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表達愛意最好的方式,只有這兩個字而已

王菲在2017年“幻樂一場”演唱會上唱功下降,跑掉走音,

龔琳娜如實分析,遺憾其荒廢天賦,反遭一大票粉絲攻擊“沒有作品,你行你上”;胡彥斌後來也舉例分析了為什麼現場和直播效果差別大,從技術角度力挺天后;孫燕姿則更直接,一條“王菲是我永遠的偶像”簡明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後來網友起哄讓高曉松老師做點評,高曉松到底是高曉松,他說,“哈哈,我還沒來得及看。”

吳亦凡2016年赴加拿大約炮,聊天記錄和照片音訊被女生曝光到網路,

騙炮鐵證如山。本以為這下當紅流量小生應該徹底人設崩塌了,結果很多女生說大呼人生不公平,“為什麼不來睡我呀。”

但以上兩件事,如果把王菲換成汪峰,把吳亦凡換成黃海波,效果就不一樣了。人生中有些事情就是這麼無可奈何(攤手),大家喜愛王菲,無論她做了什麼,無論她唱成什麼樣,大家都奉她為天后不可撼動,大家喜歡吳亦凡,哪怕他做了一些“出格”的事,

網友也覺得年輕人血氣方剛,很正常嘛。

這種境況並不難理解,回想一下,讀小學的時候,同樣都是淘氣鬼,但是那些長得更漂亮的孩子,註定要少挨一些罵,多獲得一些糖果;長大了上班了,大家都一樣加班加點賣力工作,但是那些善於左右逢源溜鬚拍馬的人,總是更得領導賞識;甚至同樣是為人子女,那些愛撒嬌會討巧的,也會格外得到一些親吻和關愛。

在以上這些時刻,

就是沒有什麼公平正義可言的。任憑你再努力再優異,也無法左右結果。任你孫悟空火眼金睛七十二變,唐僧還是喜歡好吃懶做的豬八戒。你也無法指責對方有失客觀,或者是指責了也無濟於事,因為偏愛就是一件毋庸置疑而又無法控制的事。

當然我說這些並沒有想批判誰的意思,相反,我是羡慕他們。如果可以,誰不想做那個被人偏愛的人啊,說錯了話不用陪著小心楚楚可憐,

總會有人替自己解圍,做錯了事不用心懷忐忑連連道歉,也總有人幫忙兜著。

可以肯定的是,愛的最高形式,就是偏愛。偏愛有時候會淩駕于原則、道義、公正之上,是感性大於理性的表現,偏愛的人愛令智昏,被偏愛的人有恃無恐,想要衡量一個人有多愛你,某種程度上,可以參看他偏愛你的程度。

我好朋友老楊,是個活得特有秩序感的女孩,伴有輕微的歸納癖和潔癖。她的襪子只有黑白兩色,她的書都包著藍色的書皮,她電腦裡所有的資料夾,都按照功能用途分門別類,桌面只放“我的電腦”和“回收站”,有一次有人用她的電腦寫了篇論文,寫好後直接扔在桌面上忘了拷走,她氣的直發抖;她每次出去見人前都要洗澡,床單被罩每週一換,有人坐她的床,她勢必火冒三丈。同窗四年來,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被她罵過。

但她唯獨沒有罵過我。

她不罵我當然不是因為我乖巧懂事從沒冒犯過她,我和她是兩個截然相反的物種,我這人活得沒什麼規律,平常也離經叛道,穿兩隻不同襪子去上學的事兒也幹得出來,所以我還真的沒少惹她:她剛洗好澡,我就朝她打噴嚏;她坐在圖書館學習,我在她的書皮上畫小人,她在床上玩電腦,我穿著髒衣服蹭到她腳邊。所有這些最令她討厭的事,我都做過,但她從沒朝我發過火。有次我鬧著說:“其實你脾氣一點都不壞誒”,她輕歎一口氣:“也就是對你吧。”

那一刻,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念她的友情溫柔,也從此明白,她不罵我,是因為在她心裡,我終究和別人不同。朋友我交的多了,給別人一顆糖也給順手給我一顆的比比皆是,但是老楊,是會只對我好的那個人。

偏愛有時候就等同一種特權,讓你知道自己對於對方的特殊性,從而確定對方的真情意。

曾經我確定一個男孩兒喜歡我,也是透過類似的小細節。

有一年夏天,班上男生特流行騎自行車,某天傍晚他正準備騎車回家,幾個女生在校門口看到他的車子,嘰嘰喳喳圍著他講話。

這情景恰巧被我撞到了,於是也跑過去湊熱鬧:“哇,好想試試啊”,“好啊,你試吧。”他特爽快地把車子往我這邊一推,順便還幫我把座位調到了最低。

旁邊的女生立即起哄:“到底是pp啊,我們求了半天,人家都嫌調座位麻煩,哎,走了走了……”

然後我看見他在一陣起哄中紅了臉,一邊推眼鏡一邊解釋道:“不是,這不她小嘛。”

後來,我們水到渠成走到一起。他心愛的球鞋,別人不小心碰一下他都要咒駡,但偏允許我踩著玩兒,他沉迷遊戲,但只要我餓了,他立馬出現在我身邊,還會陪我去上他最討厭的英語課,吃我最愛而他最怕的麻辣鴨頭,那是這段戀情的巔峰時刻,我因為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他寵愛我,因此覺得自己春風得意馬蹄疾,天下第一美少女。

但凡事不可能一路走高,總有波峰波谷,感情也一樣。到了後來,我戴著他的手錶洗手,他會在一旁提醒,“下次還是摘下來吧,總這樣錶盤都弄髒了”。我們兩個在馬路邊吵架,我氣急了罵髒話,他一臉無奈:“我真的很不喜歡女生這樣講話。”

