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重慶這三個地方的人有福了!快看看有你家沒?

渝中區是重慶一個比較奇特的地方

它不僅是重慶的經濟貿易中心

同時還是巴渝文化、紅岩精神的起源地

作為重慶市的母城和發源地

它有太多的歷史值得我們

重慶人去發掘和守護

為此,將規劃建設十八梯、

湖廣會館、白象街、中山四路、

大禮堂及馬鞍山、李子壩、山城巷、

大田灣及文化宮、打銅街、

重慶古城牆遺址等10個傳統風貌區。

突出山城特色、建築風貌、傳統生活,

改造利用魯祖廟、民國印鈔廠、三層馬路、

勝利路、戴家巷、捍衛路、飛機碼頭、

燕子岩、洪崖洞、重慶天地

等10個山城老街區。

突出地形空間、社區生活、功能重塑,

整治提升白象街社區、解放西路、

金湯街、領事巷、張家花園、

人和街、國際村、學田灣、

春森路、嘉西村等10個特色老社區。

渝中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傳統風貌區和特色老街區打造上,

將加強風貌保護,

注重修繕文物建築、

優秀近現代建築和傳統民居,

深度挖掘歷史事件、

著名人物故事、風土民俗。

地處渝中的

李子壩傳統風貌區

打銅街傳統風貌區

人和街特色老社區

於12月19日陸續開工建設,

打造我大重慶特色文化區。

這也是度姐今天主要介紹的內容,

這些專案具體是怎麼開展的呢?

想知道的小夥伴,

就跟著度姐一起來圍觀吧!

李子壩傳統風貌區

打造飛虎隊博物館

12月21日,

位於李子壩正街的

李子壩傳統風貌區建設專案已正式啟動,

將對大公報舊址、飛虎隊別墅等

文物建築進行保護利用,

對依山而建的老舊民居區進行整治,

串聯李子壩公園至嘉陵新路沿線的文化資源,

建成抗戰歷史文化展示區。

整個專案總建築面積1.7萬餘平方米,

計畫總投資2.4億元。

其中,專案將打造飛虎隊博物館和客棧,

遊客聽完故事還可以住在這裡。

整個風貌區預計2019年打造完成。

將打造飛虎隊博物館

風貌區內兩個最知名的歷史遺跡,

就是美軍飛虎隊辦公樓舊址

和大公報重慶報社舊址。

包括大公報報社3號樓、

美軍飛虎隊辦公樓舊址等文物建築5棟、

風貌建築1棟,都將保護修繕。

美國飛虎隊員威廉·迪柏

曾經坐在白市驛機場的石碾子

拍下一張帥氣的照片,

據項目負責人說,

未來將會把這張照片進行實體還原,

置於未來將打造的飛虎隊博物館門口。

威廉迪柏坐在重慶白市驛機場工地的碾子上,在望著起降的飛機

目前,飛虎隊辦公樓舊址

已經部分受損。

左焜介紹,在修復方面,

將會用木結構“補充”樓體,

隔上玻璃,讓遊客真正能夠

看到舊址的原貌。

室內物件展陳 室外文化互動

1941年7月,

美軍陸軍航空隊

退役軍官陳納德

率領美國志願隊(“飛虎隊”)

首批隊員2000余人從美國啟程,

經澳大利亞、新加坡抵達緬甸,援華抗日。

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正式成立。

目前正在和美國飛虎隊有關機構聯繫,

將為飛虎隊博物館提供室內展陳物件,

室外方面,進行文化互動。

此處離史迪威將軍博物館比較近,

以後可以形成互動,

讓遊客一條線參觀。

打造“飛虎驛站”

未來,市民除了可以來

感受飛虎隊文化外,

還可以住在這裡。

在飛虎隊博物館後方,

準備打造“飛虎驛站”,

也就是飛虎隊主題客棧,

建設隊伍會盡力還原飛虎隊的

住宿環境、室內陳設,比如蓋的毯子等等。

此外,在業態方面,

還將爭取一些李子壩的

餐飲老店、老字型大小回歸,

最終形成商業、客棧、辦公、

博物館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風貌區。

將建抗戰歷史文化展示區

《大公報》作為重慶抗戰時期

重要的媒體機構,

是重慶八年抗戰輝煌

歷史的重要載體,

位於風貌區內的舊址

也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舊址和李子壩正街

街邊的大公報報社生產洞

舊址也要保留修復。

目前,已修復完成的《大公報》

重慶舊址主體建築呈小青瓦屋面,

青磚外牆,條石基礎,

為兩棟中西結合磚木結構建築。

其中一棟為一樓一底,

另外一棟為兩樓一底,

兩樓之間由外廊連接。

人和街特色老社區

文創建設

專案位於大溪溝街道,

計畫投資約900萬元。

專案將對中法學校舊址、

人和街64、66號紅軍樓進行保護修繕,

依託周邊重慶市設計院、人和街小學等單位,

逐步形成特色文創社區。

打銅街傳統風貌區啟動建設

中國的華爾街

12月19日,

作為重慶市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

的打銅街傳統風貌區正式啟動建設,

再現重慶開埠時“中國華爾街”盛景。

短短幾百米的打銅街,

曾是連接重慶上下半城的要道,

有“中國的華爾街”之稱,

抗戰時期,約有150家銀行、

錢莊等金融機構聚集於此。

這些留下來的金融機構舊址都有著

不一般的故事。

原重慶打銅街交通銀行舊址

總投資1750萬元,

預計2018年7月完工。

該風貌區位於東水門大橋入口處,

北以朝天宮大酒店北側步道為界,

南至重慶輪船總公司,西至新華路西側,

其中,文物核心保護區約1.5萬平方米。

國民政府經濟部舊址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該專案的重點內容

是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銀行舊址、美豐銀行舊址、

川康平民商業銀行舊址、交通銀行舊址

以及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國民政府經濟部舊址

進行保護維修。

還將整治規範周邊環境,

展現重慶開埠建築風貌。

美豐銀行舊址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關於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維修,

