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消息!包頭作為內蒙古試點城市看病將有大變化!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終於來了!

今年3月底召開的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了醫藥改革的重要政策,其中包括行業最關注的兩票制、醫藥分開、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等等。目前,國家醫改試點省共11個:江蘇、安徽、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慶、四川、陝西、寧夏還有200個國家試點改革城市。

全國200個國家試點改革城市中,內蒙古的有:

呼和浩特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通遼市、包頭市、興安盟、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

北京醫藥改革昨日正式上線

從4月8日起,北京的醫藥改革率先“上線”。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4月8日零時起,全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取消掛號費、改收醫事服務費。

第二、435項醫療服務專案價格隨之調整,

其中CT、核磁等大型檢查設備收費大幅下降。

第三、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取消15%藥品加成。

取消掛號費、診療費,設立醫事服務費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醫事服務費納入該市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範圍,

並調整報銷政策。

其中,門診醫事服務費實行定額報銷,參保人員發生的醫事服務費按規定報銷,並且不受起付線和封頂線的限制。住院醫事服務費按比例進行報銷。

通過醫保報銷政策向社區傾斜,提高基層衛生機構醫事服務費報銷水準,使患者在基層衛生機構的個人負擔明顯低於大醫院,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促進分級診療。

435個醫療服務專案調價,患者總費用未增加

在規範醫療服務價格方面,北京市將對435個醫療服務專案價格進行調整,有升有降——

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專案的價格上調。降低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降低。

調整包括綜合醫療服務類(床位、護理等)125項,

占28.7%;

影像學診斷類(CT、核磁等)185項,占42.5%;

中醫醫療服務類(針灸、推拿等)96項,占22.1%;

臨床手術治療類(闌尾切除術等)26項和臨床物理治療類(放療等)3項,占6.7%。

取消15%藥品加成 ,藥品陽光採購

此次改革,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加成,所有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

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以藥養醫,醫院藥品加價15%銷售,一直是公立醫療機構重要的補償管道和收入來源。醫藥分開的“斷臂”式改革,

旨在倒逼公立醫院停止“以藥養醫”,將藥品在醫院以進價銷售,切斷醫院和藥品之間的關係,進而促使醫院探索“依靠優質診療服務求生存求發展”的運行機制。

在保證藥品品質、安全的前提下,北京市將組織實施藥品陽光採購,向所有藥品生產企業公開藥品品質資訊,動態聯動同廠家、同品規藥品的全國省級藥品集中採購最低中標價格,並在陽光採購平臺予以公示,打破昔日藥品價格等資訊不透明狀態。

對於低價短缺藥品則不再設置全國最低參考價,通過市場的價格作用保證臨床藥品供應。 預計通過藥品陽光採購和競爭機制,藥品價格將會有新的下降。

一升兩降 患者總費用不增加

根據衛生部門的測算,這次門診患者醫療費用總體有所下降,住院患者醫療費用略有上漲。通過衛生部門對405個病種的靜態測算顯示,改革後,門診患者次均費用平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例均費用平均漲幅為2.53%。

如糖尿病、高血壓、肺炎、胃炎等門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改革後門診次均醫療費用從602.44元,下降到560.30元,降低42.14元,平均降幅7%。

但如老年性白內障、心絞痛、腦梗死、類風濕等住院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改革後住院例均醫療費用由24,296.24元上漲到24,432.98元,例均上漲138.75元,增幅0.56%。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的價格調整可以概括為“一升兩降”,即上調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項目價格,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並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採購降低了藥品價格。

“大家很快就能感受到,藥品價格的平均降幅將在20%左右。”相關負責人說。

按照國家“保證醫療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和“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總體要求,根據靜態測算,通過“一升兩降”的結構調整,全市醫療費用總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總體費用負擔沒有增加。

國務院給出各省醫改最後時限

“保證今年綜合醫改試點省和前四批200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所有的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執行兩票制。國務院醫改辦要到點驗收、定期通報,年底前對各省推行兩票制,藥品集中採購的情況開展一次評估。”

注意,這裡面的用詞不是推廣而是執行,這是要求兩票制在這些地方必須落地。目前,國家醫改試點省共11個:江蘇、安徽、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慶、四川、陝西、寧夏還有200個國家試點改革城市,這些省市被列入執行名單。此外,國務院還會到期驗收、評估,醫改政策落地。

6月底前,各省區市都要出臺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也要按照時限要求出臺配套的細則。今年春節剛過,國務院就發佈重磅檔,涉及藥品研發、生產、流通等各個方面,這份檔是對醫藥行業近年來的總結,也是對行業未來的政策導向,對於檔在全國各省的落地,國務院給出時間表並要求出臺配套的細則,落地可以期待。

目前,還有三分之一的地級以及以上城市沒有實行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7月底前要出臺實施方案,9月30日前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務必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這意味著,10月1日之後,所有的公立醫院都要取消藥品加成了。

打破昔日藥品價格等資訊不透明狀態。

對於低價短缺藥品則不再設置全國最低參考價,通過市場的價格作用保證臨床藥品供應。 預計通過藥品陽光採購和競爭機制,藥品價格將會有新的下降。

一升兩降 患者總費用不增加

根據衛生部門的測算,這次門診患者醫療費用總體有所下降,住院患者醫療費用略有上漲。通過衛生部門對405個病種的靜態測算顯示,改革後,門診患者次均費用平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例均費用平均漲幅為2.53%。

如糖尿病、高血壓、肺炎、胃炎等門診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改革後門診次均醫療費用從602.44元,下降到560.30元,降低42.14元,平均降幅7%。

但如老年性白內障、心絞痛、腦梗死、類風濕等住院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改革後住院例均醫療費用由24,296.24元上漲到24,432.98元,例均上漲138.75元,增幅0.56%。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的價格調整可以概括為“一升兩降”,即上調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項目價格,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並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採購降低了藥品價格。

“大家很快就能感受到,藥品價格的平均降幅將在20%左右。”相關負責人說。

按照國家“保證醫療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總體不增加”和“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總體要求,根據靜態測算,通過“一升兩降”的結構調整,全市醫療費用總量保持基本平衡,患者總體費用負擔沒有增加。

國務院給出各省醫改最後時限

“保證今年綜合醫改試點省和前四批200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所有的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執行兩票制。國務院醫改辦要到點驗收、定期通報,年底前對各省推行兩票制,藥品集中採購的情況開展一次評估。”

注意,這裡面的用詞不是推廣而是執行,這是要求兩票制在這些地方必須落地。目前,國家醫改試點省共11個:江蘇、安徽、福建、青海、上海、浙江、湖南、重慶、四川、陝西、寧夏還有200個國家試點改革城市,這些省市被列入執行名單。此外,國務院還會到期驗收、評估,醫改政策落地。

6月底前,各省區市都要出臺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實施方案,各相關部門也要按照時限要求出臺配套的細則。今年春節剛過,國務院就發佈重磅檔,涉及藥品研發、生產、流通等各個方面,這份檔是對醫藥行業近年來的總結,也是對行業未來的政策導向,對於檔在全國各省的落地,國務院給出時間表並要求出臺配套的細則,落地可以期待。

目前,還有三分之一的地級以及以上城市沒有實行取消藥品加成的改革,7月底前要出臺實施方案,9月30日前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務必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這意味著,10月1日之後,所有的公立醫院都要取消藥品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