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唯一成為國際乒聯主席的中國人,卻推動了對國乒極不利的改革

1994~1995年,世界乒乓球運動的最權威機構——國際乒聯發生大震盪。

94年12月,第三任國際乒聯主席、日本人荻村伊智朗因病去世;95年10月,第四任國際乒聯主席、瑞典人洛羅·哈馬隆德又因病去世。在連續兩屆領導死于任上的情況下,一位元中國人臨危受命,成為了新一屆國際乒聯主席,而他也成為了迄今為止國際乒聯史上唯一的一位中國人主席。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中國乒乓球隊第一位總教練、前世界冠軍徐寅生。

說起徐寅生的名字,在老球迷心中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38年出生的他是中國最早的幾位乒乓球世界冠軍之一,運動員期間的成績位列七位國際乒聯主席中的第二位,僅次於荻村伊智朗,是國乒隊內的“智多星”,廣受領導好評。

退役後,徐寅生又成為了第一任國乒總教練,

全權管理乒乓球隊的事務。後來的李富榮、許紹發、蔡振華、劉國梁都是追隨他的腳步,在這個位置上成為金牌教練的。

在國際乒聯,徐寅生長期擔任乒協副主席職務,威望卓著。不過可能因為中國乒乓球隊確實太過強勢,所以本著“喝粥的人不分粥”的原則,

中國人一直屈居主席位置之下,並不上位,這樣也算一種變相的平衡,徐寅生本人也無太多這方面意思。不過94、95年兩屆國際乒聯主席先後去世則讓他別無選擇,因為當時乒壇威望、資歷、年齡都合適的候選人已經沒了,於是徐寅生順理成章地被推選為了第五任國際乒聯主席。

上任之後,徐寅生延續了荻村伊智朗的政策,積極推動了乒乓球從38mm到40mm的這一極具爭議的改革,

雖然此舉的最後實現是在他的下一任沙拉把手上,但確實是由徐寅生將其提交議案到國際乒聯議事日程,從而實現了改革環節中的最重要一步。

很多年輕球友對改大球這項跨時代的改革有著各種誤解,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有人誤以為這是沙拉拉的功勞,但實際上沙拉拉只是完成最後一步說服工作,而所有相關的準備任務全部是在徐寅生任內完成的。

其次許多人以為改大球是為了限制中國乒乓球的一家獨大而做出的針對性改革,這更是只看表面不抓本質、人云亦云的說法。關於這一點,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闡述,此處不多說。

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實不容否認:

改大球是徐寅生主席積極推動、中國器材商全力配合才實現的。

雖然最早提出要改大球的人是荻村伊智朗,但包括日本乒協在內,中國乒乓球隊的主要對手——瑞典、韓國、朝鮮等國乒協都是投的反對票!

看到這,你還會認為這個改革是國際乒聯為了反對中國而做出的決定嗎?

至於這個改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一一道來。

但兩件非常重要的事實不容否認:

改大球是徐寅生主席積極推動、中國器材商全力配合才實現的。

雖然最早提出要改大球的人是荻村伊智朗,但包括日本乒協在內,中國乒乓球隊的主要對手——瑞典、韓國、朝鮮等國乒協都是投的反對票!

看到這,你還會認為這個改革是國際乒聯為了反對中國而做出的決定嗎?

至於這個改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為大家一一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