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耿靖私家建議:“一線城市房價已見頂,三四線城市是迴光返照”

“大炮”任志強最近頻頻提醒,明年房價或暴漲,怎麼看?儒雅的學者型商界人士耿靖的結論讓“聰明投資者”震驚:“一線城市的房價通過’五限’(注:“限購、限外、限貸、限價、限售”)已經基本見頂,

如果真有任大炮說的再次房價飆漲出現,那就是惡性通脹的到來!”

耿靖是綠地控股集團執行副總裁,綠地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他是中國惟一同時擔任過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四大金融行業高管的人士,曾任職光大銀行、上海銀行高管,

愛建證券和愛建信託主持工作的常務副總;長江養老保險公司副總裁。之後,轉戰綠地控股集團,主持金融業務。

他還是受聘的哈佛甘迺迪學院李光耀學者、加州伯克利大學研究員、北大兼職教授和上海交大研究生導師,也是北美銀行家協會會員。亦曾在香港滙豐銀行、美國摩根大通集團、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掛職工作。

耿靖很少發表市場看法。去年3月,耿靖回答“聰明投資者”提問,

直接明確給出“一線城市領漲,二線城市會補漲、貨幣政策在2017年年底趨緊”(《買房還是賣房?綠地集團副總耿靖給朋友的12個私家建議》)等多個判斷,目前來看,預測都得到印證。

這次私人聊天內容發佈後,成為耿靖為數不多的公開市場判斷。

另據之前可查的資訊:2010年11月,耿靖在哈佛大學講座上回顧了中國股市二十年發展歷程,分析了2008年股市從6000多跌到1800的原因,

並預測下一次大行情會在2014年,被評為“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2010年度最受歡迎講座”。

中國證券報曾在2014年8月報導,在當時劍橋學聯的一個交流活動中,耿靖提出,隨著A股經歷幾年熊市後的回升,將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財富效應,部分投資者會攜股市收益進入房市,房價上漲的第五浪有可能會在未來3-5年內出現。從2014年9月啟動的A股牛市行情和目前房價表現來看,這些觀點一一印證。

過去十年,任大炮在各公開場合唱多房價,被認為是“中國預測房價最准的人”。近日來,他密集發聲,提出“今年調控錯了,2018年房價或暴漲更高!”

耿靖從不與人公開論戰,這次和上次一樣,仍是出於朋友之誼,在去年觀點的關鍵時間節點,給我們新的12條私人建議,

不代表綠地公司的看法。以下是我們的聊天紀要,歡迎討論。

“一線城市房價已經見頂”

Q1 聰明投資者:未來三五年,一線城市房價會怎樣?

耿靖:一線城市的房價通過“五限”已經基本見頂,如果真有任大炮說的再次房價飆漲出現,那就是惡性通脹的到來!

但一線城市的所謂基本見頂,並不是說需求見頂,而是“五限”的控制政策落實到位了,有需求也沒法買,而且現在供應量跟不上了。因為限價,開發商也惜售。

限價是最有效的,因為只能按照這個價格銷售,房價怎麼還能往上漲?沒有上漲空間了,政府把價格限死了。

Q2 聰明投資者:任大炮說,一線城市很快就沒房可賣了,供需差會推動2018年大漲?

(據報導,任大炮說,“目前一線城市庫存平均只有6個月左右,已經遠低於12個月的安全庫存標準。按照現在的調控法,等到無房可賣,房價肯定要出大問題。”

上海很多人也確實感覺,新房根本買不到,每套都很搶手,要靠關係才能拿到房子。)

耿靖:任大炮言論裡有一點問題是,沒有考慮到現在縮表後M2的增速放緩到了個位數,這是20年以來第一次。簡單的供需理論已經不能解釋樓市問題了。

如果單純從供需關係來分析,沒辦法解釋現在三四線城市也是漲的,因為明顯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是不足的。

還有就是貨幣性因素,因為縮表嘛,在寬鬆環境下,任志強的邏輯是成立的,錢總是要找出口。但是現在是收縮的,這個邏輯變化了。

Q3 聰明投資者:一線城市房價“見頂”後,會暴跌嗎?