也不能由此就判斷他不愛我了,那時我們還會互相關心,只不過不知不覺中,他不再允許我做他不喜歡的事了,我的特權漸漸被削弱,我的豁免權漸漸被收回。他待我越來越稀鬆平常,我們的吵架也越來越家常便飯。到最後,就像大家猜到的那樣,我們實在堅持不下去,分道揚鑣了。

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偏愛”這個詞,只在分手的時候說,“你對我和別人越來越沒差了”。現在想想這句話,仍然不覺得自己矯情。在感情裡,我一直是個寧折不彎的女戰士,秉承的是不夠愛了就散了的原則。

或許因為從小到大嘗過太多次被偏愛的滋味,所以對偏愛幾乎有一種執念,總覺得這世間平凡而普通的愛太多,我今天去小飯館吃飯點了雪碧,明天老闆娘說雪碧沒有了,大家就換可樂,沒什麼挑剔的。但偏愛不一樣,偏愛是夏日燒烤時必須搭配的冰啤酒,是冬天煮火鍋時必須點的西瓜汁,是非你不可的執著與堅持,是少了你便覺得時光虛度的失落與頹唐。

做人嘛,就不要做隨時可以被替代的雪碧和可樂,千篇一律有什麼意思。要做就做別人千呼萬喚的西瓜和啤酒,被人放在心尖上惦記。所以有生之年,我願拿所有換偏愛,浩瀚世界,撒潑耍混,隨意犯錯,哪怕被全世界拒之門外,只要一回頭,你還在。

床單被罩每週一換,有人坐她的床,她勢必火冒三丈。同窗四年來,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被她罵過。

但她唯獨沒有罵過我。

她不罵我當然不是因為我乖巧懂事從沒冒犯過她,我和她是兩個截然相反的物種,我這人活得沒什麼規律,平常也離經叛道,穿兩隻不同襪子去上學的事兒也幹得出來,所以我還真的沒少惹她:她剛洗好澡,我就朝她打噴嚏;她坐在圖書館學習,我在她的書皮上畫小人,她在床上玩電腦,我穿著髒衣服蹭到她腳邊。所有這些最令她討厭的事,我都做過,但她從沒朝我發過火。有次我鬧著說:“其實你脾氣一點都不壞誒”,她輕歎一口氣:“也就是對你吧。”

那一刻,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念她的友情溫柔,也從此明白,她不罵我,是因為在她心裡,我終究和別人不同。朋友我交的多了,給別人一顆糖也給順手給我一顆的比比皆是,但是老楊,是會只對我好的那個人。

偏愛有時候就等同一種特權,讓你知道自己對於對方的特殊性,從而確定對方的真情意。

曾經我確定一個男孩兒喜歡我,也是透過類似的小細節。

有一年夏天,班上男生特流行騎自行車,某天傍晚他正準備騎車回家,幾個女生在校門口看到他的車子,嘰嘰喳喳圍著他講話。

這情景恰巧被我撞到了,於是也跑過去湊熱鬧:“哇,好想試試啊”,“好啊,你試吧。”他特爽快地把車子往我這邊一推,順便還幫我把座位調到了最低。

旁邊的女生立即起哄:“到底是pp啊,我們求了半天,人家都嫌調座位麻煩,哎,走了走了……”

然後我看見他在一陣起哄中紅了臉,一邊推眼鏡一邊解釋道:“不是,這不她小嘛。”

後來,我們水到渠成走到一起。他心愛的球鞋,別人不小心碰一下他都要咒駡,但偏允許我踩著玩兒,他沉迷遊戲,但只要我餓了,他立馬出現在我身邊,還會陪我去上他最討厭的英語課,吃我最愛而他最怕的麻辣鴨頭,那是這段戀情的巔峰時刻,我因為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他寵愛我,因此覺得自己春風得意馬蹄疾,天下第一美少女。

但凡事不可能一路走高,總有波峰波谷,感情也一樣。到了後來,我戴著他的手錶洗手,他會在一旁提醒,“下次還是摘下來吧,總這樣錶盤都弄髒了”。我們兩個在馬路邊吵架,我氣急了罵髒話,他一臉無奈:“我真的很不喜歡女生這樣講話。”

也不能由此就判斷他不愛我了,那時我們還會互相關心,只不過不知不覺中,他不再允許我做他不喜歡的事了,我的特權漸漸被削弱,我的豁免權漸漸被收回。他待我越來越稀鬆平常,我們的吵架也越來越家常便飯。到最後,就像大家猜到的那樣,我們實在堅持不下去,分道揚鑣了。

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偏愛”這個詞,只在分手的時候說,“你對我和別人越來越沒差了”。現在想想這句話,仍然不覺得自己矯情。在感情裡,我一直是個寧折不彎的女戰士,秉承的是不夠愛了就散了的原則。

或許因為從小到大嘗過太多次被偏愛的滋味,所以對偏愛幾乎有一種執念,總覺得這世間平凡而普通的愛太多,我今天去小飯館吃飯點了雪碧,明天老闆娘說雪碧沒有了,大家就換可樂,沒什麼挑剔的。但偏愛不一樣,偏愛是夏日燒烤時必須搭配的冰啤酒,是冬天煮火鍋時必須點的西瓜汁,是非你不可的執著與堅持,是少了你便覺得時光虛度的失落與頹唐。

做人嘛,就不要做隨時可以被替代的雪碧和可樂,千篇一律有什麼意思。要做就做別人千呼萬喚的西瓜和啤酒,被人放在心尖上惦記。所以有生之年,我願拿所有換偏愛,浩瀚世界,撒潑耍混,隨意犯錯,哪怕被全世界拒之門外,只要一回頭,你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