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中部首屆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大咖們如何看待“大健康”這個香餑餑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準不斷提高,

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加速,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日俱增,大健康產業已成為中國五大朝陽產業新領域之一。“健康中國”戰略明確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目前的市場規模距離這一目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市場前景一片向好的背景下,如何實現“健康中國”,值得各界探討和深思。

12月15日,“中國中部首屆大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

論壇以“融合發展,共用健康”為主題,聚焦中部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並就湖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現狀、特殊醫學用途食品的臨床應用發展趨勢、生命早期營養與後續健康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對話,為如何在中部省份構建大健康產業高地獻言獻策。

■記者 黃文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

大健康產業已上升為

國家戰略

十九大報告明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

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這是自“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佈、2016年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將“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之後,國家更進一步勾勒出未來的健康藍圖。

“經過一系列政策出臺,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在開幕式上指出,健康產業涉及到生命全週期和健康全過程的產品和服務,

產業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增長空間大。在現階段老齡化、新醫改、城鎮化、消費升級等多重因素的驅動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各健康產業相關企業,應用新理念統領健康產業的發展,在實現企業自身發展的基礎上,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此外,印院士以自身的工作經驗,現身說法,講述人類健康離不開養殖健康,號召健康產業的相關企業,

通過一系列科技創新,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產業優勢品牌企業,助推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國家公眾營養改善專案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聯盟執行主席于小冬

大健康產業品類不求全,唯求“特”

大健康是當前階段人們謀求生命、生存、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的必然要求。大健康狀態是體現人民美好生活的最重要內容。2016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8123美元,

因而已具有大健康理念形成及大健康消費的物質基礎。

對此,於小冬認為,大健康首先是一種文明和文化,是指當代人應樹立的一種理念和追求目標,引導人們以更科學的態度和更文明的方式去生活。而“文化”則往往具有“超物質”的力量,左右人們的行為。比如紅酒、乳酪、橄欖油、咖啡的引進。

反過來,大健康產業能夠帶動物質基礎的發展。於小冬指出,由於大健康產業並無明確、統一的概念和統計口徑,無論國內、國際都難以進行準確的資料比較,只能觀察發展趨勢。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對於如何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於小冬認為,品類不求全、不求多,唯求“特”。大健康產業幾乎無所不包,各國家、各區域、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條件作出選擇。是否擁有核心技術,獨有的原料、工藝,特有的生產條件,歷史傳承或地區特色等。總之,堅決拋棄共性和模仿,尋求產品不可替代的特性。

■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教授鄧放明

保健功能食品市場潛力巨大,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發展

目前,我國有45%的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特別是中年知識份子、現代企業管理者可高達70%-80%。19世紀60年代,日本率先提出了保健食品。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統性解釋與展開》報告中最先使用了“功能食品”這一新措詞。

保健食品(或稱功能食品)於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功能食品在經濟發達國家中的年遞增率均在15%以上。在日本被譽為“21世紀食品”,在美國已視為“21世紀食品”發展方向。

對此,鄧放明指出,歐美國家消費者營養保健功能食品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27%,而我國消費者用於營養保健食品方面的平均花費只占其總支出的0.07%,全國城鄉人均營養保健功能食品消費支出僅為每年31元。我國營養保健功能食品消費是美國的1/17、日本的1/12。我國38.8%的城市居民有營養保健功能食品消費經歷,80.7%的城市居民瞭解營養素,健康意識正增強和保健消費觀念已逐步形成。

由此可見,保健功能食品產業市場潛力還非常大。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我國已經批准的“藍帽子”12400個,規模化的生產企業有2900家,產值達到2600多億,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在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周時昌

湖南省發展健康產業具有獨特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各界都應不折不扣地落實習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周時昌表示,大健康是大產業,大健康涵蓋醫藥種植、養殖,藥品研製,醫藥世界,保健食品,健康旅遊,健康服務等多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主打健康牌、養生牌。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很大。

他指出,大健康產業是一個對國民經濟具有強大帶動力的新興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作出了整體部署。中國中部省份具有發展大健康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開放優勢,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走具有中部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發展之路,打造中國中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周時昌還以湖南省為例指出,湖南省發展健康產業,具有優質的醫療資源、中醫藥特色資源、發達的交通網絡等優越條件。對此,湖南省出臺《湖南省健康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醫療服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中醫藥服務、健康養老養生、健康醫療旅遊文化、健康管理與資訊化、體育健身休閒、健康食品與保健品、森林康養、健康保險等十一大健康產業。

■省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劉躍輝

湖南健康產業發展要當地語系化特色化

目前為止,全國已有營養保健食品知名品牌幾十個。但是,由於我國起步較晚 ,群眾健康意識不強,市場也較為混亂,企業競爭意識和實力不強,營養保健食品一直發展滯後。

大會上,湖南省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澳優乳業中國區常務副總裁劉躍輝向與會嘉賓分享了湖南省營養保健食品的特色及發展思路,他表示湖南省營養保健食品行業起步晚,發展相對滯後,但市場廣闊,需各方共同努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打造極具湖南特色的千億產業集群。

他建議,首先,針對我省大健康產業及市場做好深入的調查研究,擬定調查綱要,進行統計分析。如我省大健康企業、規模、品牌、銷售方式、網路建設、技術研發與創新、智慧財產權、行業地位等。