耿靖:中國房價既不會出現日本、香港那樣的斷崖式下跌(居民家庭財富裡不動產占比高達70%以上,這是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也是社會體系的崩潰);五到十年內也不會出現惡性通脹,即任大炮說的再次狂飆(縮表的後果是M2下滑,不支撐惡性通脹的發生)。

從政府調控的角度來講,我們理解的邏輯是:不想讓房價快速上漲,更重要的是,不想讓房價下跌。

三、四線城市房價迴光返照

Q4 聰明投資者:怎麼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

耿靖:跟我們的消費習慣有關,中國人是集中消費模式,有羊群效應。

這一波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很多是離開三四線城市的人,在一二線城市打工,在一二線城市買不起房,但他在一二線城市受到教育了,把打工收入拿回家鄉買房。

原來在三四線城市打工的人,以前是回到村裡,蓋個小土樓,現在小土樓不蓋了,就在縣城買商品房。當然,我們講的三四線城市是個大概念,它甚至是三四五線。

這不可能有持續性的,將來三四線城市還是人口流出的。從這個角度說,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完就結束了,後面不會有更大的機會了,就是我說“迴光返照”的原因。

“這一輪限制政策可能不僅僅三五年”

Q6 聰明投資者:這輪限價、限購,會是長期的嗎?

耿靖:我認為很長期的,這一輪限價、限購不僅僅是三到五年,可能是更長時間。

我這裡有一組資料:中國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0平米,已達到和超過了發達國家水準;自有住房率達到72%,遠遠超過了大多數發達國家。

從人均住房面積和自有住房比例來說,我們現在住房供需矛盾並不突出。在一線城市沒房,不代表沒房,只是在一線城市沒房。

我們都知道,彈簧壓得越久,反彈力度就越大,政府也一定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政策不會輕易放開,政策要放開的時候,一定是房子已經過剩了,要鼓勵你買房了。

歷史上,我們也有鼓勵買房的時候,比如當年的退稅、租賃房轉成產權房。

房子還能買嗎?哪裡還能買?

Q7 聰明投資者:所以,現在還能買房嗎?

耿靖:如果你有居住需求,因為“限價”把房價的帽子蓋住了,能買得起肯定買。

但房子作為投機品來講,沒有暴利了。以前所謂的暴利,一是房價漲幅,二是杠杆。

現在杠杆去掉了,杠杆的錢賺不到了,交易變現難度高;二是房價既然已經在頂部了,本身上漲空間是有限的。

Q8 聰明投資者:哪裡都不能買嗎?

耿靖:這個沒有普世性。比如,現在一些特色小鎮有前景,會有溢出效應。

舉個例子,現在整個江浙滬一體化,往北是通過崇明啟東向江蘇延伸,往南是通過跨海大橋向杭州灣,我們往這兩個方向拿了兩個項目。當時拿地的邏輯是這樣的,現在證明,這麼做是對的。

“投資性多出來的房子,肯定要賣”

Q9 聰明投資者:現在要賣房子嗎?

耿靖:房價已基本是頭部了,從未來收益來看,投資性多出來的房子,肯定要賣。

如果是1+1(1套自住,1套投資)的,可能壓力還不大,但是1+n套的,1+1以上的那部分,都是應該拋掉的。

Q10 聰明投資者:拋了房子之後,錢去哪裡?

耿靖:要做配置,境內外的權益資產都可以做點兒配置。現金是最差的選擇,一旦通脹起來,現在持有現金的人,跟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資相比,你都是輸的。

而且下一輪消費品價格上來,那更加輸得厲害。原來你不買房,不會覺得錢不夠花的,接下來你會發現,你不買房,錢也可能不夠花了。

Q11 聰明投資者:關於租賃房,REITs的投資價值怎麼樣?

(2015年,萬科聯手鵬華基金發起國內首只公募REITs,以某樓盤的租金收益權為標的;今年3月,綠地與新加坡榮耀基金合作設立約210億元人民幣的REITs,是國內房企發行的最大規模REITs。)

耿靖: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都是類REITs產品,因為國內最大的法律障礙還未解決,主要體現在稅收方面,還存在著雙重徵稅障礙,而國外對REITs是單邊收稅。

建議加快推出真正REITs,並鼓勵社會資本部分參與,既能解決長租房建設的資金問題,也能讓老百姓享受到長租房的收益權,進一步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央精神。

REITS等資產證券化產品,收益比較穩定,收益率應該不會低於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因為打破剛兌和限制資金池,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反而會降下來。

房產稅真要出來,殺傷力很大

Q12 聰明投資者:房地產稅會出來嗎?

