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8年大豆價格預測:大豆多少錢一斤?會暴漲嗎?(附最新行情)

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歷史,中國各地均有栽培,亦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那麼2018年大豆多少錢一斤?會暴漲嗎?下面為大家整理2018年大豆價格預測。

2018年後大豆價格預測

從2000年以來,豆類大牛市出現的時間節點分別是:2004年、2008年和2012年,至於2018年是否會出現大牛市(我們所定義的大牛市是:2018年美豆價格的最高點要超過2012年的最高點),我們認為最主要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種植面積和單產情況。

種植面積方面,如果2017年大豆價格持續低迷,

那麼2018年全球大豆種植面積有望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還不得而知,因為2017年全球大豆種植面積預計將會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如果2018年種植面積雖然同比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那麼大牛市的概率就會下降;如果2018年種植面積大幅下降,那麼大牛市的概率就會上升。對於2018年種植面積的預期,2017年12月-2018年2月左右,市場將會對美豆種植面積有所預期,2018年3月底USDA首次種植面積意向報告中將會使之偏向于明朗化。
單產情況方面,主要關注2018年1季度,南美大豆單產是否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而造成南美大豆減產;2018年3季度,美國大豆單產是否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從而造成美國大豆減產。如果這兩個因素同時具備,那麼2018年有望迎來大牛市(2012年的大牛市形成的原因就是上半年南美減產,下半年美國減產);如果上述條件均不具備,那麼大牛市到來的時間只能往後推遲。

大豆最新行情一度給人以錯覺:在9到10月份,品質好的大豆每斤收購價達到了2塊錢,普通的大豆也在1塊7毛錢左右,很多農民樂開了花——第一大豆的產量高,第二它的價格好,改種大豆算種對了。

然而,這種高興僅僅維持了半個月左右,大豆種植戶發現:大豆的價格不僅下來了,而且貿易商收購的積極性也是不高。年關將至,新一輪的售糧時間到來,

疲軟的行情給了種植戶不小的壓力。大豆市場怎麼了?行情降溫“寒潮”為什麼會悄然到來呢?

大豆價格在一段時間裡出現了價格的上漲,行情好于往年,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宇新認為,主要有著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因素是,天氣影響了南方產區大豆的品質。

賀宇新:南方大豆在上市初期受災了,剛上市時南方好的貨源很少,大部分是飼料糧,品質不太合格,無法作為食品加工使用,

價格就出現了小幅的上行。

第二個原因是,中儲糧的輪儲收購帶動了市場的積極性。

賀宇新:因為中儲糧在東北進行大豆輪換收購,第一批剛收的時候,東北大豆出現了上漲。因為很多銷區的客戶都有一個心理,買漲不買跌,大豆價格上漲,怕價格出現連續的上漲,就多備一些貨,糧商也到東北進行了集中採購。

這兩個因素,導致國產大豆在一段時間裡出現了好的行情,然而,很多種植戶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好的行情就已經結束了——收購的價格基本上維持在每斤1塊6毛至1塊7毛之間,農戶從開心到感受到壓力,僅僅也就半個月的時間。

問題是,大豆行情迅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股“冷空氣”,為何來的如此強烈呢?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認為,供大於求是其中的基本因素。

梁勇:因為今年大豆總體的產量非常理想,今年產量跟去年比有大幅的提升,國內供應目前比較充足,從下游來看,整體的需求不是特別理想。

東北產區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占整個市場供應的70%以上。今年新豆上市時,南方大豆雖然出現了災害影響品質的情況,但是東北大豆的品質卻非常好,中儲糧啟動輪儲收購的速度也非常快,很多庫容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補充,在下游需求不是特別旺盛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賣糧難的問題,隨之大豆的行情表現就變得比較弱勢。此外,國內大豆的銷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福建、四川、江西、雲南,貴州等地,由於進口大豆在成本、產油率等方面存在優勢,分析師梁勇認為,國外大豆也衝擊了國產大豆的市場。

梁勇:從南方銷區來看,一方面是之前市場有備貨補庫的過程,之後有進口大豆替代的衝擊。從國際來看,國際上的大豆價格走勢也不是特別強,也是震盪偏弱,低位運行的狀況,國際市場的偏差會導致進口的成本維持偏低的水準,致使東北產區出現了市場疲弱的狀況。

