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財富管理行業正在國家層面經歷制度重塑

在2017中國金融發展論壇上,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在解讀《2017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報告》時指出,隨著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佈,作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較重要的中間地帶,

理財市場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在提升,也在從國家層面進行重塑。

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張壽林 每日經濟新聞編輯 畢陸名

2017年末,資管行業迎來監管新規,如何實現轉型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成為當下資管行業面臨的新挑戰。

12月15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第八屆金鼎獎”在北京正式拉開大幕。本屆論壇在前幾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

結合當下資管行業面臨的現狀,將目光聚焦於行業的“服務實體與轉型發展”。

在論壇現場,每日經濟新聞和普益標準聯合發佈了《2017年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在解讀該《報告》時指出,隨著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佈,作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較重要的中間地帶,

理財市場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在提升,也在從國家層面進行重塑。

圖為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

在論壇現場做精彩發言

中國財富管理行業缺乏有效需求

現代金融體系中的財富管理行業,主要包括銀行理財、信託計畫、公募基金、保險資管、互聯網金融等方面。

付巍偉對這幾個方面分別作瞭解讀:

目前銀行理財以預期收益型為主,這也是被垢病的主體。需要澄清的是,銀行理財的投資標的主要還是實體經濟,雖然在運作模式上可能不規範。

從收益率來看,今年整個市場的收益率還是比較高的,在4%以上,特別是到年末時點,一般在5%以上。城商行是最高的,如果仔細看我們的《報告》會發現,股份行封閉式產品的收益率是很高的,

主要是開放型的產品拉低了整體收益率水準。

封閉式預期收益產品占超過一半的份額,說明這個行業在沒有監管新規的推動之下,還處於比較自覺的緩慢過程。

銀行理財的另一個品種是外幣理財,目前量比較少,主要是國有行和股份行在發行,說明什麼呢?作為整個大資管行業的主體,我們對於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方面的產品設計和投資者需求的挖掘仍很不到位。

淨值型產品,資管新規要求所有的資管產品轉型為淨值型產品,其中受影響比較大的是銀行理財和信託產品。目前來看,銀行理財的淨值型產品占比非常低,而且我們把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以及券商資管產品作了一個對比,它的收益走勢情況是最穩健的。其實淨值型產品轉型的壓力不可怕,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估值方法方面規則的確定,可能會對整個行業投資者的接受程度、投資意願,還有大類市場的配置形成很大的影響。淨值型產品,從我們的資料監測來看,從今年1月份之後,整個銀行理財行業淨值型產品發行的數量和速度在加快,說明整個行業在政策出臺的預期之下,產品轉型力度在自覺地加強。

近兩年來銀行理財發展比較迅猛的產品,就是寶寶類銀行理財,其實就是現金管理型的理財產品,主要滿足個人客戶的現金管理性的需求,是國有行和股份制銀行推動發展的產品。說明在目前的運作模式下,銀行理財行業不斷借鑒其他資管行業,產品線在不斷地補齊,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

在信託理財方面,整個的信託資產管理規模已經超過了24萬億元,目前是第二大資產管理行業。當然,整個信託行業的結構,這兩年也處於調整過程中,風險事件也在暴露,各家機構不斷地採取風控措施,資產結構不斷地優化。具體來說,財產信託的規模占比上升,管理類的規模占比上升,還有信託行業風險資產率在下降。

集合信託的發展態勢2017年還是比較平穩向好的,包括發行的產品數量。從資產運用領域來說,政信類信託專案的配置是主流,其次是房地產,再次是工商企業信託、證券類信託。這就提到了一個行業的變化趨勢,地方政府融資規模的控制,還有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對整個信託行業的平臺類融資的項目形成了很大衝擊和影響。這是目前我們觀察信託行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信號。

公募基金方面,今年整個的表現比較清楚了,因為權益類市場的行情帶動了指數類的、權益類的基金的良好表現。去年11月開始,債券市場的反轉也沒有完全過去,債券類基金的表現非常不好。