耿靖:我們也不能去猜測,因為這關係到國家財政平衡的問題。但如果征房產稅,殺傷力會很大。

現在,房產稅還有法理爭議,操作上也比較難,而且成本很高,每年都要評估。

按照地區成交均價來評估,也有公平性問題,因為房齡房型都有差異。

另外,稅基怎麼確定,評估的錢誰出?房產稅會涉及到很多細節。

我個人理解,房產稅吹風、熱身有必要,但有時候,鞋不落下來更有殺傷力,讓你不敢去買房。

其實,徵稅的思路方向不一定是像房產稅這樣的保有稅。像新加坡,在交易環節收稅,買房就買啊,第一套房不收稅,第二套房收10%的交易稅,第三套房20%,第四套房40%或50%,一直往上頂,你願意交稅,就買好了。越買到後面,稅賦越多。政府還可以限售,買了之後五年不能拋。

我覺得,這比做限購、開徵保有稅更積極、更有力。

- 小彩蛋-

12月16日起,原來的VIP專區開闢為“價值場”,年卡和月卡同學可以向好友免費分享文章,年底之前還可以免費贈送月卡。最有價值的東西,和最要好的朋友分享!

常常在私人和小圈子場合,聽到一些大咖投資人的私人有料推薦,但他們不願公開說,怕被誤解和曲解,我們作為資訊搬運工,匿名在“小酒吧”裡流傳,不是內幕或小道,只提供線索和思路,點擊下方連結,馬上收聽“投資人小酒吧”第一輯。

http://www.cmtzz.cn/node/4624

自己摸索10年,不如跟著巴菲特和芒格學習1小時,點擊下方連結,從巴老師和芒格先生最原汁原味的經典開始,修煉價值投資~

http://www.cmtzz.cn/node/4623

聲明:凡注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資訊,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因為限價,開發商也惜售。

限價是最有效的,因為只能按照這個價格銷售,房價怎麼還能往上漲?沒有上漲空間了,政府把價格限死了。

Q2 聰明投資者:任大炮說,一線城市很快就沒房可賣了,供需差會推動2018年大漲?

(據報導,任大炮說,“目前一線城市庫存平均只有6個月左右,已經遠低於12個月的安全庫存標準。按照現在的調控法,等到無房可賣,房價肯定要出大問題。”

上海很多人也確實感覺,新房根本買不到,每套都很搶手,要靠關係才能拿到房子。)

耿靖:任大炮言論裡有一點問題是,沒有考慮到現在縮表後M2的增速放緩到了個位數,這是20年以來第一次。簡單的供需理論已經不能解釋樓市問題了。

如果單純從供需關係來分析,沒辦法解釋現在三四線城市也是漲的,因為明顯三四線城市的需求是不足的。

還有就是貨幣性因素,因為縮表嘛,在寬鬆環境下,任志強的邏輯是成立的,錢總是要找出口。但是現在是收縮的,這個邏輯變化了。

Q3 聰明投資者:一線城市房價“見頂”後,會暴跌嗎?

耿靖:中國房價既不會出現日本、香港那樣的斷崖式下跌(居民家庭財富裡不動產占比高達70%以上,這是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也是社會體系的崩潰);五到十年內也不會出現惡性通脹,即任大炮說的再次狂飆(縮表的後果是M2下滑,不支撐惡性通脹的發生)。

從政府調控的角度來講,我們理解的邏輯是:不想讓房價快速上漲,更重要的是,不想讓房價下跌。

三、四線城市房價迴光返照

Q4 聰明投資者:怎麼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

耿靖:跟我們的消費習慣有關,中國人是集中消費模式,有羊群效應。

這一波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很多是離開三四線城市的人,在一二線城市打工,在一二線城市買不起房,但他在一二線城市受到教育了,把打工收入拿回家鄉買房。

原來在三四線城市打工的人,以前是回到村裡,蓋個小土樓,現在小土樓不蓋了,就在縣城買商品房。當然,我們講的三四線城市是個大概念,它甚至是三四五線。

這不可能有持續性的,將來三四線城市還是人口流出的。從這個角度說,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完就結束了,後面不會有更大的機會了,就是我說“迴光返照”的原因。

“這一輪限制政策可能不僅僅三五年”

Q6 聰明投資者:這輪限價、限購,會是長期的嗎?

耿靖:我認為很長期的,這一輪限價、限購不僅僅是三到五年,可能是更長時間。

我這裡有一組資料:中國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40平米,已達到和超過了發達國家水準;自有住房率達到72%,遠遠超過了大多數發達國家。

從人均住房面積和自有住房比例來說,我們現在住房供需矛盾並不突出。在一線城市沒房,不代表沒房,只是在一線城市沒房。

我們都知道,彈簧壓得越久,反彈力度就越大,政府也一定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政策不會輕易放開,政策要放開的時候,一定是房子已經過剩了,要鼓勵你買房了。

歷史上,我們也有鼓勵買房的時候,比如當年的退稅、租賃房轉成產權房。

房子還能買嗎?哪裡還能買?

