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耳屎很葬嗎,需要替寶寶清耳朵嗎!多數媽媽都做錯了!

診間直播:「醫師,我不會幫寶寶清耳屎,可以幫他清嗎?寶寶需要定期清耳屎嗎?耳屎都滿出耳道了,是不是很葬啊?會不會影響 聽力呢?」在解答問題前,先說明一下耳屎是什麼。

耳垢是什麼?

耳垢又稱作「耳屎」,形成的原因是皮脂腺及耳垢腺的分泌物,混和外耳道剝落的上皮細胞。以前我在幫小朋友清耳屎時,常常有媽媽會跟小朋友說:「你看你耳朵好葬喔!這麼大的耳屎!」

但其實耳垢有殺菌、抑制黴菌的功能,覆蓋在外耳道上,可以保護耳道皮膚免受水的傷害、預防感染、避免創傷和異物進入。

這樣看起來耳垢是保護耳朵的好東西,可惜當初不知道什麼原因叫做「耳屎」,所以很多家長誤以為耳垢是葬東西,沒有清耳屎代表耳朵很葬,尤其對於耳垢「滿」到掉出來,更覺得不能接受,其實是不對的。

根據研究,國人的耳朵有八成屬於「乾耳朵」,另外兩成屬於「溼耳朵」。所謂的溼耳朵,其實就是皮脂腺及耳垢腺分泌量較多,

耳垢就會呈現比較潮溼的狀態;反之耳垢如果都是乾耳屎很葬嗎? 需要替寶寶清耳朵嗎?

乾的片狀或是硬塊狀,就稱作「乾耳朵」。不論是乾或溼耳朵,一般都不需要清潔,耳垢會從耳道往外堆積,藉由張口、咀嚼等動作或是頭轉向側邊,自然地從耳道排出,不過嬰幼兒的耳道結構較為狹小,所以有時較不易自然排出。

一般人對於耳垢的迷思

一般家長覺得需要幫寶寶清潔耳垢的原因有三:

1. 覺得耳垢是葬東西,要處理掉保持耳朵乾淨。

2. 覺得耳垢塞住耳道,擔心影響聽力。

3. 擔心耳垢塞住耳道,寶寶會覺得不舒服。

第一個迷思,前面已經解釋過了,應該是「命名」的問題,使得耳垢被當作「葬東西」看待,其實不然。

第二個常見的迷思,是擔心耳垢太多會影響聽力,其實耳垢鬆鬆的塞在耳道,通常是不會影響聽力的,有些家長用錯誤的

方法清潔,利用棉花棒往內推,結果使得耳垢往深處塞得又深又緊,反而影響聽力。

第三個迷思,是擔心耳垢會讓寶寶不舒服,有人誤以為耳垢會造成寶寶不舒服,

所以一直抓耳朵,其實不然,通常耳垢不會造成寶寶不舒服,只是當洗澡時弄溼耳朵,耳垢吸水膨脹會造成耳朵被塞住的不適感,如果寶寶會因此而哭鬧不安,則可以請醫師協助處理。

我想大部分的小兒科或是耳鼻喉科醫師,都不太建議家長自己幫嬰幼兒清耳垢,主要是安全性的問題。我還記得小時候大人幫我清耳垢的印象,感覺很溫馨,清理完覺得很舒服,可是不小心弄破皮可是會流血、痛很久的。其實我看診時用耳鏡檢查小朋友的耳朵,常常看到外耳道有結痂的傷口。由此可知,清理耳垢是需要專業技巧的,尤其幫嬰幼兒清耳垢更是困難,由於耳道特別狹小,再加上寶寶通常沒辦法配合,要小朋友乖乖待在那邊讓大人協助清理,簡直是天方夜譚。 以前還發生過媽媽幫寶寶清耳屎,結果弄傷耳膜,急忙抱 著寶寶衝來急診的案例,所幸這一類的意外事件,很少會傷及聽力,不過總會讓家長嚇破膽。

需要清理耳垢的情況有哪些?

