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觀察: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重要突破口

即便中國新能源汽車已是國際第一梯隊,保有量約180萬輛,產銷躍居全球第一,但目前在中國汽車工業產銷量占比卻不足3%,可見汽車工業新能源化進程路漫漫兮!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國家、地方政策的穩定有序、合規合理的引導支援,

同時還需要更多的市場切入口。

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及推廣應用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首先分享一組資料推演:如果能實現考試中心車輛實現10%新能源汽車更替,將是3000輛新能源汽車應用,將輻射帶動70000輛新能源汽車應用,培養新能源汽車學員3500000人,若能實現10%新駕駛員轉化為新能源汽車終端客戶即為350000輛!若新能源汽車駕考能覆蓋3000萬新駕駛員,

按照10%計算即為300萬輛。由此帶來的產業推動效益及社會價值一目了然。

中國汽車新能源化之路很漫長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為國家安全戰略。

一方面是為減少對石油資源依賴和消耗,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及中國低碳承諾實現(2020年實現碳強度降低40%-45%目標);

另一方面,中國汽車工業核心技術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落後30-50年,與其燃油汽車紅海中進行追趕,

倒不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彎道超車,實現中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7年產銷或可達到80萬輛,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180萬輛。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國際第一梯隊,

有望成為全球最大贏家。

按照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量規劃,2020年達到500萬輛左右,到2030年會實現8000萬輛。按照2017中國汽車產業產銷資料,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產銷總量占比不足3%,可見新能源汽車發展及推廣應用之路還很漫長。

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多個突破口

日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指出,動力電池技術和充電的便利程度是電動汽車能否普及的關鍵所在。

普通消費者談及目前新能源汽車(特指純電動汽車)應用,對其新能源汽車體驗及操控均表示滿意,但“充電設施不完善”、“充電時間太長”、“續航里程太短”、“成本較高”等問題是市場的主要回饋。從新能源汽車運營推廣人士處獲悉,考慮到充電便利、充電時間及續駛里程可控等方面,公共運營類車輛及其他有著相對固定路線場景的車輛應該是新能源汽車商業化並廣泛推廣應用的主要突破口,

比如物流車、公交類客車、中斷途客運專線、場景內擺渡/轉運車等等。

談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首先我們會想到這些場景,政府機關用車配用新能源汽車,山西太原計程車純電動化,深圳公交純電動化,成都物流車車純電動化並放開路權,長安“香格里拉計畫”並宣佈2025年將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北汽2020年在北京市全面停售乘用車並2025年在中國境全面停停止產銷燃油乘用車。

新能源汽車發展一方面需要國家及各省市地方政府的穩定有序、合規合理的引導支持;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及推廣應用需要更多的突破口,根據技術發展階段逐步提供符合市場需求或特定場景細分市場車輛,爭取早日實現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商業化。

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04億輛,其中汽車2.0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71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28億人。

按照歐美發達國家車輛保有量與人口總數占比為約50%,結合中國國情按30%比例計算仍餘3億人的駕駛培訓需求。根據全國駕培市場最新調研資料顯示,全國共計16743所駕校,每年培養駕駛員3000萬余人,教練車達750000輛左右,其中考試中心用車30000輛。

數據推演:如果能實現考試中心車輛實現10%新能源汽車更替,將是3000輛新能源汽車應用,將輻射帶動70000輛新能源汽車應用,培養新能源汽車學員3500000人,若能實現10%新駕駛員轉化為新能源汽車終端客戶即為350000輛!若新能源汽車駕考能覆蓋3000萬新駕駛員,按照10%計算即為300萬輛。由此帶來的產業推動效益及社會價值一目了然。

通過走訪各地駕校調研交流,新能源汽車對於駕培機構綜合運營成本及學員學車通過率都有明顯優勢,學員可以享受智慧化學車體驗及用車購車方面增值服務。我們認為,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結合駕培車輛需求調研及新能源汽車特性分析匯總如下:

1、普通老百姓重點關切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及續航兩大問題在駕培及考場特定場景內可得到有效規避。

關於續航,駕考場地用車按照每天需求50-100Km,而主流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均在150以上,實現充電一次可行駛2天以上。關於充電時間及便利性,快充約2小時,利用休息空隙即可補電續航;慢充則8小時以上,對於駕校場景可採取白天用車夜間充電。另運營車輛集中,無論快充慢充裝置設施,充電設施建設及資源利用更加合理。

