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朱坤明:錯誤的情報,親人大臣的不信任,是趙括失敗的主要原因

戰國時的趙國,我最喜歡的名將是李牧,他和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說起趙括這個年輕人,我就會想到三國時的馬謖,丞相諸葛亮的左膀右臂,都是熟讀兵法,講起來口若懸河,

特別有理,連他們最重要的長輩都說不過他們,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失敗後,被冠以紙上談兵的罪名!

我們看歷史,在趙括領兵打仗之前,他身邊的親人和大臣是如何看待他的,他的父親,名將趙奢,說他“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戰爭是很殘酷的事,會死人的,這關係到軍隊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一定要謹慎,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是他父親最擔心的事。我們再來看看他的母親對趙王說“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
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意思是,趙括當上主帥後,和士兵的關係沒有以前那樣親如兄弟,將士們看到他也很害怕。

大臣藺相如“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說的就是趙括帶兵打仗不知變通!

現在大家看到了,趙括的身邊,只有趙王一個人對他信任有加,趙括肯定會士為知己者死,他報答君王的唯一途徑,就是漂亮的打一場勝仗,以發洩被秦軍圍困幾年的恥辱,這都沒有錯,趙括何等英雄霸氣,視死如歸,雖然大家都不信任他,但是他是君王最信任的人,這就夠了。

長平之戰的結果是趙括戰死,白起慘勝,這主要是因為情報的失誤,

這一點,趙括必須負責,這是他的責任,這沒有任何可以值得辯解的理由,搞不清對手是誰,怎麼打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趙括這個年輕人,在知道對手是白起後,沒有慌亂,軍隊沒有潰逃,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他還是懂得隨機應變的!趙括的親人,大臣對他的失敗也要負責。

年輕人有傲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為人處世,謹慎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我一直很尊崇!!!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