1. 寶寶覺得耳朵不舒服。

2. 懷疑有中耳炎,醫師需要清除耳垢看清楚耳膜。

3. 外耳發炎,清除耳垢可以幫助給藥及分泌物排出。

臨床上我們幫寶寶清潔耳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他莫名其妙地哭鬧,或是擔心中耳發炎,耳垢擋住耳膜看不清楚,才會考慮幫寶寶清耳垢。醫師清耳垢通常都是在光源充足的地方,同時配合適當的設備,還需要有人幫忙固定寶寶頭部;如果寶寶無法合作,有時還要依靠麻醉,才可以安全的清出耳垢;爸爸媽媽想靠自己一個人幫寶寶清耳屎,說起來危險性是非常高的。

一般人會使用棉花棒塞入外耳道,把耳屎往內推擠,壓得更密實,耳垢反而排不出來。我們通常建議只要清潔外耳廓的部分,可以使用棉花棒或是紗布,沾點清水或是凡士林,清潔掉出耳道的耳垢就可以了。至於坊間很流行一種日本的黏耳棒,長得像是棉花棒,可是頭部的位置不是棉花,而是黏著劑,號稱「可以把耳屎黏出來,除了不會刮傷耳朵,也不會把耳垢愈推愈裡面」,只是上頭黏著劑的成分不明,不知長期使用會不會傷害到外耳道的黏膜,同時黏著劑如果殘留在耳道,會影響到耳道絨毛的清潔功能,也曾有人使用之後反而造成中耳炎。

從前面的說明中可以瞭解到:耳垢是不需要特別去清除。大部分家長清耳垢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風險,如果很堅持要替寶寶清耳垢,可以尋求醫師的幫助。但又不想一天到晚跑醫院去找醫師處理這類問題的話,我個人認為使用耳朵的滴劑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滴劑可以溶解耳垢,讓耳垢自然流出,這樣可以避免弄傷耳朵的風險。

可是不小心弄破皮可是會流血、痛很久的。其實我看診時用耳鏡檢查小朋友的耳朵,常常看到外耳道有結痂的傷口。由此可知,清理耳垢是需要專業技巧的,尤其幫嬰幼兒清耳垢更是困難,由於耳道特別狹小,再加上寶寶通常沒辦法配合,要小朋友乖乖待在那邊讓大人協助清理,簡直是天方夜譚。 以前還發生過媽媽幫寶寶清耳屎,結果弄傷耳膜,急忙抱 著寶寶衝來急診的案例,所幸這一類的意外事件,很少會傷及聽力,不過總會讓家長嚇破膽。

需要清理耳垢的情況有哪些?

1. 寶寶覺得耳朵不舒服。

2. 懷疑有中耳炎,醫師需要清除耳垢看清楚耳膜。

3. 外耳發炎,清除耳垢可以幫助給藥及分泌物排出。

臨床上我們幫寶寶清潔耳屎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他莫名其妙地哭鬧,或是擔心中耳發炎,耳垢擋住耳膜看不清楚,才會考慮幫寶寶清耳垢。醫師清耳垢通常都是在光源充足的地方,同時配合適當的設備,還需要有人幫忙固定寶寶頭部;如果寶寶無法合作,有時還要依靠麻醉,才可以安全的清出耳垢;爸爸媽媽想靠自己一個人幫寶寶清耳屎,說起來危險性是非常高的。

一般人會使用棉花棒塞入外耳道,把耳屎往內推擠,壓得更密實,耳垢反而排不出來。我們通常建議只要清潔外耳廓的部分,可以使用棉花棒或是紗布,沾點清水或是凡士林,清潔掉出耳道的耳垢就可以了。至於坊間很流行一種日本的黏耳棒,長得像是棉花棒,可是頭部的位置不是棉花,而是黏著劑,號稱「可以把耳屎黏出來,除了不會刮傷耳朵,也不會把耳垢愈推愈裡面」,只是上頭黏著劑的成分不明,不知長期使用會不會傷害到外耳道的黏膜,同時黏著劑如果殘留在耳道,會影響到耳道絨毛的清潔功能,也曾有人使用之後反而造成中耳炎。

從前面的說明中可以瞭解到:耳垢是不需要特別去清除。大部分家長清耳垢的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風險,如果很堅持要替寶寶清耳垢,可以尋求醫師的幫助。但又不想一天到晚跑醫院去找醫師處理這類問題的話,我個人認為使用耳朵的滴劑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滴劑可以溶解耳垢,讓耳垢自然流出,這樣可以避免弄傷耳朵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