2、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非常低,駕培機構運營經濟效益顯著。

從能耗費用、維護保養、保險、購置成本資金佔用等方面綜合計算,新能源汽車比燃油教練車節省約30000元/年/輛。

3、運營場景基本固定,路況簡約,工況簡單,整車性能品質實現更容易保障。

駕培及考試用車速度較低,科二場地5-10Km/h,科三約40Km/h,另在場地可靈活補電,輕載運行且動力裝置系統淺充淺放,“三電”系統的功能特性及使用壽命將得到更長保障。

4、車輛運營集中,便於售後網點建設及服務保障開展。

全國共計16743所駕校,各省市地區駕校分佈相對集中,車輛運營管理相對規範,便於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平臺對於車倆運營狀態管控,便於車企售後服務工作開展並為駕培機構提供及時高效服務。

5、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陣地前移,從源頭培養轉化終端客戶,准車主大資料精准採集,並可學車過程升級轉化為鑒車、購車及推廣行動,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推廣應用。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角度,駕培行業是可以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的第一切入點。

若駕駛培訓及考試服務領域用車採用新能源汽車,社會認知及信心必然增強;以零成本或者低成本從源頭培養轉化終端客戶,從駕駛員培訓環節開始,提供新駕駛員新能源汽車學車體驗,引導新能源汽車消費理念並引導轉換為新能源汽車購車行動,助力新能源汽車全面推廣應用並實現產業發展良性迴圈。

6、據調查研究表明,駕培機構作為運營單位對於學車通過率及綜合運營成本最為關注;駕校購車主要基於“符合考試中心車型”、“耐用性”、“運營成本”、“安全性”、“節能性”及“保養成本”及互聯網思維的“可複製”等方面。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於2017年11月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式提交《關於推廣新能源考試車、教練車,促進節能減排的建議書》,建議推廣新能源考試車、教練車,推動各地管理部門和駕培機構對新能源車在考試場、訓練場的投入使用,促進節能減排。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轉型已步入快車道,駕培行業轉型已是趨勢使然,也希望獲得國家政策方面引導支持!

對於運營成本及學車通過率方面,以純電動教練車為例,能耗及運營綜合節省約25000-30000元/年/輛。只要純電動教練車操控感及功能特性與傳統車一致並能與考試中心用車匹配,通過率必定有保證並學車體驗更佳;如能輔以智慧教學系統,實現規範化、標準化教學,學員更能享受輕鬆愉悅學車取證過程。

7、新能源汽車助推駕培產業智慧網聯工作,有利於駕培機構經營擴能複製及駕培行業資源分享整合開展。

從2015年開始,交通部和公安部聯合部聯合推動駕駛培訓機構監管平臺與考試系統聯網對接,實現培訓和考試資訊共用,最終達成提升機動車駕駛培訓考試品質、把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源頭關之目的。

目前,廣東、四川、山西、安徽、青島等省市已正式啟動計時培訓聯網。新能源汽車應用及智慧網聯植入將加速推進實現駕駛培訓及考試資訊共用進程,推動駕駛培訓機構監管平臺與考試系統聯網對接。

結 語

從駕培行業本身的市場容量,還是駕培智慧化新能源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的引導、推廣、應用及其輻射延伸帶來的社會價值,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整車成本如何能滿足駕培機構需求?現存70萬輛駕培車輛如何更替處理?這需要政府、各地主管部門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來同理解決。

(下載嘻哈學車APP,更多科目題庫、視頻等著你,嘻哈學車、讓學車更輕鬆、更便捷!線上預約、線下“機器人電子教練”智慧駕培開拓者-安徽嘻哈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國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出品。)

新能源汽車發展一方面需要國家及各省市地方政府的穩定有序、合規合理的引導支持;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及推廣應用需要更多的突破口,根據技術發展階段逐步提供符合市場需求或特定場景細分市場車輛,爭取早日實現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商業化。

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04億輛,其中汽車2.05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71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3.28億人。

按照歐美發達國家車輛保有量與人口總數占比為約50%,結合中國國情按30%比例計算仍餘3億人的駕駛培訓需求。根據全國駕培市場最新調研資料顯示,全國共計16743所駕校,每年培養駕駛員3000萬余人,教練車達750000輛左右,其中考試中心用車30000輛。

數據推演:如果能實現考試中心車輛實現10%新能源汽車更替,將是3000輛新能源汽車應用,將輻射帶動70000輛新能源汽車應用,培養新能源汽車學員3500000人,若能實現10%新駕駛員轉化為新能源汽車終端客戶即為350000輛!若新能源汽車駕考能覆蓋3000萬新駕駛員,按照10%計算即為300萬輛。由此帶來的產業推動效益及社會價值一目了然。