其次,根據我省實情對大健康產業進行定位與分類,每類選定1-2名領頭企業牽頭,組建企業集團,做到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等幾個統一,用資本的觀念來創新集團架構。此外,擬定幾大類別的發展目標規劃產業佈局、基地建設、融合美麗鄉村與康養旅遊、融資融技融知的配套設計。

■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

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推動大健康產業

作為此次論壇的承辦方,澳優乳業堪稱中國中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企業典範。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表示,澳優乳業始終以發展健康產業為己任,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不斷完善公司產品結構,從嬰幼兒奶粉乳企逐步過渡到高價值綜合營養食品企業。公司也從一個在湖南成立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在全球擁有十座工廠的國際化上市公司。

澳優乳業認為,個體的發展,遠沒有行業的整體繁榮對社會的貢獻大。未來,澳優乳業將繼續夯實企業實力,不斷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在實現“成為全球領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及營養食品企業,消費者最信賴的營養健康顧問”的企業願景的同時,為健康產業各相關方搭建更多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竭力推動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無論國內、國際都難以進行準確的資料比較,只能觀察發展趨勢。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成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對於如何推動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於小冬認為,品類不求全、不求多,唯求“特”。大健康產業幾乎無所不包,各國家、各區域、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條件作出選擇。是否擁有核心技術,獨有的原料、工藝,特有的生產條件,歷史傳承或地區特色等。總之,堅決拋棄共性和模仿,尋求產品不可替代的特性。

■湖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教授鄧放明

保健功能食品市場潛力巨大,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發展

目前,我國有45%的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特別是中年知識份子、現代企業管理者可高達70%-80%。19世紀60年代,日本率先提出了保健食品。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統性解釋與展開》報告中最先使用了“功能食品”這一新措詞。

保健食品(或稱功能食品)於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功能食品在經濟發達國家中的年遞增率均在15%以上。在日本被譽為“21世紀食品”,在美國已視為“21世紀食品”發展方向。

對此,鄧放明指出,歐美國家消費者營養保健功能食品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27%,而我國消費者用於營養保健食品方面的平均花費只占其總支出的0.07%,全國城鄉人均營養保健功能食品消費支出僅為每年31元。我國營養保健功能食品消費是美國的1/17、日本的1/12。我國38.8%的城市居民有營養保健功能食品消費經歷,80.7%的城市居民瞭解營養素,健康意識正增強和保健消費觀念已逐步形成。

由此可見,保健功能食品產業市場潛力還非常大。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我國已經批准的“藍帽子”12400個,規模化的生產企業有2900家,產值達到2600多億,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在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周時昌

湖南省發展健康產業具有獨特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各界都應不折不扣地落實習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周時昌表示,大健康是大產業,大健康涵蓋醫藥種植、養殖,藥品研製,醫藥世界,保健食品,健康旅遊,健康服務等多個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主打健康牌、養生牌。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很大。

他指出,大健康產業是一個對國民經濟具有強大帶動力的新興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對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作出了整體部署。中國中部省份具有發展大健康產業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開放優勢,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走具有中部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發展之路,打造中國中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周時昌還以湖南省為例指出,湖南省發展健康產業,具有優質的醫療資源、中醫藥特色資源、發達的交通網絡等優越條件。對此,湖南省出臺《湖南省健康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醫療服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中醫藥服務、健康養老養生、健康醫療旅遊文化、健康管理與資訊化、體育健身休閒、健康食品與保健品、森林康養、健康保險等十一大健康產業。

■省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劉躍輝

湖南健康產業發展要當地語系化特色化

目前為止,全國已有營養保健食品知名品牌幾十個。但是,由於我國起步較晚 ,群眾健康意識不強,市場也較為混亂,企業競爭意識和實力不強,營養保健食品一直發展滯後。

大會上,湖南省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澳優乳業中國區常務副總裁劉躍輝向與會嘉賓分享了湖南省營養保健食品的特色及發展思路,他表示湖南省營養保健食品行業起步晚,發展相對滯後,但市場廣闊,需各方共同努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打造極具湖南特色的千億產業集群。

他建議,首先,針對我省大健康產業及市場做好深入的調查研究,擬定調查綱要,進行統計分析。如我省大健康企業、規模、品牌、銷售方式、網路建設、技術研發與創新、智慧財產權、行業地位等。

其次,根據我省實情對大健康產業進行定位與分類,每類選定1-2名領頭企業牽頭,組建企業集團,做到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銷售等幾個統一,用資本的觀念來創新集團架構。此外,擬定幾大類別的發展目標規劃產業佈局、基地建設、融合美麗鄉村與康養旅遊、融資融技融知的配套設計。

■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

整合全球優質資源推動大健康產業

作為此次論壇的承辦方,澳優乳業堪稱中國中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企業典範。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表示,澳優乳業始終以發展健康產業為己任,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不斷完善公司產品結構,從嬰幼兒奶粉乳企逐步過渡到高價值綜合營養食品企業。公司也從一個在湖南成立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在全球擁有十座工廠的國際化上市公司。

澳優乳業認為,個體的發展,遠沒有行業的整體繁榮對社會的貢獻大。未來,澳優乳業將繼續夯實企業實力,不斷整合全球優質資源,在實現“成為全球領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及營養食品企業,消費者最信賴的營養健康顧問”的企業願景的同時,為健康產業各相關方搭建更多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竭力推動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