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一國討好美國對抗中國,遭遇四招連擊後悔莫及!

為了贏得美國支持,引進先進戰機和航母電磁彈射技術,印度可謂是拼了。在美國需要拿出籌碼的情況下,印度不顧自身利益可能造成損失的情況下,在洞朗地區直接越界妨礙中國修路激化矛盾,

於此同時印度還試圖將巴基斯坦恐怖主義國際化來阻止“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等等。

印度錯誤的認為,中國不會在印度小打小鬧的滋事上過於在意,這樣既能達成討美國歡心的目的,又能取得國內民眾支援轉移國內矛盾的目的。

可是這次印度錯了,中國早已不是過去那個忍辱負重的舊中國,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已經成為我們基本的底線。更為重要的5000年文化積澱不是說說而已的,在謀略上能給中國玩的還真不多。

中國四連擊來了。一是拿下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99年的經營權,

牢牢站穩印度洋;二是洞朗地區建設穩步推進,據悉已經有較大型的駐訓基地,數十座建築、300輛軍車、駐軍已達1800人;三是幫助巴基斯坦生產五代戰機;四是讓尼泊爾成為堅定夥伴。這四招可謂招招到位,招招點到印度痛處,莫迪真是沒想到。

對於印度來說,聰明反被聰明誤,美國只是想利用印度而已,並不想把自己最核心的技術出售給印度。印度雖然按照美國意圖進行了滋事,可是美國的承諾多數成了空頭支票,這讓印度真的很尷尬,失去了中國這個最有利的合作夥伴,同時又沒能從美國得到相應的好處,可謂是雙輸局面。

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從來都是先禮後兵、後發制人,這種國策客觀需要中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威懾能力,始終以自己的能力和意志展示,壓制敵人的冒險衝動,把戰爭消滅在萌芽之中。設想,如果沒有南海的海空實兵實彈大演習嚴陣以待;沒有一眼望不到頭的導彈火箭炮的鋼鐵洪流入藏枕戈待旦;沒有海軍和空軍輪番以“單打、雙打、混合打”碾壓日本、越南;沒有厲兵秣馬以戰止戰的堅定決心和勇氣,

那麼軍人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外交官在談判桌上更要不回來。

自古弱國無外交,只有在強大的軍事能力和意志品質基礎上,外交、經濟手段方能真正湊效,當年偉人提出“要把敵人消滅在出發地”的戰略威懾指導思想,在當下依然具有廣闊的全域視野和前瞻性。今天,我們真正擁有了這樣的能力!反之如果內心弱小,給你什麼武器也沒用。畢竟,不會先發制人,永遠不會取得戰略優勢。

在當下依然具有廣闊的全域視野和前瞻性。今天,我們真正擁有了這樣的能力!反之如果內心弱小,給你什麼武器也沒用。畢竟,不會先發制人,永遠不會取得戰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