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寶寶七個多月了還坐不穩,八個月了還不會爬,怎麼辦?

博士媽媽說:

經常聽到媽媽們問:我家的寶寶四個月了還不會翻身,怎麼辦?我家寶寶七個多月了還坐不穩,怎麼辦?我家寶寶八個月了還不會爬,是不是有問題?

我家寶寶不會爬,

直接會走了這樣正常嗎?媽媽們對這些問題總顯得有些焦急,因為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畢竟誰甘心自己的孩子慢人一步呢?

俗話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也有”七坐八爬周會走“的說法,這些其實說的都是寶寶大動作發育的過程。什麼是大動作?這些大動作指涉及胳膊、腿、大肌肉群或全身的較大幅度的動作,例如坐、翻身、爬、站、走、蹲、跑、跳等。

兒童運動成長標準工具包括獨直、扶站、爬行(用手和膝蓋)、扶走(有支撐)、獨站、獨立走等六個粗大運動成長里程碑。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6年公佈了對出生後頭6個月純母乳餵養健康嬰兒,連續觀察到5歲,而獲得的生長發育曲線。其中包括了6項大運動發育範圍時間表(見下圖)。

獨自坐立 (sitting without support )4-9月

輔助站立 (standing with assistance) 5-11月

手膝式爬行(hands and knees crawling) 5-13月

輔助行走 ( walking with assistance) 6-14月

獨自站立 (standing alone) 7-17month

獨自行走(walking alone )8-18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嬰幼兒大運動發育時間表會讓家長們智力很多,但仍很多有家長希望孩子大運動發育盡可能早些。寶寶的大動作發育其實也是寶寶整個智慧的發展,這些動作雖然重要,但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整個發展是一個過程,而且不同的寶寶之間還存在著個體的差異。

抬頭

抬頭是指,寶寶在被豎抱的時候不需要他人的支撐頭也不會左右搖晃;趴著時雙手能支撐胸部並抬起頭30~40°,並能隨著事物左右轉動頭部。如果寶寶出現了這些動作,那麼表示寶寶已經學會了抬頭。大概四個月左右,仰臥時若拉他的雙手,

頭部也會跟著上來。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月子裡,在寶寶清醒下,讓寶寶趴著對促進大運動發育很有益。孩子在趴時,前臂彎曲,小手放在前面,寶寶會自行調節,一旦撐不住,會馬上放下頭部,不會累著孩子。時間不用很久,每天趴個幾分鐘就可以了。

趴對腰背部肌肉和運動協調是很好的訓練,利於大運動發育。同時,可以用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或聲音,引導寶寶用眼睛追隨,

幫助寶寶鍛煉抬頭。

翻身

翻身是小寶寶人生中最早的“大型”自主運動。不過,也有很多寶寶不經過翻身運動的階段,就直接進入了下一個行為發展階段。不會翻身,並不一定代表寶寶的行為發展出現了障礙。

當寶寶經常有把雙腳抬起,身體自然側倒後,下半身有扭動的動作,那麼這表明你的寶寶已經開始在學習翻身了。這個動作通常發生在4~8個月間,發育較早的寶寶可能會在4個月就學會了翻身,而有些寶寶8個月才學會翻身這些都是正常,只要寶寶一直在努力,就沒什麼好著急的。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光靠自己的摸索,寶寶很難掌握翻身的技巧,爸爸媽媽可以給他一些小幫助,比如用手將寶寶的頭握住慢慢地轉,由上往下帶動身體的轉動,或者用雙手抓住寶寶的腳,慢轉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帶動身體的翻轉。或者在距離寶寶一定距離的地方用寶寶最喜愛的玩具逗引他,讓他扭動身體才能觸碰到玩具,這樣可以幫助寶寶來回轉動。

坐穩

寶寶能坐起來就表示寶寶的肌肉和神經已經發展到了脊柱的末端,是寶寶運動機能發育正常的重要指標。通常寶寶會先靠著呈現半躺半坐的姿勢,接下來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以雙手在兩側輔助支撐,但是坐一會兒就會倒向兩邊。

隨著背部、腰部的肌肉變得更加有力的時候他就可以不需要支撐穩穩的坐著了,雙手也可以去抓拿其他的東西了。寶寶通常在5~8個月可以學會獨自坐穩,6~7個月是大多數寶寶學會坐的時間。等到了8~9個月大時,寶寶就能不需任何幫助,自己坐得很穩了。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可以跟寶寶玩拉引遊戲,媽媽先讓寶寶平躺,用手拉著寶寶慢慢坐起,幾秒後再恢復寶寶的平躺姿勢,這樣可以有力的增強寶寶的腰部力量。當寶寶做這個遊戲已經可以偶爾坐一小會的時候,可用手支撐寶寶的背部、腰部,讓他維持短暫的坐姿;到了六七個月時,可以讓寶寶坐著,在他的面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去抓握玩具,漸漸練習放手之後也能坐穩。

