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年三月份的時候,農村都會有社戲,各種娛樂節目

每年剛過完年開春的時候,鎮上都會起會,好吧,我們那邊方言叫做起會。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叫做《社戲》,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而我小的時候最熱衷的就是起會。一起會集市上就會有很多人,

人挨人,人擠人,當然也有很多賣吃的,我更熱衷的是後者。

當然當前的會跟以前有很大區別,現在的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成商品交易。而會的組成可以簡單的分為幾種,第一種也是買賣,有會的時候賣衣服的,賣吃的,賣用的,各種應有盡有。

第二種則是娛樂。買賣就不多說了,下面也主要說說娛樂。

戲班子。有會的時候,戲班子一定要請的,沒有戲班子,就不能稱作會。我們那邊把趕會又稱作看戲。事實上那時候的我對戲班子不感興趣,看不懂,也聽不懂。我們一般是跟著大人,大人逛累了就找個乾淨的地方坐下。而那時候只知道和小夥伴在人群中追來追去,互相打鬧。當然在賣冰糖葫蘆攤位上停留的也不少,

更多時候只是過過眼癮,吞咽口水。

歌舞團。這個純粹是娛樂性節目。大人經常教導我們,千萬不要看這個節目。大人越不讓我們看,我們的好奇心越是強。於是乎就在門口往裡邊張望,事實根本看不到什麼。有時候,架子上會有穿著暴露的女的隨著音樂起舞。事實歌舞團很多老大爺進去,農村的歌舞團有時候還靠特殊節目吸引觀眾。

馬戲團。一般叫做陳橋馬戲什麼的,名字也記不清了。我小時候只看過一次,還是弄的免費的票。說實在的,馬戲團還是觀賞性比較強的節目,技術含量很高。一般收費也不是很高。我記得當時是五元來的,現在聽說漲到了十元。

每次有會就一定會有套圈的。我小時候就喜歡趴在套圈的柵欄上看,看到別人套中東西自己就心癢難耐。終於有一年的會上,我說服爸媽給我兩元,買了幾個圈,可惜一個都沒中。聽說現在玩得花樣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