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知道“造口人”嗎?別大驚小怪,他們只是上大號的姿勢跟你不一樣

今天,樂活君想說的是這麼一個特殊的群體:從外表看,他們與常人無異,可是在他們的肚皮上都有一個隱秘的口袋,口袋後面是“人工肛門”,也叫“造口”。

因為患有結直腸癌等疾病,

不得已要通過手術把“下水道”移位,排泄物也跟著改道排出。在醫學上,他們被稱為“造口人”。

4月9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以“關愛造口人:走進他、説明他、尊重他”為主題的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普通市民走進造口人的世界,傳遞這樣的資訊:如果你身邊有造口人,請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另眼相看,就當普通人對待,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4月9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關愛造口人主題公眾開放日活動。張若凡攝

“下水道”改道帶來各種尷尬

什麼是造口人?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楊洪范介紹,因為直腸、膀胱等部位的嚴重疾病,比如結直腸癌,需要切除病變部位以保存患者生命。

在手術後,醫生會在患者的腹部開一個口,

來代替肛門,這就是“造口”。患者的排泄物通過造口排出體外,需要在造口處粘貼一個袋子來裝排泄物。所以這類患者又被稱為造口人。

市民雷女士10年前患了結直腸癌,直腸被全部切除。手術後,她的右側腹部多了個造口,從此成為造口人。

“大便從這個口子排出來,隨時都得粘著排泄袋。”雷女士說,剛開始她根本不敢出門,因為排便時是沒有感覺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排便,經常是走著走著,袋子就滿了。

如果操作不熟練,排泄袋會漏或破,那是最難堪的事。雷女士曾經在一次聚會上出過這個狀況,當時她的感覺只有四個字——無地自容。

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放屁?可是這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卻是很多“造口人”的心理陰影。

排泄袋平時藏在衣服裡,外人看不出來,一旦憋不住放屁了,氣體會很快充滿塑膠袋,眼看著衣服下迅速鼓起一大塊,如果恰巧在人前,那可尷尬了。不少造口人出門得想想今天吃了什麼。

所以,擔心別人聞到自己身上的異味,這是造口人最大的心理陰影。

自卑感讓他們漸漸遠離社交圈,不敢與朋友交往。據統計,70%-80%的“造口人”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每年新增10萬造口人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鄢春甯是南寧市級醫院裡首位造口治療師。她說,造口人實際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心理問題。

大便改由肚皮上排出來,這件事對人的心理打擊很大。實際上,護理熟練後,不斷升級的造口產品,已經能幫他們解決異味的問題,比如現在的造口袋裡會有炭片,能夠過濾掉異味。

所以,在更多時候,異味並非真實存在,而是來自于病人心裡的陰影。此時最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接受和尊重,讓他們知道,你只是排便的途徑改變了,而你的生活沒有改變,你的人生依然精彩。

造口人並不罕見,很有可能你身邊就有。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腸造口患者總數已經超過100萬,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年10萬的速度增長。

吃得太精細易患結直腸癌

據介紹,不少疾病都可以用到造口,但目前最多的還是結直腸癌。

隨著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升高,造口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鄢春寧說,大約10年前,兩三個月才會遇到一例需要做造口手術的病人,如今每個月都有三四例,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結直腸癌的發病跟飲食習慣有關係,吃得越精細,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越高,因此,提倡多吃粗糧。

吃肉過多也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還將熱狗、火腿、香腸、培根等經過醃制、薰制、發酵的加工肉列為致癌物,易導致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有2個變化可以看做是高危信號,一是排便習慣改變,比如排便次數增加、排便變得不順暢等;二是便血,與痔瘡導致的鮮紅色便血不同,結直腸癌導致的便血顏色偏暗。

如何預防和早期發現結直腸癌?

1、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每8-10年應進行一次腸鏡篩查;如果發現有息肉等問題,應縮短複查間隔;

2、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息肉病史的患者,應提前、更頻繁地複查腸鏡,並通過內鏡下治療處理高危息肉;

3、短期內出現便血、消瘦、排便習慣改變的患者,即使是年輕人,也應考慮進行全面檢查,排除腸道腫瘤;

4、體檢時可能會進行抽血化驗,查癌胚抗原(CEA)等項目。這種篩查手段儘管還不推薦作為結直腸癌篩查項目,但確實存在一些因體檢發現CEA升高,而最終確診為結直腸癌的病例。

采寫:張若凡

除署名外,其餘圖片均來源網路

樂活君開設諮詢爆料平臺了

如果你有健康疑問要諮詢,有醫療問題要爆料,請聯繫我們回饋。樂活君將請醫療專業人士為你答疑解惑。

方式一:進群進行諮詢;方式二:直接回復樂活堂後臺

來,掃碼加入我們

比如現在的造口袋裡會有炭片,能夠過濾掉異味。

所以,在更多時候,異味並非真實存在,而是來自于病人心裡的陰影。此時最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接受和尊重,讓他們知道,你只是排便的途徑改變了,而你的生活沒有改變,你的人生依然精彩。

造口人並不罕見,很有可能你身邊就有。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腸造口患者總數已經超過100萬,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以每年10萬的速度增長。

吃得太精細易患結直腸癌

據介紹,不少疾病都可以用到造口,但目前最多的還是結直腸癌。

隨著近年來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升高,造口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鄢春寧說,大約10年前,兩三個月才會遇到一例需要做造口手術的病人,如今每個月都有三四例,確實是越來越多了。

結直腸癌的發病跟飲食習慣有關係,吃得越精細,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越高,因此,提倡多吃粗糧。

吃肉過多也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還將熱狗、火腿、香腸、培根等經過醃制、薰制、發酵的加工肉列為致癌物,易導致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早期通常沒有症狀,有2個變化可以看做是高危信號,一是排便習慣改變,比如排便次數增加、排便變得不順暢等;二是便血,與痔瘡導致的鮮紅色便血不同,結直腸癌導致的便血顏色偏暗。

如何預防和早期發現結直腸癌?

1、對於50歲以上的人群,每8-10年應進行一次腸鏡篩查;如果發現有息肉等問題,應縮短複查間隔;

2、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息肉病史的患者,應提前、更頻繁地複查腸鏡,並通過內鏡下治療處理高危息肉;

3、短期內出現便血、消瘦、排便習慣改變的患者,即使是年輕人,也應考慮進行全面檢查,排除腸道腫瘤;

4、體檢時可能會進行抽血化驗,查癌胚抗原(CEA)等項目。這種篩查手段儘管還不推薦作為結直腸癌篩查項目,但確實存在一些因體檢發現CEA升高,而最終確診為結直腸癌的病例。

采寫:張若凡

除署名外,其餘圖片均來源網路

樂活君開設諮詢爆料平臺了

如果你有健康疑問要諮詢,有醫療問題要爆料,請聯繫我們回饋。樂活君將請醫療專業人士為你答疑解惑。

方式一:進群進行諮詢;方式二:直接回復樂活堂後臺

來,掃碼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