爬行

多數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開始學習主動向前爬,而且爬的姿勢也多種多樣。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以手腳並用的移動方式,而且通常是向後的移動。然後,寶寶慢慢會用手肘往前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著地面,只是速度慢了點,看上去像一隻可愛的小蝸牛。最後的完成階段大概在9~10個月大時,寶寶身體能慢慢離開地面,採用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寶寶學爬的過程比起其他動作似乎要漫長一些,所以爸爸媽媽要耐心地引導他,比如讓寶寶趴下,把你的掌心貼住寶寶的腳心,然後有規律地推動寶寶的兩條小腿,讓他感覺爬的動作。可以讓寶寶趴著,在寶寶前面放一些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讓寶寶慢慢移動過去。

站立

站是走的準備期,通常,寶寶在8個月大左右可由扶持而慢慢學習站立,9個月時能攀扶著傢俱站起來,大概到了10個月左右就可獨立站立。要注意的是:寶寶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物體站立,才能鼓勵他練習站立。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爸爸媽媽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讓寶寶在爸爸媽媽身上彈跳,如此可促進寶寶腿部的伸展。也可以使用彈跳椅,他們沒有輪子,只有可以轉動、彈跳的座位。

行走

從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是寶寶大動作發育階段的一個重要飛躍,這個時期,寶寶各方面的機能需要全面的配合才能完成獨立行走,媽媽一定不要心急,一步一步慢慢引導才是正確的。

10~11個月,寶寶一旦能自己站穩,就會迫不及待地想邁出第一步,不要過分干預這個過程,當寶寶腿部力量足夠時,可以支撐自己時,讓他自己嘗試去行走。最常見的就是彎著腰,扶著走,這個時候寶寶其實寶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走路,只是有邁步的欲望。

12個月左右,寶寶不停地扶著東西站起來,蹲下去,他用這些動作加強自己腿部肌肉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13~14月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走得很好,還時常大膽地放開手走上兩三步,自己找找平衡的感覺。15~18月: 寶寶已經能行走得很好,爸爸媽媽要小心那些和寶寶同高度有棱角的東西,別磕碰到寶寶。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最初的時候可以由媽媽或者其他事物作為支撐,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當寶寶腿部肌肉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放開手,讓寶寶獨自行走。但不要太超前,寶寶還沒站穩就強行讓他向前走,只會適得其反。讓寶寶推著比較結實的四輪小車、兒童手推車或平穩的椅子練習步行和平衡。這些器具一定要有一個可以手扶的把手,而且有一定重量,不會在他拉著站起時翻到。不推薦使用學步車!學步車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容易翻倒。

家長們或者長輩們尤為在意寶寶的發育速度與同齡孩子之間差異。寶寶的身心發展既存在規律性,也具有個體差異。把不同情況的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較,這樣的做法似乎沒有什麼意義。雖然說,坐、爬、站、走是自然而然的發育過程,不用刻意可以去干預,但是偶爾的輔助運動,不但幫助寶寶的發育,也是一個很好地親子互動。

PS:

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都存在個體差異,

本文總結的發育情況只針對普遍情況。

500強企業測試題(這道題難住了99%的面試者!)

請仔細觀察下圖等式:

現請你增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請問:你是否能辦到?

(據說智商120以上的才有可能想出答案!)

想看看自己智商高不高?

搜索博士媽媽研究所(bsmmyjs),關注後回復“智商”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下半身有扭動的動作,那麼這表明你的寶寶已經開始在學習翻身了。這個動作通常發生在4~8個月間,發育較早的寶寶可能會在4個月就學會了翻身,而有些寶寶8個月才學會翻身這些都是正常,只要寶寶一直在努力,就沒什麼好著急的。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光靠自己的摸索,寶寶很難掌握翻身的技巧,爸爸媽媽可以給他一些小幫助,比如用手將寶寶的頭握住慢慢地轉,由上往下帶動身體的轉動,或者用雙手抓住寶寶的腳,慢轉至另一方向,由下往上帶動身體的翻轉。或者在距離寶寶一定距離的地方用寶寶最喜愛的玩具逗引他,讓他扭動身體才能觸碰到玩具,這樣可以幫助寶寶來回轉動。