作為我們研究機構來看,在這裡提一個不成熟的觀點,我們反倒認為公募基金未來可能是整個大資管行業發展比較好的行業,有幾個理由,第一個是每一次管道的重塑、技術的發展都會帶來一個行業的變化,基金智投的發展便是應用金融技術模型重塑基金投資的管道。目前來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新的金融技術以及管道的應用,可能會帶來公募基金未來的大發展。從資管新規的導向來看,對公募基金也是鼓勵的。

從保險資管來看,投資收益率在2016年下半年也出現了反轉的信號。而P2P產品也是目前資管新規整治的重點,它的收益出現了相對理性的下跌趨勢。

資管能力最重要的是投研能力

那麼,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目前主要的問題在哪兒呢?

付巍偉表示,第一,缺乏統一的規則和制度,目前“一行三會”、外匯局所發佈的徵求意見稿目的主要在於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缺乏有效需求,主要指的是整個市場不讓投資者承擔風險,而由機構承擔剛性兌付的風險,這個需求其實是被扭曲的,缺乏有效市場需求會阻礙整個行業的發展。我們可以把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分為客戶、產品、機構還有監管這幾個方面,目前在客戶的需求挖掘和機構的產品服務方面,存在著一些模糊不清或者不到位的問題。中國的投資者並不是不能接受有風險的產品,而是不接受有風險但是沒有收益讓渡的產品。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在服務過程中、在銷售過程中、在產品創設過程中,其實是沒有從根本上考慮到他們這些需求的。未來資管機構的競爭力的其中之一表現在這方面。

在論壇上,付巍偉對銀行理財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他說,從銀行理財行業來看,它的特點是什麼呢?具有較高的信譽,投資者方面的聲譽,還有管道方面的強大優勢,在資金佈局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另外一個優勢在於可以通過資金方面的募集優勢進行從容的大類資產配置。但是銀行理財行業的短板就在於制度、人才還有投研能力方面,但是可以通過監管的倒逼、市場的競爭不斷地補齊,新規對資管子公司的設立,為資管業務單獨創設機構,單獨配套人才留下了空間缺口。銀行理財還有信託目前大致是這樣一個態勢。

付巍偉認為,公募基金的發展主要依賴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資本市場如果能夠正本清源,形成一個比較穩健的發展趨勢,公募基金未來的發展也是穩健可預期。至於保險資管,目前有相當多的機構積累了這方面的優勢,不但是把自己的資金委託給其他資管機構來做,而且自己也成為一個投資機構進行管理,更好發揮自己在長期資源配置方面的優勢。

付巍偉表示,在資管新規之下,未來所有的機構都要回歸本源,最主要的還是打造自己核心的資產管理能力,核心的資產管理能力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投研能力。投研能力的建設需要有資料基礎,需要有適用的金融技術模型,需要有寶貴的市場經驗和感覺。如果目前上述方面發展不足,那麼現在就要開始去走、去試,只有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才能不斷地讓自身變得更強大。至於管道和其他方面的優勢,都是各類機構本身的特點所致,資管能力的培育才是未來中國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一個核心的關鍵字。

還有大類市場的配置形成很大的影響。淨值型產品,從我們的資料監測來看,從今年1月份之後,整個銀行理財行業淨值型產品發行的數量和速度在加快,說明整個行業在政策出臺的預期之下,產品轉型力度在自覺地加強。

近兩年來銀行理財發展比較迅猛的產品,就是寶寶類銀行理財,其實就是現金管理型的理財產品,主要滿足個人客戶的現金管理性的需求,是國有行和股份制銀行推動發展的產品。說明在目前的運作模式下,銀行理財行業不斷借鑒其他資管行業,產品線在不斷地補齊,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創新。

在信託理財方面,整個的信託資產管理規模已經超過了24萬億元,目前是第二大資產管理行業。當然,整個信託行業的結構,這兩年也處於調整過程中,風險事件也在暴露,各家機構不斷地採取風控措施,資產結構不斷地優化。具體來說,財產信託的規模占比上升,管理類的規模占比上升,還有信託行業風險資產率在下降。

