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三埡王氏一家族興盛七百年背後的故事

巴中第一視聽資訊平臺 巴中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出品

看電視 聽廣播 讀新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無線巴中

來自五湖四海的祭祖

3月31日至4月1日,來自川陝黔渝等周邊省市的馬三埡王氏後裔近200人,

齊聚通江縣方山鄉村酒店,組成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往通江縣春載鄉六行,元成宗大德二年,王鼎後裔建祠于馬三埡(今通江縣三合鄉),後該祠於民國三十六年懺殿時,被稱為“馬三埡王氏總祠”。馬三埡祠堂距今600餘載,風雨摧剝,歷經滄桑。雖光緒年間和民國末年(1947年)幾經修繕,然相形初貌,大相徑庭。該祠歷代均開辦武校或私學,尤其是解放後將祠堂改建成三合中心小學。
2012年初秋,中心校才遷至總祠下大營裡。

歷經數百年的六行山祖墓,湮沒于亂石荒草;2007年7月3日暴雨,總祠後山山體滑坡,正殿損毀嚴重。王氏後裔先後成立了以王北辰、王紹成、王政芳、王尚第、王文澤和王本森組成的修復祖墓“六人小組”、以及包括王克容、王仕平、王文澤、王尚第和王新軍的“馬三埡王氏總祠複建籌辦組”。他們籌集善款百余萬元,全面維修了祖墓和總祠,

新建了祠堂廂房,並成功申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祠也被評為“中國名祠”。

馬三埡王氏具有完整的家風家訓家政家規家法

祖籍馬三埡、現居陝西漢中市的王珍榮先生說,馬三埡王氏能從戰亂年代發展到今天的上百萬人,祖先王鼎留下的家風家訓是最大的“寶”。 在王鼎留下的馬三埡王氏家風家訓家政家規乃至家法中,後人如何做人,如何娶妻擇婿,家庭成員間如何相處,

哪些東西要戒,每一條都寫得清清楚楚。每年祭祖,王氏後人都會在祭祖現場,帶領子孫誦讀祖宗留下的家訓。

王氏家訓,有很多做人準則,放到現在依然不過時。例如,男子在行了加冠禮開始成人後,即要求修身養德,個人行為要檢點。子孫後代家人之間的相處,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相處則要遵循“禮”,不能做出忤逆不孝、不忠國家的事情。此外,王氏先祖奉勸子孫與眾人相處要“閭裡仁厚”,

態度恭敬,以和為貴,不要因為一點不平的事就去打官司、爭辯是非,否則會惹禍,可能殃及自己和父母、兄弟等親人。

達州市通川區年近八旬的王爾星先生說,現在每年祭拜祖先,他們也遵循祖訓,沒有鋪張浪費,更加注重的是對先人的緬懷和後人對家族文化的傳承。

千里來尋根 只為傳承優秀家風

尋根六行山

雖然貴州茅臺鎮距離通江有600多公里,但這依然擋不住王偉“尋根”的腳步。3月31日早上7點多,遠在茅臺鎮的王偉兄弟倆就收拾行裝,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下午3點左右,他們風塵僕僕趕到了通江報到,“尋根問祖”的迫切之心可見一斑。王偉說,在貴州,姓王的人有很多,但感覺一直沒有什麼歸屬感,家族觀念很強的他一直想要為自己“尋根”,如今得償所願,他終於帶著自己的兄弟,找到了自己的“根”,找到了自己的族人。

在現場,記者見到了不少像王偉這樣從外地趕回來的王姓後人。在王氏宗祠旁的停車場,可以見到不少掛著重慶、貴州、陝西、成都、廣元、達州等省市車牌的車輛。這些王氏族人都帶著對祖輩的緬懷追思,不遠千里自四面八方而來,在清明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與族人一道共同追思先人。

“祭祖密切了族人之間的聯繫,也增加了我們的家族榮譽感和歸屬感,同時這些優秀的家風家訓也是對下一代的一種約束與警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缺席。”宣漢的王順倫老先生說,這種緊跟時代節拍的宗親會應該延續下去,並代代傳承下去。

