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即焦慮又抑鬱,你該如何自救?

焦慮症和抑鬱症是臨床上常見的兩種精神疾病,但是你知道嗎?同時患有焦慮症和抑鬱症的患者也不在少數,美國國家共病研究所的資料顯示,有56.8%的抑鬱症患者共病焦慮障礙。

既有焦慮的體驗又有抑鬱的體驗,他們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那麼焦慮共病抑鬱會有什麼表現?該怎麼治療呢?跟恩恩醫生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焦慮共病抑鬱有什麼表現?

焦慮發作時:

1.對未來的事情表現出過度的擔憂。總是控制不住地擔心離現在的生活還很遙遠的事情,比如擔心自己生病了,幾年之後會不會無人照顧,流落街頭。

2.不敢出門,也不敢乘坐交通工具,擔心自己會遭遇車禍、事故等。

正常人可能會覺得這種事件的概率非常低,根本沒必要擔心,但焦慮症患者卻會在腦海裡反復預演那些畫面,認為自己一定會出事,並為此而焦慮。

3.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一點小事都擔心不已,比如在工作會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

也容易感到心悸、胸悶,有種自己馬上就要暈倒的感覺。

二、抑鬱發作時:

恩恩醫生提醒你,抑鬱發作時主要有以下症狀:

1.自我評價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能力,什麼事都做不好,即使找到自己身上的幾個優點,也覺得這些優點對別人沒有價值,算不上真正的優點。

2.情緒低落,消極悲觀。長時間地處於情緒低谷,即使沒有什麼事件值得悲傷,但就是高興不起來。

3.對周圍的事物喪失興趣,

以前喜歡的東西或喜歡做的事情,現在都毫無感覺,完全體驗不到其中的樂趣。

三、如此痛苦,我們該如何自救?

首先,在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換上了焦慮症或抑鬱症時,去找專業的醫生做個診斷。因為如果不得到一個確定的答案,你就會一直處於焦慮不安的狀態,反復查詢各種症狀表現,看自己是不是符合,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會增加你的痛苦。

其次,如果確診,一定要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服藥,焦慮症和抑鬱症都是有病理基礎的,需要吃藥控制病情,靠自己的意志很難克服。如果沒有明顯效果或出現副作用,要及時與醫生溝通,不同的階段,適用的藥物和藥量也有所不同。

最後,恩恩醫生告訴大家,一定要調整心態,

學會與疾病相處。精神疾病通常病程較長,不像普通的身體疾病,吃了藥幾天就能好,要做好長期與疾病相伴的準備。每當疾病發作的時候,告訴自己這是一種病,我可以適應它,面對它,總有一天它會離開。安排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盡可能過得充實,你會發現焦慮和抑鬱正在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