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孝賢:為“垂死掙扎”正名

為“垂死掙扎”正名

● 李孝賢

一個人所想所欲都具備一個好的身體,那麼就要堅持鍛煉,有一句成語叫“垂死掙扎”,即使翻遍整個詞典與解釋都是一個貶義詞,現實生活和時代的發展進步,

“垂死掙扎”已經“掙扎”的將“貶義”變為“褒義”了,我們看看每天人們在廣場或是它地,都在鍛煉身體,舞劍的、打太極的、跳舞的等等等等,其鍛煉的目的就是要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少得病直至延年益壽,若有人問:你幹嘛去了?他(她)們的回答肯定是鍛煉身體,絕沒有一個說是“垂死掙扎”去了,其行為就是一種“垂死掙扎”表現而已,“垂死掙扎”也將短暫的時間涵義延續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持久地行為,
可以說打太極跳舞是“垂死掙扎”,到醫院打針吃藥也是“垂死掙扎”,直白地說皆是“垂死掙扎”!

我們的“垂死掙扎”歸根結底就是要自己有一個好身體,儘量活的久一點。但人老病死,是自然法則,每個人有了病都不願意等著去死,所以就必須去看,而且還得快看,我們每個人追求幸福而快樂的生活,就是為了延年益壽享受生活,故此,看病治病乃人生之根本,

亦人生之大事矣!幸福是什麼?人們常想著、思索著、追求著,如一個人在生命達到絕望時總是盼望活著,活著才是幸福;一個人吃不飽肚子,想到能吃一頓飽飯就是幸福;一個人有了錢想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旅遊,是一種幸福;一個光棍漢想著能娶到一個媳婦,是幸福......

其實幸福的若干個加號的之和就是延年益壽,幸福是滿足眼下能夠達到自己的願望而已,有人說幸福就是追求,

我說幸福不是追求,所謂追求是在滿足了自己“幸福”前提下方可想像或實現的未來願望。人們在不斷地實現了自己短暫“幸福”的同時,才有了下一個追求的目標,幸福是自己追求的基礎和根本。人生就在健康、幸福和追求中生活著,奮鬥著,支撐這些的內在潛力離不開“垂死掙扎”。

生與死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係,萬物皆為生至死,有人說人的命還不如一棵草,

草綠直至死亡,下年逢春又鬱鬱蔥蔥,你可知道這個來年的“鬱鬱蔥蔥”是原來的它嗎?否!這只是它的根而已,又是一個生命的誕生與延續,並非就是當年的那棵草了。就似人一樣,你生育的子女是延續了自己的基因,你死了就是死了,兒女並非你自己。

所以人們活著在享受自己幸福的同時,“垂死掙扎”始終伴隨著你和我,掙扎的越厲害你就生活的越幸福!

作者簡介:

李孝賢,甘肅古浪人,現為甘肅省古浪縣農機監理站幹部,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守備三師八團服役,1985年退伍回鄉招考公務員,先後在古浪縣六個鄉鎮工作,歷任鄉武裝部長、副鄉鎮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人大主席等職。數十年來在《甘肅日報》、《甘肅農民報》、《中國新聞網》、《武威日報》、《鄉鎮論壇》、《甘肅法制報》、《党的建設》、《故事會》等報刊雜誌、網站發表新聞稿件、散文、詩歌、小說、雜文千余篇,喜好寫作,以袒露情懷、靈活頭腦、舒怡心身、自娛自樂而為之。

喜好寫作,以袒露情懷、靈活頭腦、舒怡心身、自娛自樂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