Q7 聰明投資者:所以,現在還能買房嗎?

耿靖:如果你有居住需求,因為“限價”把房價的帽子蓋住了,能買得起肯定買。

但房子作為投機品來講,沒有暴利了。以前所謂的暴利,一是房價漲幅,二是杠杆。

現在杠杆去掉了,杠杆的錢賺不到了,交易變現難度高;二是房價既然已經在頂部了,本身上漲空間是有限的。

Q8 聰明投資者:哪裡都不能買嗎?

耿靖:這個沒有普世性。比如,現在一些特色小鎮有前景,會有溢出效應。

舉個例子,現在整個江浙滬一體化,往北是通過崇明啟東向江蘇延伸,往南是通過跨海大橋向杭州灣,我們往這兩個方向拿了兩個項目。當時拿地的邏輯是這樣的,現在證明,這麼做是對的。

“投資性多出來的房子,肯定要賣”

Q9 聰明投資者:現在要賣房子嗎?

耿靖:房價已基本是頭部了,從未來收益來看,投資性多出來的房子,肯定要賣。

如果是1+1(1套自住,1套投資)的,可能壓力還不大,但是1+n套的,1+1以上的那部分,都是應該拋掉的。

Q10 聰明投資者:拋了房子之後,錢去哪裡?

耿靖:要做配置,境內外的權益資產都可以做點兒配置。現金是最差的選擇,一旦通脹起來,現在持有現金的人,跟其他任何形式的投資相比,你都是輸的。

而且下一輪消費品價格上來,那更加輸得厲害。原來你不買房,不會覺得錢不夠花的,接下來你會發現,你不買房,錢也可能不夠花了。

Q11 聰明投資者:關於租賃房,REITs的投資價值怎麼樣?

(2015年,萬科聯手鵬華基金發起國內首只公募REITs,以某樓盤的租金收益權為標的;今年3月,綠地與新加坡榮耀基金合作設立約210億元人民幣的REITs,是國內房企發行的最大規模REITs。)

耿靖: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都是類REITs產品,因為國內最大的法律障礙還未解決,主要體現在稅收方面,還存在著雙重徵稅障礙,而國外對REITs是單邊收稅。

建議加快推出真正REITs,並鼓勵社會資本部分參與,既能解決長租房建設的資金問題,也能讓老百姓享受到長租房的收益權,進一步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央精神。

REITS等資產證券化產品,收益比較穩定,收益率應該不會低於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因為打破剛兌和限制資金池,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反而會降下來。

房產稅真要出來,殺傷力很大

Q12 聰明投資者:房地產稅會出來嗎?

耿靖:我們也不能去猜測,因為這關係到國家財政平衡的問題。但如果征房產稅,殺傷力會很大。

現在,房產稅還有法理爭議,操作上也比較難,而且成本很高,每年都要評估。

按照地區成交均價來評估,也有公平性問題,因為房齡房型都有差異。

另外,稅基怎麼確定,評估的錢誰出?房產稅會涉及到很多細節。

我個人理解,房產稅吹風、熱身有必要,但有時候,鞋不落下來更有殺傷力,讓你不敢去買房。

其實,徵稅的思路方向不一定是像房產稅這樣的保有稅。像新加坡,在交易環節收稅,買房就買啊,第一套房不收稅,第二套房收10%的交易稅,第三套房20%,第四套房40%或50%,一直往上頂,你願意交稅,就買好了。越買到後面,稅賦越多。政府還可以限售,買了之後五年不能拋。

我覺得,這比做限購、開徵保有稅更積極、更有力。

- 小彩蛋-

12月16日起,原來的VIP專區開闢為“價值場”,年卡和月卡同學可以向好友免費分享文章,年底之前還可以免費贈送月卡。最有價值的東西,和最要好的朋友分享!

常常在私人和小圈子場合,聽到一些大咖投資人的私人有料推薦,但他們不願公開說,怕被誤解和曲解,我們作為資訊搬運工,匿名在“小酒吧”裡流傳,不是內幕或小道,只提供線索和思路,點擊下方連結,馬上收聽“投資人小酒吧”第一輯。

http://www.cmtzz.cn/node/4624

自己摸索10年,不如跟著巴菲特和芒格學習1小時,點擊下方連結,從巴老師和芒格先生最原汁原味的經典開始,修煉價值投資~

http://www.cmtzz.cn/node/4623

聲明:凡注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資訊,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