根據記者的採訪,目前多數種植戶手裡存有大量的大豆,他們面臨的選擇是,年前賣還是年後賣。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認為,如果非要選擇一個時間,年後賣效益稍微好一些。

梁勇:就目前市場環境來看,春節前還有售糧的小高峰,包括春節後,還有賣糧的週期,今年整體的產量充足,我個人覺得在春節前後,大豆價格反彈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價格不會一直維持目前的水準,我覺得會在春節後賣糧小高峰結束之後,國產大豆庫存變少,價格將會有所回升。

由於豆粕、豆油的原料大豆目前多是採用進口大豆,因此兩項產品的走勢不能作為研判大豆未來走勢的依據,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宇新認為,種植戶預判賣點還得按照最土的方法,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看貿易商的態度。

賀宇新:農戶賣糧,一般是直接賣給貿易商,或者賣給中間商販,如果貿易商主動抓貨,而且比較積極,這個情況出現有可能是行情就要起來了,如果農戶主動賣糧,但是貿易商並不太願意收,那就證明行情並不是很好,因為貿易商也是尋求利潤的,沒有利潤他們就不願意收。

賀宇新認為,明年貿易商多了,就是種植戶賣糧的時候。

怕價格出現連續的上漲,就多備一些貨,糧商也到東北進行了集中採購。

這兩個因素,導致國產大豆在一段時間裡出現了好的行情,然而,很多種植戶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好的行情就已經結束了——收購的價格基本上維持在每斤1塊6毛至1塊7毛之間,農戶從開心到感受到壓力,僅僅也就半個月的時間。

問題是,大豆行情迅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這股“冷空氣”,為何來的如此強烈呢?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認為,供大於求是其中的基本因素。

梁勇:因為今年大豆總體的產量非常理想,今年產量跟去年比有大幅的提升,國內供應目前比較充足,從下游來看,整體的需求不是特別理想。

東北產區是我國大豆的主產區,占整個市場供應的70%以上。今年新豆上市時,南方大豆雖然出現了災害影響品質的情況,但是東北大豆的品質卻非常好,中儲糧啟動輪儲收購的速度也非常快,很多庫容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補充,在下游需求不是特別旺盛的情況下,就出現了賣糧難的問題,隨之大豆的行情表現就變得比較弱勢。此外,國內大豆的銷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福建、四川、江西、雲南,貴州等地,由於進口大豆在成本、產油率等方面存在優勢,分析師梁勇認為,國外大豆也衝擊了國產大豆的市場。

梁勇:從南方銷區來看,一方面是之前市場有備貨補庫的過程,之後有進口大豆替代的衝擊。從國際來看,國際上的大豆價格走勢也不是特別強,也是震盪偏弱,低位運行的狀況,國際市場的偏差會導致進口的成本維持偏低的水準,致使東北產區出現了市場疲弱的狀況。

根據記者的採訪,目前多數種植戶手裡存有大量的大豆,他們面臨的選擇是,年前賣還是年後賣。銀河期貨分析師梁勇認為,如果非要選擇一個時間,年後賣效益稍微好一些。

梁勇:就目前市場環境來看,春節前還有售糧的小高峰,包括春節後,還有賣糧的週期,今年整體的產量充足,我個人覺得在春節前後,大豆價格反彈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價格不會一直維持目前的水準,我覺得會在春節後賣糧小高峰結束之後,國產大豆庫存變少,價格將會有所回升。

由於豆粕、豆油的原料大豆目前多是採用進口大豆,因此兩項產品的走勢不能作為研判大豆未來走勢的依據,卓創資訊分析師賀宇新認為,種植戶預判賣點還得按照最土的方法,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看貿易商的態度。

賀宇新:農戶賣糧,一般是直接賣給貿易商,或者賣給中間商販,如果貿易商主動抓貨,而且比較積極,這個情況出現有可能是行情就要起來了,如果農戶主動賣糧,但是貿易商並不太願意收,那就證明行情並不是很好,因為貿易商也是尋求利潤的,沒有利潤他們就不願意收。

賀宇新認為,明年貿易商多了,就是種植戶賣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