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潘麟先生:《〈瑜伽經〉直解》(連載三十五)

編者按:

有“印度的《論語》”之稱的《瑜伽經》,《瑜伽經》約誕生於西元前二世紀至紀元之間的印度,作者是瑜伽之父、聖哲帕坦伽利(Patanjali)。相傳帕坦伽利擷取同時代和此前各流派瑜伽學說之精義以教授弟子,

他的弟子們複將其教導記錄並結集而成此經。

國內漢文版《瑜伽經》有多個譯本,當前公認最完備的漢譯和最系統而透徹的注解是當代著名生命學家、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皇冠瑜伽傳承人潘麟先生撰寫的《〈瑜伽經〉直解》(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出版)。

潘麟先生注解《〈瑜伽經〉直解》在“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專欄連載中,敬請關注。

龜息與胎息

2.49 With effort relaxing, the flow of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can be brought to a standstill; this is called breath regulation.

2.49 (隨著身心內外)不斷深入的放鬆,呼吸會變得很深細(而不再對身心的放鬆和寧靜構成干擾),甚至會出現呼吸(長時間)的中止(即進入到龜息或胎息狀態)。

人的呼吸越是深長,就越是能讓心靈平靜放鬆下來。反之亦然,心靈越是放鬆,呼吸就越是深長。科學家測試過很多次,

瑜伽士在禪修時的身體處於新陳代謝最低的狀態,大腦活動也處於非睡眠情況下的最低狀態。對於某些瑜伽修行有素者,他們可以達到讓呼吸和心跳幾乎或正式停止。這就是龜息或胎息——像烏龜或胎兒那樣呼吸,即長時間地不呼不吸,出現息住(呼吸停止)、脈住(心跳停止)或念住(心中空靈)等特異現象。

2.50 As the movement patterns of each breath-inhalation, exhalation, lull-are observed as to duration, number, and area of focus, breath becomes spacious and subtle.

2.50 調息就是始終留意(持續觀察)呼吸,逐漸將呼吸的頻率降低,將原有的粗重呼吸調節到流暢深長,

以及將(常人的)胸式呼吸逐步調節成腹式呼吸。

此節經文仍然是闡述調息,即如何調節呼吸。

2.51 The fourth as realization dawns, the transcending between breathing in and out falls away.

2.51 (印度瑜伽哲學將意識的存在狀態分為四類:沉睡、夢境、清醒和開悟。)開悟(即意識的第四狀態)的曙光即發生於對呼吸(業已達到深長順暢或達到龜息、胎息)的超越之際。

引發開悟的方式有千萬種,可謂法無定法。“開悟的曙光即發生於對呼吸的超越之際”,這只是引發開悟的若干種方式方法之一。

但切記,此途徑不是引發開悟的唯一方式!

2.52 Then the veil lifts from the mind’s luminosity.

2.52 (常人粗重的身體和淺亂的呼吸是獲得生命終極覺醒的兩大主要障礙,經過上述調身與調息的修行後,它們便不再成為障礙。此時)遮蔽心靈內在光明的面紗便會除去。

心靈內在的光明就是先天的本性。本性的諸多特性之一就是光明性,光明又名般若或智慧。這個般若就是瑜伽學說裡的“真心”或“本心”。平時的這個思慮之心叫妄心或經驗之心。如何從我們的妄心或經驗之心中將那個般若真心顯現出來呢?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對呼吸的超越之際”。此處需要說明一下的是,經文“對呼吸的超越”更多的是意指超越生死之際。因為呼吸直接關涉生死。經文“對呼吸的超越”既指呼吸本身,也意指生死。當我們實實在在地超越呼吸和生死之際(即真實地放下生死),即是真心呈現之時,“遮蔽心靈內在光明的面紗便會除去。”

2.53 And the mind’s potential for concentration is realized.

2.53 同時,心靈潛在的能力(即禪定力、悟性、覺察力)便會出現。

禪定力、悟性和覺察力等,全部來自本性內含之力量。這個力量創生宇宙一切,也創生心靈的力量。這種源自心靈的力量,不同的文化傳統稱呼也不同,西方呼之為“上帝的力量”“神力”或“信仰的力量”,佛家稱之為“般若力”“佛力”或“法力”,儒家則統稱為“德性之力”或“生力(生生不已之力)”。這些力只是一種力而已,即本性內含之力,它是天地一切力量的源頭,即俗稱的“宇宙創造力”。“遮蔽心靈內在光明的面紗便會除去”,即與宇宙(的創造力)同體,與大化同流,參天地,贊化育。

2.54 When consciousness interiorizes by uncoupling from external objects, the senses do likewise; this is called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2.54 當從外界和感官對我們的干擾和糾纏中撤離出來時,我們即進入到意識(生命)的深處(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上節經文闡述的是八支瑜伽之——“制感”,即控制感官。印度有一民諺曰:“我們為什麼不能認清自己?那是因為我們的五官都是對外長的。”制感就是“從外界和感官對我們的干擾和糾纏中撤離出來”,如此,“我們即進入到意識的深處(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瑜伽經〉直解》的作者:潘麟先生