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將會是一處文物一個方案,

目前方案正提請國家文物局審定。

總體來說,會根據現狀存在的問題,

對文物建築外牆、門窗、台基等作復原修復處理,

恢復原立面材質、色彩,更換破損門窗,

維持文物建築歷史原型。

交通銀行舊址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此外,沿街其他建築風格整治

將會按照折衷主義建築風格進行整治,

形成連續統一的街道介面,

規整外牆雜亂的空調外機,

統一商業裙房店招,

達到整體街區風貌的協調統一。

會仙樓客棧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當你回顧歷史時

不再是從教科書上知道那些往事

這些“老重慶”更能代表我們的過去

想像自己偶然走到這裡

手掌貼在冰冷的牆上

內心卻湧起一股熱血

似乎隱約還能聽到有人

曾留下的一聲歎息

“這是我的母城啊!”

更真切感受到它幾十年的

文化積澱和歷史厚重感

所以,度姐衷心的希望

這樣的建設專案能越來越多

讓重慶這座老城展現它真正的魅力!

(圖文/深度重慶,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飛虎隊辦公樓舊址

已經部分受損。

左焜介紹,在修復方面,

將會用木結構“補充”樓體,

隔上玻璃,讓遊客真正能夠

看到舊址的原貌。

室內物件展陳 室外文化互動

1941年7月,

美軍陸軍航空隊

退役軍官陳納德

率領美國志願隊(“飛虎隊”)

首批隊員2000余人從美國啟程,

經澳大利亞、新加坡抵達緬甸,援華抗日。

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正式成立。

目前正在和美國飛虎隊有關機構聯繫,

將為飛虎隊博物館提供室內展陳物件,

室外方面,進行文化互動。

此處離史迪威將軍博物館比較近,

以後可以形成互動,

讓遊客一條線參觀。

打造“飛虎驛站”

未來,市民除了可以來

感受飛虎隊文化外,

還可以住在這裡。

在飛虎隊博物館後方,

準備打造“飛虎驛站”,

也就是飛虎隊主題客棧,

建設隊伍會盡力還原飛虎隊的

住宿環境、室內陳設,比如蓋的毯子等等。

此外,在業態方面,

還將爭取一些李子壩的

餐飲老店、老字型大小回歸,

最終形成商業、客棧、辦公、

博物館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風貌區。

將建抗戰歷史文化展示區

《大公報》作為重慶抗戰時期

重要的媒體機構,

是重慶八年抗戰輝煌

歷史的重要載體,

位於風貌區內的舊址

也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舊址和李子壩正街

街邊的大公報報社生產洞

舊址也要保留修復。

目前,已修復完成的《大公報》

重慶舊址主體建築呈小青瓦屋面,

青磚外牆,條石基礎,

為兩棟中西結合磚木結構建築。

其中一棟為一樓一底,

另外一棟為兩樓一底,

兩樓之間由外廊連接。

人和街特色老社區

文創建設

專案位於大溪溝街道,

計畫投資約900萬元。

專案將對中法學校舊址、

人和街64、66號紅軍樓進行保護修繕,

依託周邊重慶市設計院、人和街小學等單位,

逐步形成特色文創社區。

打銅街傳統風貌區啟動建設

中國的華爾街

12月19日,

作為重慶市28個傳統風貌區之一

的打銅街傳統風貌區正式啟動建設,

再現重慶開埠時“中國華爾街”盛景。

短短幾百米的打銅街,

曾是連接重慶上下半城的要道,

有“中國的華爾街”之稱,

抗戰時期,約有150家銀行、

錢莊等金融機構聚集於此。

這些留下來的金融機構舊址都有著

不一般的故事。

原重慶打銅街交通銀行舊址

總投資1750萬元,

預計2018年7月完工。

該風貌區位於東水門大橋入口處,

北以朝天宮大酒店北側步道為界,

南至重慶輪船總公司,西至新華路西側,

其中,文物核心保護區約1.5萬平方米。

國民政府經濟部舊址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該專案的重點內容

是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銀行舊址、美豐銀行舊址、

川康平民商業銀行舊址、交通銀行舊址

以及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國民政府經濟部舊址

進行保護維修。

還將整治規範周邊環境,

展現重慶開埠建築風貌。

美豐銀行舊址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關於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維修,

渝中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將會是一處文物一個方案,

目前方案正提請國家文物局審定。

總體來說,會根據現狀存在的問題,

對文物建築外牆、門窗、台基等作復原修復處理,

恢復原立面材質、色彩,更換破損門窗,

維持文物建築歷史原型。

交通銀行舊址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此外,沿街其他建築風格整治

將會按照折衷主義建築風格進行整治,

形成連續統一的街道介面,

規整外牆雜亂的空調外機,

統一商業裙房店招,

達到整體街區風貌的協調統一。

會仙樓客棧

維修保護後效果圖

當你回顧歷史時

不再是從教科書上知道那些往事

這些“老重慶”更能代表我們的過去

想像自己偶然走到這裡

手掌貼在冰冷的牆上

內心卻湧起一股熱血

似乎隱約還能聽到有人

曾留下的一聲歎息

“這是我的母城啊!”

更真切感受到它幾十年的

文化積澱和歷史厚重感

所以,度姐衷心的希望

這樣的建設專案能越來越多

讓重慶這座老城展現它真正的魅力!

(圖文/深度重慶,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