集合信託的發展態勢2017年還是比較平穩向好的,包括發行的產品數量。從資產運用領域來說,政信類信託專案的配置是主流,其次是房地產,再次是工商企業信託、證券類信託。這就提到了一個行業的變化趨勢,地方政府融資規模的控制,還有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對整個信託行業的平臺類融資的項目形成了很大衝擊和影響。這是目前我們觀察信託行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信號。

公募基金方面,今年整個的表現比較清楚了,因為權益類市場的行情帶動了指數類的、權益類的基金的良好表現。去年11月開始,債券市場的反轉也沒有完全過去,債券類基金的表現非常不好。

作為我們研究機構來看,在這裡提一個不成熟的觀點,我們反倒認為公募基金未來可能是整個大資管行業發展比較好的行業,有幾個理由,第一個是每一次管道的重塑、技術的發展都會帶來一個行業的變化,基金智投的發展便是應用金融技術模型重塑基金投資的管道。目前來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新的金融技術以及管道的應用,可能會帶來公募基金未來的大發展。從資管新規的導向來看,對公募基金也是鼓勵的。

從保險資管來看,投資收益率在2016年下半年也出現了反轉的信號。而P2P產品也是目前資管新規整治的重點,它的收益出現了相對理性的下跌趨勢。

資管能力最重要的是投研能力

那麼,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目前主要的問題在哪兒呢?

付巍偉表示,第一,缺乏統一的規則和制度,目前“一行三會”、外匯局所發佈的徵求意見稿目的主要在於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缺乏有效需求,主要指的是整個市場不讓投資者承擔風險,而由機構承擔剛性兌付的風險,這個需求其實是被扭曲的,缺乏有效市場需求會阻礙整個行業的發展。我們可以把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分為客戶、產品、機構還有監管這幾個方面,目前在客戶的需求挖掘和機構的產品服務方面,存在著一些模糊不清或者不到位的問題。中國的投資者並不是不能接受有風險的產品,而是不接受有風險但是沒有收益讓渡的產品。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在服務過程中、在銷售過程中、在產品創設過程中,其實是沒有從根本上考慮到他們這些需求的。未來資管機構的競爭力的其中之一表現在這方面。

在論壇上,付巍偉對銀行理財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他說,從銀行理財行業來看,它的特點是什麼呢?具有較高的信譽,投資者方面的聲譽,還有管道方面的強大優勢,在資金佈局方面有天然的優勢。另外一個優勢在於可以通過資金方面的募集優勢進行從容的大類資產配置。但是銀行理財行業的短板就在於制度、人才還有投研能力方面,但是可以通過監管的倒逼、市場的競爭不斷地補齊,新規對資管子公司的設立,為資管業務單獨創設機構,單獨配套人才留下了空間缺口。銀行理財還有信託目前大致是這樣一個態勢。

付巍偉認為,公募基金的發展主要依賴於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資本市場如果能夠正本清源,形成一個比較穩健的發展趨勢,公募基金未來的發展也是穩健可預期。至於保險資管,目前有相當多的機構積累了這方面的優勢,不但是把自己的資金委託給其他資管機構來做,而且自己也成為一個投資機構進行管理,更好發揮自己在長期資源配置方面的優勢。

付巍偉表示,在資管新規之下,未來所有的機構都要回歸本源,最主要的還是打造自己核心的資產管理能力,核心的資產管理能力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還是投研能力。投研能力的建設需要有資料基礎,需要有適用的金融技術模型,需要有寶貴的市場經驗和感覺。如果目前上述方面發展不足,那麼現在就要開始去走、去試,只有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才能不斷地讓自身變得更強大。至於管道和其他方面的優勢,都是各類機構本身的特點所致,資管能力的培育才是未來中國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發展的一個核心的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