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注|年底了,中紀委帶來一個好消息!

年底了,中央紀委給基層群眾帶來一個好消息:中央紀委決定從2018年到2020年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中央紀委近日發佈檔——《關於2018年至2020年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

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部署結合各地區各部門實際,扎實開展專項治理工作。

專項治理從2018年開始,一直推進到2020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之後還要不斷深化治理成果,推動鞏固脫貧成效。

這次專項治理,重點要治這幾個方面——

治理重點一: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腐敗問題。把農村低保、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產業扶貧、對口幫扶以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專案資金作為監督檢查重點,

對貪污侵佔、行賄受賄、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揮霍浪費、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依舊嚴懲不貸!日前,中央紀委公開曝光8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比如湖南省綏寧縣民政局、縣社會救助管理局挪用低保資金,四川省敘永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劉國成篡改五保戶低保戶補貼名單、貪污社會救助資金……過去我們“拍蠅”已經拍出了成效,
以後的力度只會加強不會削弱。

治理重點二:相關責任落實不力的問題。地方黨委、政府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履行主體責任不力,態度不堅決、工作不扎實、敷衍應付,相關職能部門履責不力、監管不嚴、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也要嚴肅追責。通報的8起問題中,有一起特別典型: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羅文祥幫貧困戶搬遷變成了幫房企賣房。

往下一深究,發現縣委領導責任缺失,市紀委在核查中走過場,縣紀委監督檢查流於形式……於是,一大票領導幹部被嚴肅追責。只有追責追到位,讓那些尸位素餐、懶政怠政的領導幹部嘗到苦頭、體會到厲害,才能更好地督促他們認真履行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

治理重點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盲目決策、弄虛作假、數位脫貧,

扶持物件、措施到戶、脫貧成效不精准,以及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虛假“摘帽”,也要嚴肅處理和堅決糾正。一個細節非常重要:中央紀委以前發佈的相關通報,標題都是“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這回標題裡多了兩個字:“作風”。這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也將是未來整治的一個重中之重!

最近,中央紀委列出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10大表現,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老問題。中央紀委網站對這10種表現做了一個系列的漫畫像,比如《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大夥演、領導看"的走秀式調研》《“門好進、臉好看”,但還是“事難辦”》(點選連結欣賞),十分生動,但看過笑過之後,就讓人陷入深思。

治,到底怎麼治?中央紀委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了一系列要求,比如:

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較為典型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可直接立案審查;

以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開為契機,各級監委特別是縣級監委要對扶貧領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加強監察,優先立案調查扶貧領域涉嫌犯罪問題;

各級紀檢監察幹部別坐在辦公室,要深入到基層去,到群眾反映強烈的地方去,到困難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到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地方去,幫困難群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說到底,就是要促進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責任。十九大報告已經作出了承諾: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紀檢監察機關的任務,就是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治,到底怎麼治?中央紀委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提了一系列要求,比如:

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較為典型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可直接立案審查;

以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推開為契機,各級監委特別是縣級監委要對扶貧領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加強監察,優先立案調查扶貧領域涉嫌犯罪問題;

各級紀檢監察幹部別坐在辦公室,要深入到基層去,到群眾反映強烈的地方去,到困難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到脫貧攻堅任務最艱巨的地方去,幫困難群眾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說到底,就是要促進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脫貧攻堅的重大政治責任。十九大報告已經作出了承諾: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紀檢監察機關的任務,就是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