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茅臺躺槍!瀘州老窖董事長炮轟:誇大醬香型白酒 是不正當競爭

今年以來,貴州茅臺(600519.SH)股價蹭蹭上竄,目前已經穩定在680元/股左右,飛天茅臺的終端銷售價格也是一漲再漲。

對此,酒水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表示,貴州茅臺現在的股價已經嚴重偏離了企業經營層面的真實價值,已經與貴州茅臺的經營實體和企業的意願嚴重背離。

不過,資本市場似乎並不如此認為,從目前來看,貴州茅臺的股價表現依舊堅挺,核心產品在終端市場上依然還是緊俏。

但人紅是非多,茅臺也不例外!

由於貴州茅臺的品牌效應,

就有人打起了“假冒偽劣”的主意和勾當,而且能夠以假亂真,更令人擔心的是,“假茅臺”已經流向市場。

據媒體報導,12月15號,貴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特(巡)警大隊在路邊例行檢查時,發現一家生產銷售假茅臺酒的窩點,並成功將其搗毀。

犯罪嫌疑人聲稱,他們用茅臺鎮的散酒和真茅臺以9:1的比例進行勾兌。但是警方在現場卻發現了其它配料,這些配料裝在礦泉水瓶子裡,

從瓶子上的標籤可以看出,勾兌茅臺酒使用的配料有十幾種,最惹眼的是茅臺香精。

據瞭解,犯罪嫌疑人製作出來的假茅臺酒是通過網上來銷售的,他們製造的假茅臺酒在貴州省內外都有銷售。

此事也引起了茅臺集團方面的重視,12月16日下午,茅臺集團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對疑似假茅臺酒進行現場鑒定。

屋漏偏逢連夜雨!

12月19日,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受邀在中國濃香型白酒文化高峰論壇上作主題講話,

與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等其他酒企高管的“謙遜低調”不同,劉淼的講話可謂是火藥味十足,加上亢奮的情緒、嘹亮的嗓門以及發福的模樣,引發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我們遺憾的看到,我們從去年到今年,個別媒體出現了誇大醬香型白酒、貶低其他香型白酒的多篇不實報導,

造成了市場和消費者的真假莫辨、難於選擇。”劉森如上表示。

由於《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也受邀出席了論壇,並全程聽了劉淼的演講,其在講到這段話之時,語調明顯放緩,語氣明顯加重。

“在濃香型白酒文化論壇上,劉淼直接炮轟社會上捧醬香的聲音,很有意思,因為大家都知道茅臺在醬香白酒陣營中處於一家獨大的狀態,

所以說茅臺又躺槍了。”一位白酒經銷人士表示,吹捧醬香型白酒、貶低其他香型白酒的始作俑者並非個別媒體,劉淼應該心知肚明,只不過,他不敢兜出老底兒,所以直接能把“鍋”甩給個別媒體了。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白酒的香型有很多,但主要分為醬香型、濃香型和清香型三大類別,醬香型以茅臺為主,山西汾酒則是清香型的代表,而濃香型白酒企業眾多,比如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等,其中五糧液則是濃香型白酒的老大。

在劉淼等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白酒雖然確有技藝差別、香型差別、口感差別,但絕不會因此而有優劣之分。

但是,也有人不認同劉淼的看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從產業端來看,劉淼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從消費端來看,誰買單、誰說了算,醬香型白酒作為近年來消費者更喜歡的產品,企業應該尊重消費者的需求。

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醬香型白酒陣營的“老大哥”,貴州茅臺在中國整個白酒行業都是“一直獨秀”,目前已經處於“獨孤求敗”的狀態了。

儘管貴州茅臺在不斷保量控價,但是,飛天茅臺在終端市場上依舊是“供不應求”的局面,零售價格也是一漲再漲,部分地區的實際成交價已經達到1580元。

對此,業內也有質疑聲音,認為茅臺依然沒有處在正常的供需鏈上,其核心產品即飛天茅臺沒有被大量消費,而是被大量囤積。

“現在的狀況是,大商在囤貨,小商在搶貨,消費者在找貨。茅臺是典型的層級代理制,大貨源實際上還是在大經銷商手裡,大經銷商控制了出貨量,小經銷商為了囤貨就只能儘量減少出貨量。” 蔡學飛如上表示。

不過,醬香型白酒也確實有其稀缺性的獨特屬性!

