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請呵護孩子的自尊,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 !

文/紅豆爸

01

場景一:今年初大雪過後,我帶小紅豆和一個2歲多的小妹妹在社區玩雪。

期間小妹妹的奶奶嘮叨自己的孫女“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都玩不好”,小妹妹反倒更加縮手縮腳了。我實在忍不住說:“我看她聽聰明秀氣的啊,您不希望她真的笨那就最好別再這樣說了,她能聽懂的”。

場景二:有一天我帶小紅豆去玩社區裡的走步健身機。看到紅豆玩的特別開心和順溜,旁邊的一位媽媽羡慕地說:“你孩子膽子真大,可惜我孩子膽子太小不敢玩”。

我就告訴她紅豆的膽量是我鼓勵出來的,她的孩子也沒問題。在征得她的同意後,我幫她的女兒登上跑步機,試了幾次後也能獨立玩耍並樂此不疲了。

本文想借這兩個場景,談談負面標籤對孩子自尊心的影響,以及父母的對策。

02

自尊(self-esteem)與自信(self-confidence)和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一樣,

都是個體自我認知結構中的重要要概念。一般認為,自尊是一種包含個體自我認知的積極情感體驗,即個體的自我肯定。布蘭登對自尊的定義是“一種感覺自己有能力應對生活的基本挑戰以及自己值得擁有快樂”的心理狀態;庫伯他把自尊定義為“自我評價的一系列態度”,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決定個人的自尊感受。擁有健康自尊的人堅韌不拔和內在驅動,
強烈認同自己的價值。

庫利的“鏡中自我”概念,是指兒童的自尊是通過鏡像過程形成的,個體的自尊水準決定於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與評價。很多父母在描述孩子的性格或者行為時,很容易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籤,殊不知孩子由於心智不成熟而缺乏判斷力,會猶如海綿一樣對這些評價全部吸收。孩子的自尊也由此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制約孩子自尊心的萌芽。

自尊的樹立,通常是在人生的早期決定和養成的,尤其是三歲之前的經歷。也正因為知道由於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所以猶太家庭寧願把孩子留在家裡。

海姆.吉諾特說過:“莫讓診斷結果變病症”。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懶惰、笨拙、馬虎、膽小、自私等負面標籤(診斷結果),因為孩子會被這些磁石的吸引,真的會導致這些行為甚至最終變成這樣的負面人(病症)。

03

明智的父母應當積極地發現孩子的正面和積極因素,避免自己和其他人給孩子隨意貼上負面標籤,杜絕使用任何貶低或者有損孩子自尊和自我價值感的言辭。相反,父母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給孩子正向激勵、引導和讚美,讓孩子成為一個充滿自信,擁有自尊的人。

研究發現,在人們的心靈深處,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讚美。發現優點並真心讚美,能在人們心靈深處植入自尊、自信和力量,播下積極向上的種子,也能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由恐懼轉變成愛與接納。真有這麼神奇嗎?大家可以去試試。

與發現優點相反,父母不要總是試圖不斷發現並糾正孩子的缺點,父母要摒棄所謂孩子犯了“錯誤”的觀點,而只有“經驗和教訓”,幫助孩子學會從教訓中發現價值。

最後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在表揚孩子時,建議用“你自己一定很高興很自豪吧!”來代替“爸爸很為你高興為你驕傲”。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有助於孩子成為內在驅動的人。紅豆爸會經常和女兒說“你很開心吧”或者“你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吧”或者“你覺得自己很聰明吧”之類的言辭,就是為了不斷的強化她的自尊和內驅力。現在她時不時會主動說:“爸爸,我今天玩得真開心“,言語間由內而外洋溢著快樂、幸福和自信。

播下積極向上的種子,也能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由恐懼轉變成愛與接納。真有這麼神奇嗎?大家可以去試試。

與發現優點相反,父母不要總是試圖不斷發現並糾正孩子的缺點,父母要摒棄所謂孩子犯了“錯誤”的觀點,而只有“經驗和教訓”,幫助孩子學會從教訓中發現價值。

最後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在表揚孩子時,建議用“你自己一定很高興很自豪吧!”來代替“爸爸很為你高興為你驕傲”。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有助於孩子成為內在驅動的人。紅豆爸會經常和女兒說“你很開心吧”或者“你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吧”或者“你覺得自己很聰明吧”之類的言辭,就是為了不斷的強化她的自尊和內驅力。現在她時不時會主動說:“爸爸,我今天玩得真開心“,言語間由內而外洋溢著快樂、幸福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