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考上研究生的你們後來怎麼樣了?很多人走出了農村大山

網友一:

高中沒努力,結果上了一個很差的二本學校,打了三年遊戲,到了大四覺得前途迷茫,原本不想考研然而去聽了一次考研動員會有點心動了就跑去考研。考研期間也沒有認真學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臨近考試兩個月還窩在宿舍看了15天的比賽。結果成績下來果然沒進複試,幸運的是過了國家線就去調劑到一所差點的211學校。只能說我大四太幸運了,考研期間順手報的六級過了,複試期間,就因為六級我的導師直接收了我,後面和師兄交流才知道老師是這個行業小有名氣的專家。

我們是做科研的,老師很嚴格,要求一有時間就在實驗室,

開玩笑說沒課一天要待16個小時,然後每個星期彙報看的外文文獻,還要一週一次組會ppt彙報。日子有點累但覺得很充實,很矛盾是我自己不是很喜歡搞科研,想做其他的東西,但一個普通的211研究生畢業感覺沒啥優勢反而有點比不過本科生。

師兄勸我之後最好讀博,一路走到底,因為我們老師認識很多院士,研究生期間好好做發一些好文章,再考下雅思,老師就能推薦去院士的課題組念博士,

以後博士畢業一般211學校能直聘為副教授,不過3年不升即走。說實話有點心動了,不過還在糾結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因為這個決定一做以後可能就要一輩子與科研為伴了。只能說人生的關鍵路口真的好難抉擇,但是最起碼有了奮鬥的動力,努力的方向,還有運氣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與君共勉。

網友二:

本人研究生,在職公務員。看到身邊有同事也在努力考公務員,原因就是研究生工資比本科生要高那麼幾百塊錢。想當年,我的研究生是保送的,當時腦子很呆,覺得工作可以以後慢慢找,但是全職的研究生以後可能沒機會讀了,所以就決定先讀研,沒有去找工作。看到周圍的同學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當時學的是經濟學專業的,工作還挺好找,大部分同學都去了四大銀行。

看著別人都參加工作開始掙錢了,內心其實挺糾結的。有學姐或學長勸我,上什麼研究生,趕緊找工作去吧,騎驢找馬,先找找看,找到了就去。我半信半疑,由於惰性和對社會的恐懼,最終沒有去找工作,安穩地上完了研究生。研究生上完後,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長進,除了年齡大了一點。

我上的是跨專業的研究生(法律專業),發現跨專業等於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找工作要麼以本科的專業找,要麼以研究生的專業找,哪一樣學的都是皮毛,其實也是個尷尬。

關鍵是上完研究生之後,發現工作更難找了,以前招很多人的銀行也沒那麼容易進了,公司法務誰要你這樣的呢?於是一頭紮進了公考之路,進軍公檢法司,最後進了其中一個。後悔,還是後悔,不該上什麼研究生。後悔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專業不感興趣。

但是工作之後,慢慢適應了,而且還發現同樣的工作,研究生的工資比本科生的高那麼一點點,還有很多本科的同事在努力地考研究生呢。想想又覺得自己的研究生上得值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有些事,現在看是好事,可能以後就變成壞事了,現在不好的事,可能以後又變成好事了。誰知道以後以後的事會變成什麼樣呢?一切順其自然吧。但是,要盡最大努力,不留遺憾,無愧於心。

網友三:

我是山東人,高考考了550+,只能選擇進入民辦三本,家庭條件普普通通,父母都是種地的。讀三本花銷很大,我只能邊讀書邊打工,上大學第一年過年就沒有回家,去了一家酒店打工,感覺很苦也很累。人窮但志氣不能窮,大一第一年暑假,我去燒烤店打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從早上九點工作到淩晨1點,幹了45天,給了我920塊錢,我現在記得也很清楚。

大二暑假的時候,我去電子廠打工,每天也是工作十幾個小時,但工資也很高,一個月有兩千多。大四的時候,我邊打工邊考研,大三暑假,我去工地上幹活,去扛玻璃,按門窗,困了就睡在工地板子上,身上被玻璃割的到處都是傷。掙得錢報了個輔導班,花了630塊錢。

