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跑酷|從街頭運動到實用性體育 這條路要怎麼走?

沒見到袁廣之前,和大部分人一樣,對跑酷二字的印象還停留在電影中飛簷走壁的場景。不像滑板、攀岩等極限運動的逐漸走紅,跑酷更具神秘與小眾色彩。

文/樊慧慧

編輯/婷婷

近日,高空極限運動第一人吳詠寧的墜亡事件,將極限運動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大眾對極限運動愛好群體的不解與好奇也達到了巔峰。這些在平常人眼裡被打上“危險”與“作死”標籤的運動到底有何魅力?為何會有如此多愛好者前仆後繼的投入其中。

上周,素有跑酷界“superstar”之稱的袁廣接受了易體網採訪,講述了他與跑酷的不解之緣和對極限運動的理解。

城市的另類者

說起跑酷在中國的萌芽,就不得不提到《Banlieue13(暴力街區)》這部電影,主角David Belle作為LE PARKOUR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在電影裡酷炫的精彩表現受到了觀眾廣泛關注,隨即湧現出大批跑酷愛好者,袁廣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上海戰跑酷學院的成員之一,袁廣有11年的跑酷經歷,從2007年開始便沒有停止,身份也從愛好者變成了老師。截至目前,袁廣帶過上萬名學生。

在他看來“跑酷不僅是一項運動,也是在宣導一種健康向上、自由積極的生活方式。它不像其他運動需要固定的場地,如果可以,整座城市都是你的訓練場。”

雖然這種特令獨行的行為在中國一直被認為“異類”,但這並沒有阻礙跑酷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150餘家有組織的跑酷俱樂部,從事這項運動的民間運動員已達到10萬多人,並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

酷炫背後的實用性

從一開始的“另類”到越來越多人的主動參與,

跑酷的小眾標籤似乎也在慢慢弱化。“當人們不再關注表面的酷炫,而願意走近去瞭解和嘗試這項運動時,必定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袁廣篤定的表示。

當下,跑酷的實用性也慢慢的被開發了出來。袁廣告訴易體網,練習跑酷的人遇到危險時脫險幾率將比普通人高出20倍以上。因為在跑酷訓練過程中,會有一系列針對身體素質的訓練,可以有效的培養和挖掘人的爆發力、速度、協調性等等,

當面對“火災”、“地震”、“遭遇襲擊”、“車禍”等緊急突發事件時,可以快速應對。

目前,袁廣和它的俱樂部已擁有一套完整的逃生訓練系統,將計畫從校園入手,讓更多的家長瞭解到跑酷的實用性。

在此之前,袁廣和團隊也已經在多所學校進行過教學。創辦的戰跑酷學院從九月創辦到現在已有30餘人接受過系統培訓。公開課期間,上百人前來觀看學習。對此,袁廣覺得非常欣慰,這不僅代表著跑酷愛好者在這項運動上的付出得到了回應,也說明跑酷這項運動邁上了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之道。

入奧之路 道阻且長

“我希望跑酷可以入奧。”

這是袁廣的願景,同時也是所有跑酷愛好者的願望。這兩年奧運會為了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向滑板等極限運動伸出了橄欖枝,同為極限運動的跑酷無疑有著諸多優勢。

對於首當其衝的安全隱患,袁廣表達了他的看法,任何一項運動都有危險,就算走路也有可能崴腳,我們會盡可能給予學生最大的安全保障。

例如,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基礎的學生來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訓練。對於零基礎或者基礎薄弱的學生是要求在室內進行訓練的,等學生練習的比較成熟才會帶著他們到室外練習。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跑酷是一項激烈而刺激的極限運動,對於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所以年齡上會有要求。但袁廣卻向易體網表示,3歲以上都可以玩跑酷,只不過不同的年齡要求不一樣,會進行不同的訓練安排。

另外,在商業層面袁廣透露,跑酷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於活動演出。但喜憂參半的是,初期對跑酷的發展有很大的支持,但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可能會丟掉跑酷這項運動最本真的街頭文化,讓大眾形成“跑酷就是表演”的偏頗性見解。

但好在趕上了國家大力發展體育運動的東風,跑酷明年將迎來新開局,袁廣表示,明年政府將會在上海陸家嘴濱江段批復一塊上萬畝用地用於建設“街頭文化”體育小鎮,到時將會把產業鏈搬移過去。同時,明年還將舉辦一個上千人的跑酷比賽。

隨著社會各界對於跑酷認知越來越多,跑酷的發展也將迎來發展期,跑酷者要做的就是抓緊機遇,轉型升級,把小眾項目推廣擴散成為大眾實用性體育。期待見到跑酷更廣闊的天地。(易體網/ 樊慧慧)

創辦的戰跑酷學院從九月創辦到現在已有30餘人接受過系統培訓。公開課期間,上百人前來觀看學習。對此,袁廣覺得非常欣慰,這不僅代表著跑酷愛好者在這項運動上的付出得到了回應,也說明跑酷這項運動邁上了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之道。

入奧之路 道阻且長

“我希望跑酷可以入奧。”

這是袁廣的願景,同時也是所有跑酷愛好者的願望。這兩年奧運會為了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向滑板等極限運動伸出了橄欖枝,同為極限運動的跑酷無疑有著諸多優勢。

對於首當其衝的安全隱患,袁廣表達了他的看法,任何一項運動都有危險,就算走路也有可能崴腳,我們會盡可能給予學生最大的安全保障。

例如,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基礎的學生來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訓練。對於零基礎或者基礎薄弱的學生是要求在室內進行訓練的,等學生練習的比較成熟才會帶著他們到室外練習。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跑酷是一項激烈而刺激的極限運動,對於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所以年齡上會有要求。但袁廣卻向易體網表示,3歲以上都可以玩跑酷,只不過不同的年齡要求不一樣,會進行不同的訓練安排。

另外,在商業層面袁廣透露,跑酷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於活動演出。但喜憂參半的是,初期對跑酷的發展有很大的支持,但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可能會丟掉跑酷這項運動最本真的街頭文化,讓大眾形成“跑酷就是表演”的偏頗性見解。

但好在趕上了國家大力發展體育運動的東風,跑酷明年將迎來新開局,袁廣表示,明年政府將會在上海陸家嘴濱江段批復一塊上萬畝用地用於建設“街頭文化”體育小鎮,到時將會把產業鏈搬移過去。同時,明年還將舉辦一個上千人的跑酷比賽。

隨著社會各界對於跑酷認知越來越多,跑酷的發展也將迎來發展期,跑酷者要做的就是抓緊機遇,轉型升級,把小眾項目推廣擴散成為大眾實用性體育。期待見到跑酷更廣闊的天地。(易體網/ 樊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