這些常常發生在生活中的回答,都反映著家長的底蘊。

這位爸爸的回答,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對孩子的耐心,愛,和他的智慧。相信有這樣一位爸爸,

這個孩子錯不了。

很多時候,家長們都會遇到問題來問我,用什麼方法和技巧能解決呢?我雖然會用我所學幫助大家,但也更願意讓大家知道,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你的隨口一個回答,你的一個不經意的行為,都會深深影響著孩子。

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寫作比賽,最初把這個事情告訴孩子們的時候,他們顯得異常興奮,組織方是一個知名的網站,孩子們覺得在這個上面能看到我的文章,覺得很酷。

為期35天的培訓和淘汰賽,每週大量考核文章,量很大,對於一邊工作,一邊帶倆娃,一邊還有自己喜愛的事情要做的我來說,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依舊報名參與了,因為熱愛,喜歡,就要去做,不嘗試怎麼知道不可以呢?我會把我的階段性勝利與孩子們分享,也會把自己曾經衡量過時間究竟是否允許,我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等,如實相告,我會和他們訴說我內心的掙扎,也會分享每次都收穫……只希望讓他們感受,努力,退縮,懷疑,堅持,甚至失敗。

看到我每天學習,聽課,考核,我能感覺到孩子們的改變,我也帶給了他們力量。

每當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他們都不再找我陪他們玩,而是陪著我一起,拿著書或者筆本,安靜在一邊寫寫畫畫,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不說話,不打擾,不分心。他們說媽媽這麼大年紀了(汗!我還年輕好嗎?)還努力學習,不放棄進步,所以他們也要更努力,於是,這一個月,我們三個人就養成了,每天晚上兩個小時的“特殊時光”。

大寶還在這期間,主動報名了學校的小記者團,他說他希望和媽媽一樣,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中間有一周因為一些突發狀況,導致我幾乎都是後半夜發文章。大寶雖然生病沒上學,依舊會和同學聯繫問當天的學習任務和作業,他自己在家完成。我想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說教更生動,孩子更容易接受。

育兒的過程,亦是育己的過程,在引導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孩子也在不斷提醒我們,要不斷學習成長。只有成為自己的光,孩子的世界才更明亮,想要孩子努力前行,家長要身先士卒,這是行大於言的力量。

而自己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的同時,我們的眼界和想法也會不同,也因為有要做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不會對於孩子顯得過於焦慮,也會減輕孩子的焦慮感。親子關係,會更和諧,溝通會更順暢。而如果一旦一不小心,你成了他的驕傲,他的榜樣,那麼你的話,孩子會更容易聽進去和相信。

僅僅照顧孩子穿暖吃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而一味的嘮叨會更加讓孩子抵觸。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的提升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教育,從來不是孩子的功課,而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愛是一種本能,但高品質的愛,需要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長。若有一天,你懂得四兩撥千斤,懂得了潤物細無聲,懂得了因勢誘導,懂得了共情與尊重,若有一天,你的一言一行漸漸成了孩子效仿的榜樣,你會發現:最好的教育,其實是遵循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發現孩子,賞識孩子,並經營好自己。 甚至不需要言語,你的努力,你的認真,你的思維,你的觀點,都會給孩子更高的起點更好的引導。

所以,

永遠不要放棄自我的成長

讓我們一起在栽培自己的路上奔跑

成為孩子最好靈魂引領者

育兒的路上有苦也有甜, 如果你有育兒故事,育兒經驗想,育兒困擾,育兒問題,來和小瑩【yanyufeixue】一起聊聊吧!

-END-

獨家約稿,沒有授權,謝絕轉載

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寫作比賽,最初把這個事情告訴孩子們的時候,他們顯得異常興奮,組織方是一個知名的網站,孩子們覺得在這個上面能看到我的文章,覺得很酷。

為期35天的培訓和淘汰賽,每週大量考核文章,量很大,對於一邊工作,一邊帶倆娃,一邊還有自己喜愛的事情要做的我來說,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但依舊報名參與了,因為熱愛,喜歡,就要去做,不嘗試怎麼知道不可以呢?我會把我的階段性勝利與孩子們分享,也會把自己曾經衡量過時間究竟是否允許,我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等,如實相告,我會和他們訴說我內心的掙扎,也會分享每次都收穫……只希望讓他們感受,努力,退縮,懷疑,堅持,甚至失敗。

看到我每天學習,聽課,考核,我能感覺到孩子們的改變,我也帶給了他們力量。

每當我在寫文章的時候,他們都不再找我陪他們玩,而是陪著我一起,拿著書或者筆本,安靜在一邊寫寫畫畫,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不說話,不打擾,不分心。他們說媽媽這麼大年紀了(汗!我還年輕好嗎?)還努力學習,不放棄進步,所以他們也要更努力,於是,這一個月,我們三個人就養成了,每天晚上兩個小時的“特殊時光”。

大寶還在這期間,主動報名了學校的小記者團,他說他希望和媽媽一樣,可以寫出好的文章。

中間有一周因為一些突發狀況,導致我幾乎都是後半夜發文章。大寶雖然生病沒上學,依舊會和同學聯繫問當天的學習任務和作業,他自己在家完成。我想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說教更生動,孩子更容易接受。

育兒的過程,亦是育己的過程,在引導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孩子也在不斷提醒我們,要不斷學習成長。只有成為自己的光,孩子的世界才更明亮,想要孩子努力前行,家長要身先士卒,這是行大於言的力量。

而自己不斷的去提升自己的同時,我們的眼界和想法也會不同,也因為有要做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不會對於孩子顯得過於焦慮,也會減輕孩子的焦慮感。親子關係,會更和諧,溝通會更順暢。而如果一旦一不小心,你成了他的驕傲,他的榜樣,那麼你的話,孩子會更容易聽進去和相信。

僅僅照顧孩子穿暖吃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而一味的嘮叨會更加讓孩子抵觸。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是好好的提升自己。最理想的狀態——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至少,我們要與孩子有交集。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教育,從來不是孩子的功課,而是父母的一場修行。愛是一種本能,但高品質的愛,需要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長。若有一天,你懂得四兩撥千斤,懂得了潤物細無聲,懂得了因勢誘導,懂得了共情與尊重,若有一天,你的一言一行漸漸成了孩子效仿的榜樣,你會發現:最好的教育,其實是遵循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發現孩子,賞識孩子,並經營好自己。 甚至不需要言語,你的努力,你的認真,你的思維,你的觀點,都會給孩子更高的起點更好的引導。

所以,

永遠不要放棄自我的成長

讓我們一起在栽培自己的路上奔跑

成為孩子最好靈魂引領者

育兒的路上有苦也有甜, 如果你有育兒故事,育兒經驗想,育兒困擾,育兒問題,來和小瑩【yanyufeixue】一起聊聊吧!

-END-

獨家約稿,沒有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