上午11時,祭祖儀式準時開始。加上“王氏淵藪”的三合鄉本地王氏後裔,近500王氏後人整齊排列,主持祭祀的長者用擴音器向後人講述祖宗事蹟,有條不紊地進行祭祖議程,並在家風家訓陳列室宣讀王氏先祖立下的家訓,以此鞭策後人、教育族人和宗親,恪守國家法律法規,弘揚中華民族尊祖敬宗的傳統美德。

王氏書畫作品展 裝點馬三埡文化長廊

祭祖儀式過後,王氏宗親三五相聚,或談笑敘舊,或翻閱家譜,或觀看展覽。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家訓家規,展示馬三埡王氏後裔“耕讀傳家”的良好家風,積極營造“書香社會”和“鄉賢文化”氛圍,馬三埡王氏宗親聯誼會還舉辦了王氏書畫作品展。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在宗祠廂房二樓進行展出,吸引了眾多王氏族人參觀。

書畫展組織人王克勳先生告訴記者,此次書畫作品展,是馬三埡王氏族友傳統文化大檢閱。儘管展覽的作品數量不多,形式和內容不夠豐富,但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一幅作品就是一種境界。為書者,一筆一劃,盡顯造詣之深度;敷彩人,一景一物,足見構思之精妙。此時此刻,穿梭于汪洋恣肆色彩斑駁的書畫作品之間,恍若徜徉在波瀾壯闊的藝海之中,無不魂驚魄動而心曠神怡,百餘幅墨寶展示了王氏宗親的才華。

成立宗親會提檔升級 傳承家風家訓

四川馬三埡王氏宗親聯誼會成立大會

清明節拜祭先人,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同族的人往往會在拜祭之後,坐下來一起追思同姓的歷史,共敘宗族的振興大事。在許多仍然保持了這些古老傳統的地方,往往借由清明這個機會同族相聚,在外有所成就的族人紛紛回鄉,為家族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如修路建橋、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中國人傳統的家族觀念由此得到體現。

4月1日下午2點,四川馬三埡王氏王氏宗親聯誼會成立大會在通江城郊的方山田園鄉村酒店召開,來自五湖四海的王鼎後裔們歡聚一堂,共同商討王氏宗族事業的長遠發展。通江縣相關部門、相關鄉鎮也派員出席了會議,會議選出了以王明態為會長的首屆領導班子和理事機構。

據悉,雖然馬三埡王氏宗祠在2013年才修復,但清明節祭祖已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越來越多的馬三埡王氏族人回到這裡尋根,這也將王氏族人、宗親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水有源,樹有根,追根尋祖一直是中國人最為濃重的情結之一。相信很多遠在他鄉的人心中都有對祖先、故土的一種思念。”首屆當選會長王明態告訴記者,家庭是精神成長的沃土,家國情懷的邏輯起點在於家風的涵養、家教的養成。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為基礎,以治國平天下為旨歸,把遠大理想與個人抱負、家國情懷與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願,亦是今人傳承家風和家教的本分。

在傳承優良家風中築牢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正家風、齊家規中砥礪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負,在履行家庭義務中知曉責重山嶽、公而忘私的大義,正是家風傳承中所蘊藏的時代課題。在清明節能回到這裡祭祖,感受到的是同宗同族血脈相連的感情,特別是各地的族人坐在一起時,雖不相識但自然親切。如今,四川馬三埡王氏王氏宗親聯誼會的成立,進一步拉近了馬三埡王氏族人的感情,也為延續王氏優良家風建立了更好的平臺。巴中新報記者:楊智文

如今得償所願,他終於帶著自己的兄弟,找到了自己的“根”,找到了自己的族人。

在現場,記者見到了不少像王偉這樣從外地趕回來的王姓後人。在王氏宗祠旁的停車場,可以見到不少掛著重慶、貴州、陝西、成都、廣元、達州等省市車牌的車輛。這些王氏族人都帶著對祖輩的緬懷追思,不遠千里自四面八方而來,在清明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與族人一道共同追思先人。