坐穩

寶寶能坐起來就表示寶寶的肌肉和神經已經發展到了脊柱的末端,是寶寶運動機能發育正常的重要指標。通常寶寶會先靠著呈現半躺半坐的姿勢,接下來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以雙手在兩側輔助支撐,但是坐一會兒就會倒向兩邊。

隨著背部、腰部的肌肉變得更加有力的時候他就可以不需要支撐穩穩的坐著了,雙手也可以去抓拿其他的東西了。寶寶通常在5~8個月可以學會獨自坐穩,6~7個月是大多數寶寶學會坐的時間。等到了8~9個月大時,寶寶就能不需任何幫助,自己坐得很穩了。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可以跟寶寶玩拉引遊戲,媽媽先讓寶寶平躺,用手拉著寶寶慢慢坐起,幾秒後再恢復寶寶的平躺姿勢,這樣可以有力的增強寶寶的腰部力量。當寶寶做這個遊戲已經可以偶爾坐一小會的時候,可用手支撐寶寶的背部、腰部,讓他維持短暫的坐姿;到了六七個月時,可以讓寶寶坐著,在他的面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去抓握玩具,漸漸練習放手之後也能坐穩。

爬行

多數寶寶在8個月左右時開始學習主動向前爬,而且爬的姿勢也多種多樣。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以手腳並用的移動方式,而且通常是向後的移動。然後,寶寶慢慢會用手肘往前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著地面,只是速度慢了點,看上去像一隻可愛的小蝸牛。最後的完成階段大概在9~10個月大時,寶寶身體能慢慢離開地面,採用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寶寶學爬的過程比起其他動作似乎要漫長一些,所以爸爸媽媽要耐心地引導他,比如讓寶寶趴下,把你的掌心貼住寶寶的腳心,然後有規律地推動寶寶的兩條小腿,讓他感覺爬的動作。可以讓寶寶趴著,在寶寶前面放一些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讓寶寶慢慢移動過去。

站立

站是走的準備期,通常,寶寶在8個月大左右可由扶持而慢慢學習站立,9個月時能攀扶著傢俱站起來,大概到了10個月左右就可獨立站立。要注意的是:寶寶腳掌能輕鬆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物體站立,才能鼓勵他練習站立。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爸爸媽媽從寶寶腋下將其抱起,讓寶寶在爸爸媽媽身上彈跳,如此可促進寶寶腿部的伸展。也可以使用彈跳椅,他們沒有輪子,只有可以轉動、彈跳的座位。

行走

從爬行到站立再到行走是寶寶大動作發育階段的一個重要飛躍,這個時期,寶寶各方面的機能需要全面的配合才能完成獨立行走,媽媽一定不要心急,一步一步慢慢引導才是正確的。

10~11個月,寶寶一旦能自己站穩,就會迫不及待地想邁出第一步,不要過分干預這個過程,當寶寶腿部力量足夠時,可以支撐自己時,讓他自己嘗試去行走。最常見的就是彎著腰,扶著走,這個時候寶寶其實寶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走路,只是有邁步的欲望。

12個月左右,寶寶不停地扶著東西站起來,蹲下去,他用這些動作加強自己腿部肌肉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調性;13~14月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走得很好,還時常大膽地放開手走上兩三步,自己找找平衡的感覺。15~18月: 寶寶已經能行走得很好,爸爸媽媽要小心那些和寶寶同高度有棱角的東西,別磕碰到寶寶。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最初的時候可以由媽媽或者其他事物作為支撐,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當寶寶腿部肌肉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再放開手,讓寶寶獨自行走。但不要太超前,寶寶還沒站穩就強行讓他向前走,只會適得其反。讓寶寶推著比較結實的四輪小車、兒童手推車或平穩的椅子練習步行和平衡。這些器具一定要有一個可以手扶的把手,而且有一定重量,不會在他拉著站起時翻到。不推薦使用學步車!學步車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容易翻倒。

家長們或者長輩們尤為在意寶寶的發育速度與同齡孩子之間差異。寶寶的身心發展既存在規律性,也具有個體差異。把不同情況的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較,這樣的做法似乎沒有什麼意義。雖然說,坐、爬、站、走是自然而然的發育過程,不用刻意可以去干預,但是偶爾的輔助運動,不但幫助寶寶的發育,也是一個很好地親子互動。

PS:

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狀況都存在個體差異,

本文總結的發育情況只針對普遍情況。

500強企業測試題(這道題難住了99%的面試者!)

請仔細觀察下圖等式:

現請你增加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請問:你是否能辦到?

(據說智商120以上的才有可能想出答案!)

想看看自己智商高不高?

搜索博士媽媽研究所(bsmmyjs),關注後回復“智商”就可以知道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