2.55 Then the senses reside utterly in the service of realization.

2.55 從此,諸感官就會徹底地為最終者或最高者(即本性)服務。

豈止是感官,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那個“最終者或最高者(即本性)”的化現。眼因本性而能視,耳因本性而能聽,口因本性而能言,手腳因本性而能動。我們的一切都因有本性而成其為一切。只因自我鳩占鵲巢,強佔身心為己有,以致錯誤地認為,身心因有自我而能成其為身心,故身心成了為自我服務的工具。瑜伽的修行就是打破和超越自我,讓身心再度恢復回來,成為“最終者或最高者(即本性)”的工具而為其服務。基督教稱此為“道成肉身”;瑜伽稱此為“聖廟”——每個人的身體就是神的最好的廟宇,也即每個人都是神性的最佳顯化器,神性借由我們的身心和感官彰顯出來。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說,我們人類呀,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一個粗重的身體。這個身體呀,是所有問題和麻煩的根源。如果沒有這個身體在,那不是什麼麻煩都沒有了嗎?

老子只說到這個身體給人們帶來痛苦和煩惱的一面,卻沒有說明,這個身體也是“神的廟宇”,是上帝的工具,是本性的顯化器,是生命的載體,是般若的化現。我們這個身體是創造者最完美的傑作,是意識最完美的開花。真善美都需通過我們的這個小小的身心來表達和彰顯它們,可見我們的這個小小的身軀是如此的偉大而神聖。未成道之前,我們需要此身來修行,如無此身,怎麼修行呢?證悟之後,我們更是需要此身來彰顯神聖,呈現實相,享受生命,傳承文明,開創未來等等之偉大的事業。

沉迷之時,身體和感官為自我和欲望服務。修行之時,身體和感官為成長服務。證悟之後,身體和感官為行道和弘道服務,即為“最終者或最高者服務”。

潘麟先生注解《〈瑜伽經〉直解》(連載三十五)

經文“對呼吸的超越”既指呼吸本身,也意指生死。當我們實實在在地超越呼吸和生死之際(即真實地放下生死),即是真心呈現之時,“遮蔽心靈內在光明的面紗便會除去。”

2.53 And the mind’s potential for concentration is realized.

2.53 同時,心靈潛在的能力(即禪定力、悟性、覺察力)便會出現。

禪定力、悟性和覺察力等,全部來自本性內含之力量。這個力量創生宇宙一切,也創生心靈的力量。這種源自心靈的力量,不同的文化傳統稱呼也不同,西方呼之為“上帝的力量”“神力”或“信仰的力量”,佛家稱之為“般若力”“佛力”或“法力”,儒家則統稱為“德性之力”或“生力(生生不已之力)”。這些力只是一種力而已,即本性內含之力,它是天地一切力量的源頭,即俗稱的“宇宙創造力”。“遮蔽心靈內在光明的面紗便會除去”,即與宇宙(的創造力)同體,與大化同流,參天地,贊化育。

2.54 When consciousness interiorizes by uncoupling from external objects, the senses do likewise; this is called withdrawal of the senses.

2.54 當從外界和感官對我們的干擾和糾纏中撤離出來時,我們即進入到意識(生命)的深處(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上節經文闡述的是八支瑜伽之——“制感”,即控制感官。印度有一民諺曰:“我們為什麼不能認清自己?那是因為我們的五官都是對外長的。”制感就是“從外界和感官對我們的干擾和糾纏中撤離出來”,如此,“我們即進入到意識的深處(而了知存在或本性之真相)。”

《〈瑜伽經〉直解》的作者:潘麟先生

2.55 Then the senses reside utterly in the service of realization.

2.55 從此,諸感官就會徹底地為最終者或最高者(即本性)服務。

豈止是感官,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那個“最終者或最高者(即本性)”的化現。眼因本性而能視,耳因本性而能聽,口因本性而能言,手腳因本性而能動。我們的一切都因有本性而成其為一切。只因自我鳩占鵲巢,強佔身心為己有,以致錯誤地認為,身心因有自我而能成其為身心,故身心成了為自我服務的工具。瑜伽的修行就是打破和超越自我,讓身心再度恢復回來,成為“最終者或最高者(即本性)”的工具而為其服務。基督教稱此為“道成肉身”;瑜伽稱此為“聖廟”——每個人的身體就是神的最好的廟宇,也即每個人都是神性的最佳顯化器,神性借由我們的身心和感官彰顯出來。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的意思是說,我們人類呀,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一個粗重的身體。這個身體呀,是所有問題和麻煩的根源。如果沒有這個身體在,那不是什麼麻煩都沒有了嗎?

老子只說到這個身體給人們帶來痛苦和煩惱的一面,卻沒有說明,這個身體也是“神的廟宇”,是上帝的工具,是本性的顯化器,是生命的載體,是般若的化現。我們這個身體是創造者最完美的傑作,是意識最完美的開花。真善美都需通過我們的這個小小的身心來表達和彰顯它們,可見我們的這個小小的身軀是如此的偉大而神聖。未成道之前,我們需要此身來修行,如無此身,怎麼修行呢?證悟之後,我們更是需要此身來彰顯神聖,呈現實相,享受生命,傳承文明,開創未來等等之偉大的事業。

沉迷之時,身體和感官為自我和欲望服務。修行之時,身體和感官為成長服務。證悟之後,身體和感官為行道和弘道服務,即為“最終者或最高者服務”。

潘麟先生注解《〈瑜伽經〉直解》(連載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