由於醬香型白酒具有生產週期長、出酒率低的特點,在80年代以前糧食匱乏、白酒價格受到國家嚴格管制的背景下生存非常艱難,貴州茅臺曾經在1962年~1978年期間經歷連續16年的虧損。

但也正是這些工藝特點使得醬香型白酒具有稀缺性強、健康屬性強和造假難度高的獨特屬性,而這些屬性在進入21世紀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追捧,造成了長時間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的局面,生產和經營企業也因此擁有了產品的定價權,並進而影響整個白酒的價格體系。

另外,坊間還有一種聲音,真是因為飛天茅臺價格一路上漲,才給了其他白酒企業發展高端產品的機會,當然也包括瀘州老窖。

“劉淼炮轟誇大醬香白酒聲音的同時,心裡也應該很清楚,如果飛天茅臺價格漲不上去,包括瀘州老窖在內的其他白酒企業,也很難在高端產品上繼續獲益。” 上述白酒經銷人士直言,飛天茅臺直接影響著中國高端白酒的市場格局,因此,在這一點上,劉淼應該感謝茅臺這個醬香白酒的龍頭品牌。

比如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等等,其中五糧液則是濃香型白酒的老大。

在劉淼等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白酒雖然確有技藝差別、香型差別、口感差別,但絕不會因此而有優劣之分。

但是,也有人不認同劉淼的看法!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從產業端來看,劉淼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從消費端來看,誰買單、誰說了算,醬香型白酒作為近年來消費者更喜歡的產品,企業應該尊重消費者的需求。

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醬香型白酒陣營的“老大哥”,貴州茅臺在中國整個白酒行業都是“一直獨秀”,目前已經處於“獨孤求敗”的狀態了。

儘管貴州茅臺在不斷保量控價,但是,飛天茅臺在終端市場上依舊是“供不應求”的局面,零售價格也是一漲再漲,部分地區的實際成交價已經達到1580元。

對此,業內也有質疑聲音,認為茅臺依然沒有處在正常的供需鏈上,其核心產品即飛天茅臺沒有被大量消費,而是被大量囤積。

“現在的狀況是,大商在囤貨,小商在搶貨,消費者在找貨。茅臺是典型的層級代理制,大貨源實際上還是在大經銷商手裡,大經銷商控制了出貨量,小經銷商為了囤貨就只能儘量減少出貨量。” 蔡學飛如上表示。

不過,醬香型白酒也確實有其稀缺性的獨特屬性!

由於醬香型白酒具有生產週期長、出酒率低的特點,在80年代以前糧食匱乏、白酒價格受到國家嚴格管制的背景下生存非常艱難,貴州茅臺曾經在1962年~1978年期間經歷連續16年的虧損。

但也正是這些工藝特點使得醬香型白酒具有稀缺性強、健康屬性強和造假難度高的獨特屬性,而這些屬性在進入21世紀後受到消費者的廣泛追捧,造成了長時間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的局面,生產和經營企業也因此擁有了產品的定價權,並進而影響整個白酒的價格體系。

另外,坊間還有一種聲音,真是因為飛天茅臺價格一路上漲,才給了其他白酒企業發展高端產品的機會,當然也包括瀘州老窖。

“劉淼炮轟誇大醬香白酒聲音的同時,心裡也應該很清楚,如果飛天茅臺價格漲不上去,包括瀘州老窖在內的其他白酒企業,也很難在高端產品上繼續獲益。” 上述白酒經銷人士直言,飛天茅臺直接影響著中國高端白酒的市場格局,因此,在這一點上,劉淼應該感謝茅臺這個醬香白酒的龍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