“祭祖密切了族人之間的聯繫,也增加了我們的家族榮譽感和歸屬感,同時這些優秀的家風家訓也是對下一代的一種約束與警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缺席。”宣漢的王順倫老先生說,這種緊跟時代節拍的宗親會應該延續下去,並代代傳承下去。

上午11時,祭祖儀式準時開始。加上“王氏淵藪”的三合鄉本地王氏後裔,近500王氏後人整齊排列,主持祭祀的長者用擴音器向後人講述祖宗事蹟,有條不紊地進行祭祖議程,並在家風家訓陳列室宣讀王氏先祖立下的家訓,以此鞭策後人、教育族人和宗親,恪守國家法律法規,弘揚中華民族尊祖敬宗的傳統美德。

王氏書畫作品展 裝點馬三埡文化長廊

祭祖儀式過後,王氏宗親三五相聚,或談笑敘舊,或翻閱家譜,或觀看展覽。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家訓家規,展示馬三埡王氏後裔“耕讀傳家”的良好家風,積極營造“書香社會”和“鄉賢文化”氛圍,馬三埡王氏宗親聯誼會還舉辦了王氏書畫作品展。一幅幅精美的書畫作品在宗祠廂房二樓進行展出,吸引了眾多王氏族人參觀。

書畫展組織人王克勳先生告訴記者,此次書畫作品展,是馬三埡王氏族友傳統文化大檢閱。儘管展覽的作品數量不多,形式和內容不夠豐富,但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一幅作品就是一種境界。為書者,一筆一劃,盡顯造詣之深度;敷彩人,一景一物,足見構思之精妙。此時此刻,穿梭于汪洋恣肆色彩斑駁的書畫作品之間,恍若徜徉在波瀾壯闊的藝海之中,無不魂驚魄動而心曠神怡,百餘幅墨寶展示了王氏宗親的才華。

成立宗親會提檔升級 傳承家風家訓

四川馬三埡王氏宗親聯誼會成立大會

清明節拜祭先人,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同族的人往往會在拜祭之後,坐下來一起追思同姓的歷史,共敘宗族的振興大事。在許多仍然保持了這些古老傳統的地方,往往借由清明這個機會同族相聚,在外有所成就的族人紛紛回鄉,為家族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如修路建橋、捐資助學、扶貧濟困等,中國人傳統的家族觀念由此得到體現。

4月1日下午2點,四川馬三埡王氏王氏宗親聯誼會成立大會在通江城郊的方山田園鄉村酒店召開,來自五湖四海的王鼎後裔們歡聚一堂,共同商討王氏宗族事業的長遠發展。通江縣相關部門、相關鄉鎮也派員出席了會議,會議選出了以王明態為會長的首屆領導班子和理事機構。

據悉,雖然馬三埡王氏宗祠在2013年才修復,但清明節祭祖已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越來越多的馬三埡王氏族人回到這裡尋根,這也將王氏族人、宗親越來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水有源,樹有根,追根尋祖一直是中國人最為濃重的情結之一。相信很多遠在他鄉的人心中都有對祖先、故土的一種思念。”首屆當選會長王明態告訴記者,家庭是精神成長的沃土,家國情懷的邏輯起點在於家風的涵養、家教的養成。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為基礎,以治國平天下為旨歸,把遠大理想與個人抱負、家國情懷與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願,亦是今人傳承家風和家教的本分。

在傳承優良家風中築牢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正家風、齊家規中砥礪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負,在履行家庭義務中知曉責重山嶽、公而忘私的大義,正是家風傳承中所蘊藏的時代課題。在清明節能回到這裡祭祖,感受到的是同宗同族血脈相連的感情,特別是各地的族人坐在一起時,雖不相識但自然親切。如今,四川馬三埡王氏王氏宗親聯誼會的成立,進一步拉近了馬三埡王氏族人的感情,也為延續王氏優良家風建立了更好的平臺。巴中新報記者:楊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