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訪河北雄安新區“牡丹王”花鳥名家陶克學

本網唐山訊: 2017年12月18日,在年輕的書畫收藏家喜旺的引薦下,我們走進陶克學老師的工作室,立刻被眼前的花團錦簇所吸引,陶老師畫花鳥,尤其擅長畫牡丹。我們今天就跟陶老師學畫牡丹。

牡丹,是我國久負盛名的花卉,長期以來,以其國色天香備受青睞,也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幸福美好的象徵,深得人們的喜愛。牡丹的自然美,不僅激發、培養了人們高雅的審美情趣,也是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樂於潑墨的題材。

看陶老師作畫,

先用毛筆調白粉,筆肚含水要飽和。筆頭蘸玫紅調勻,筆尖調點胭脂,然後筆尖向下,筆肚朝上,從左至右落筆,濃色點出花苞頂部,以顯示花苞的體積感,也增加層次感。

半開的及全開的調色同花苞一樣,先畫出花瓣亮部,用筆有微妙的變化,果斷畫出,

留飛白。畫開放式花瓣應有變化,形成內緊外松,外部花瓣向中心靠攏。中心部位顏色要重一些,表現其立體感。最後點出花萼和花托。

看這幅墨牡丹,在生宣紙上用水要充分掌握其性能的變化,使其能滲化自然、順勢而發。用水調淡墨,筆尖略濃。調和後,

筆略幹,水份不宜太多,用側鋒大膽落墨。行筆很快、有節奏,畫上四五筆亮部,留飛白。由前向後逐步畫。注意花頭的透視關係,再蘸墨依次畫完花頭即可。畫外輪廓時筆觸要大、要穩、准、狠,花心要略濃一些。畫前應成竹在胸,花淡葉濃,花濃葉淡,反差要大,對比要強,最後調色畫花托,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

陶克學老師(左一)年輕收藏家喜旺

陶克學簡介:陶克學,1947年,雄安新區人,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鄉土藝術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佛教畫院院士,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雄安新區善德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榮寶齋畫院客座教授。曾被邀請到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全國政協,天安門,中央軍委等地方作畫,廣受讚譽,其作品並被海內外各界知名人士收藏。作品多次刊登於《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中國書畫報》等各大報刊。

歡迎朋友們來雄安新區同陶克學老師交流。

榮寶齋畫院客座教授。曾被邀請到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全國政協,天安門,中央軍委等地方作畫,廣受讚譽,其作品並被海內外各界知名人士收藏。作品多次刊登於《人民日報》《解放軍報》《文藝報》《中國書畫報》等各大報刊。

歡迎朋友們來雄安新區同陶克學老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