通過走訪各地駕校調研交流,新能源汽車對於駕培機構綜合運營成本及學員學車通過率都有明顯優勢,學員可以享受智慧化學車體驗及用車購車方面增值服務。我們認為,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結合駕培車輛需求調研及新能源汽車特性分析匯總如下:

1、普通老百姓重點關切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及續航兩大問題在駕培及考場特定場景內可得到有效規避。

關於續航,駕考場地用車按照每天需求50-100Km,而主流新能源汽車續駛里程均在150以上,實現充電一次可行駛2天以上。關於充電時間及便利性,快充約2小時,利用休息空隙即可補電續航;慢充則8小時以上,對於駕校場景可採取白天用車夜間充電。另運營車輛集中,無論快充慢充裝置設施,充電設施建設及資源利用更加合理。

2、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非常低,駕培機構運營經濟效益顯著。

從能耗費用、維護保養、保險、購置成本資金佔用等方面綜合計算,新能源汽車比燃油教練車節省約30000元/年/輛。

3、運營場景基本固定,路況簡約,工況簡單,整車性能品質實現更容易保障。

駕培及考試用車速度較低,科二場地5-10Km/h,科三約40Km/h,另在場地可靈活補電,輕載運行且動力裝置系統淺充淺放,“三電”系統的功能特性及使用壽命將得到更長保障。

4、車輛運營集中,便於售後網點建設及服務保障開展。

全國共計16743所駕校,各省市地區駕校分佈相對集中,車輛運營管理相對規範,便於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平臺對於車倆運營狀態管控,便於車企售後服務工作開展並為駕培機構提供及時高效服務。

5、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陣地前移,從源頭培養轉化終端客戶,准車主大資料精准採集,並可學車過程升級轉化為鑒車、購車及推廣行動,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全面推廣應用。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角度,駕培行業是可以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的第一切入點。

若駕駛培訓及考試服務領域用車採用新能源汽車,社會認知及信心必然增強;以零成本或者低成本從源頭培養轉化終端客戶,從駕駛員培訓環節開始,提供新駕駛員新能源汽車學車體驗,引導新能源汽車消費理念並引導轉換為新能源汽車購車行動,助力新能源汽車全面推廣應用並實現產業發展良性迴圈。

6、據調查研究表明,駕培機構作為運營單位對於學車通過率及綜合運營成本最為關注;駕校購車主要基於“符合考試中心車型”、“耐用性”、“運營成本”、“安全性”、“節能性”及“保養成本”及互聯網思維的“可複製”等方面。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於2017年11月向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正式提交《關於推廣新能源考試車、教練車,促進節能減排的建議書》,建議推廣新能源考試車、教練車,推動各地管理部門和駕培機構對新能源車在考試場、訓練場的投入使用,促進節能減排。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轉型已步入快車道,駕培行業轉型已是趨勢使然,也希望獲得國家政策方面引導支持!

對於運營成本及學車通過率方面,以純電動教練車為例,能耗及運營綜合節省約25000-30000元/年/輛。只要純電動教練車操控感及功能特性與傳統車一致並能與考試中心用車匹配,通過率必定有保證並學車體驗更佳;如能輔以智慧教學系統,實現規範化、標準化教學,學員更能享受輕鬆愉悅學車取證過程。

7、新能源汽車助推駕培產業智慧網聯工作,有利於駕培機構經營擴能複製及駕培行業資源分享整合開展。

從2015年開始,交通部和公安部聯合部聯合推動駕駛培訓機構監管平臺與考試系統聯網對接,實現培訓和考試資訊共用,最終達成提升機動車駕駛培訓考試品質、把好道路交通安全的源頭關之目的。

目前,廣東、四川、山西、安徽、青島等省市已正式啟動計時培訓聯網。新能源汽車應用及智慧網聯植入將加速推進實現駕駛培訓及考試資訊共用進程,推動駕駛培訓機構監管平臺與考試系統聯網對接。

結 語

從駕培行業本身的市場容量,還是駕培智慧化新能源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的引導、推廣、應用及其輻射延伸帶來的社會價值,駕培行業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毋庸置疑。但另一方面,整車成本如何能滿足駕培機構需求?現存70萬輛駕培車輛如何更替處理?這需要政府、各地主管部門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來同理解決。

(下載嘻哈學車APP,更多科目題庫、視頻等著你,嘻哈學車、讓學車更輕鬆、更便捷!線上預約、線下“機器人電子教練”智慧駕培開拓者-安徽嘻哈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國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