生活沒有將我擊垮,反而讓我慢慢沉澱,年後考完研,我直接去找了份工作,記得那年出發的時候是大年初七,我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記得那天可我還在工作,聽說考研成績出來了,我趕緊查了查,有驚無險,我進了複試,但我還需要繼續工作,去掙夠研一的生活費,幸運的是,我終於通過了複試。

眼看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工資掙得又不多,我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去西餐廳打工,那段時間我精神接近奔潰邊緣,自己掃著大街一家一家去問,還好自己撐了過來。眼看九月份就來到了,我辭去工作,回家待了四天,9月12開學了,我拖著行李去學校報導,那天下著小雨,我的心情卻開始明朗,我的春天似乎就要來了。

研究生生活過得很快,也很充實,需要上課,做課題,寫論文,還要兼職做家教,代課掙生活費。轉眼間研二來了,我找了一份實習,白天實習,晚上做家教和代課。很快畢業季來臨了,我辭去實習,開始找工作,工作並不好找,才開始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所有的研究生都是一個平臺上的,投的公司也是各種高大上,後來才漸漸明白,什麼叫炮灰,什麼叫陪襯,有些東西可以爭取,但有些東西,從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

最終,我找到了幾份工作,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自己選擇去了一家銀行,如今我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回想當年自己吃下的苦,我曾經有過後悔,經歷這麼多,卻沒有擁有的回報,但隨著歲月的洗禮,我漸漸明白,經歷是一種財富,他讓人沉澱下來,成熟起來,他讓人懂得感恩,學會樂觀。每一條路都會通向羅馬,但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因為另一條路,你也會同樣後悔。所以,你應該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走,哪怕頭破血流,你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會為自己的選擇所負責。

網友四:

我是一個東大的機械的研究生,因為在沈自所實習跟裡面的不少員工都接觸過,雖然沒親身體驗畢業後的狀態,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我來大概說說研究生畢業以後的生活狀態。

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的工作性質也就分兩種,一種是坐辦公室,搞設計,做做方案,偶爾出差但是不多,出差有補貼,而且收入可觀。晚上下班可以回家, 這種職位在普通城市剛畢業5到6000那樣,去北上廣能差不多一萬(我說的是部分群體,我這個專業的)。如果你賺6000塊錢,找個物件能賺5000,在一般城市房價6000,7000那樣,一個月還個兩三千,首付父母拿錢,每個月能剩不少錢,這種情況還算比較理想,到30多歲要孩子正好。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生活。工作五六年一個月能拿個一兩萬不難,當然這也看個人修行和運氣了,有很多當上高管賺的更多。

另外一種工作性質就是經常加班,經常出差,工作的地方就是家,生活的重心就是工作,這種類型的工作收入可觀,但是很累。這種的在一般城市買房什麼的比較輕鬆,但是很多都在北上廣這種地方工作,這就很尷尬了,反正家庭的幸福35歲之前就很難享受到了。這些工作適合家裡很缺錢,一般是上輩人缺錢,或者個人性格強勢,想幹出大事業的人,我認識的這種類型的人不少都是娶一個不工作的老婆,專門負責養孩子,因為自己長期不在家,沒法跟老婆一起照顧孩子,要是老婆也找個忙的工作就很難受了,把孩子交給公公婆婆肯定不放心。

後悔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專業不感興趣。

但是工作之後,慢慢適應了,而且還發現同樣的工作,研究生的工資比本科生的高那麼一點點,還有很多本科的同事在努力地考研究生呢。想想又覺得自己的研究生上得值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有些事,現在看是好事,可能以後就變成壞事了,現在不好的事,可能以後又變成好事了。誰知道以後以後的事會變成什麼樣呢?一切順其自然吧。但是,要盡最大努力,不留遺憾,無愧於心。

網友三:

我是山東人,高考考了550+,只能選擇進入民辦三本,家庭條件普普通通,父母都是種地的。讀三本花銷很大,我只能邊讀書邊打工,上大學第一年過年就沒有回家,去了一家酒店打工,感覺很苦也很累。人窮但志氣不能窮,大一第一年暑假,我去燒烤店打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從早上九點工作到淩晨1點,幹了45天,給了我920塊錢,我現在記得也很清楚。

大二暑假的時候,我去電子廠打工,每天也是工作十幾個小時,但工資也很高,一個月有兩千多。大四的時候,我邊打工邊考研,大三暑假,我去工地上幹活,去扛玻璃,按門窗,困了就睡在工地板子上,身上被玻璃割的到處都是傷。掙得錢報了個輔導班,花了630塊錢。

生活沒有將我擊垮,反而讓我慢慢沉澱,年後考完研,我直接去找了份工作,記得那年出發的時候是大年初七,我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記得那天可我還在工作,聽說考研成績出來了,我趕緊查了查,有驚無險,我進了複試,但我還需要繼續工作,去掙夠研一的生活費,幸運的是,我終於通過了複試。

眼看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工資掙得又不多,我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去西餐廳打工,那段時間我精神接近奔潰邊緣,自己掃著大街一家一家去問,還好自己撐了過來。眼看九月份就來到了,我辭去工作,回家待了四天,9月12開學了,我拖著行李去學校報導,那天下著小雨,我的心情卻開始明朗,我的春天似乎就要來了。

研究生生活過得很快,也很充實,需要上課,做課題,寫論文,還要兼職做家教,代課掙生活費。轉眼間研二來了,我找了一份實習,白天實習,晚上做家教和代課。很快畢業季來臨了,我辭去實習,開始找工作,工作並不好找,才開始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所有的研究生都是一個平臺上的,投的公司也是各種高大上,後來才漸漸明白,什麼叫炮灰,什麼叫陪襯,有些東西可以爭取,但有些東西,從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

最終,我找到了幾份工作,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自己選擇去了一家銀行,如今我已經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回想當年自己吃下的苦,我曾經有過後悔,經歷這麼多,卻沒有擁有的回報,但隨著歲月的洗禮,我漸漸明白,經歷是一種財富,他讓人沉澱下來,成熟起來,他讓人懂得感恩,學會樂觀。每一條路都會通向羅馬,但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因為另一條路,你也會同樣後悔。所以,你應該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走,哪怕頭破血流,你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會為自己的選擇所負責。

網友四:

我是一個東大的機械的研究生,因為在沈自所實習跟裡面的不少員工都接觸過,雖然沒親身體驗畢業後的狀態,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我來大概說說研究生畢業以後的生活狀態。

研究生畢業後選擇的工作性質也就分兩種,一種是坐辦公室,搞設計,做做方案,偶爾出差但是不多,出差有補貼,而且收入可觀。晚上下班可以回家, 這種職位在普通城市剛畢業5到6000那樣,去北上廣能差不多一萬(我說的是部分群體,我這個專業的)。如果你賺6000塊錢,找個物件能賺5000,在一般城市房價6000,7000那樣,一個月還個兩三千,首付父母拿錢,每個月能剩不少錢,這種情況還算比較理想,到30多歲要孩子正好。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生活。工作五六年一個月能拿個一兩萬不難,當然這也看個人修行和運氣了,有很多當上高管賺的更多。

另外一種工作性質就是經常加班,經常出差,工作的地方就是家,生活的重心就是工作,這種類型的工作收入可觀,但是很累。這種的在一般城市買房什麼的比較輕鬆,但是很多都在北上廣這種地方工作,這就很尷尬了,反正家庭的幸福35歲之前就很難享受到了。這些工作適合家裡很缺錢,一般是上輩人缺錢,或者個人性格強勢,想幹出大事業的人,我認識的這種類型的人不少都是娶一個不工作的老婆,專門負責養孩子,因為自己長期不在家,沒法跟老婆一起照顧孩子,要是老婆也找個忙的工作就很難受了,把孩子交給公公婆婆肯定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