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代梟雄的身後事,逝世後京漢鐵路為其停運一天,治喪靠募捐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歷史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各方對他的評價都不一樣,有的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有人說他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是改革家。不可否認的是,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西元1916年,一代梟雄袁世凱因為尿毒癥不治身亡,袁世凱逝去了,北京政府成了三駕馬車的世界,內閣總理兼陸軍總長段祺瑞、老相國徐世昌、副總統黎元洪。三人之中,徐世昌資歷最老,是袁世凱的結義大哥,

北洋系的精神領袖,但徐相國是文人,從不掌兵,沒有多少實力;黎元洪孤身一人陷於北洋巢穴,早已是政治俘虜;唯獨段祺瑞手握兵權,執掌內閣,是北京政府實際權力的操盤者。如何處理袁世凱的身後事是三家馬車執政團隊首先要處理的事情。袁氏搞帝制之後,成為舉國之仇敵,各方力量對其口誅筆伐,南方軍事集團更是興兵討袁,三駕馬車也都以不同方式反對了帝制。
順應潮流,對袁氏來個徹底否定,打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這不是老部下對老主公應該做的,也會寒了北洋將士的心。所以,讓死後的袁世凱享有應有的榮耀和尊嚴是他們所必須做的!

作為北京政府實際掌舵者的段祺瑞對袁世凱身後事更是盡心盡力,

袁氏死後當天晚上,他就派太太張女士帶著孩子進總統府為袁氏守靈,極盡孝道。袁世凱生前與段祺瑞在很多問題上產生很大分歧,一度近乎徹底翻臉,而此時的段祺瑞已經拋卻舊怨,剩下的只有對故去老主公無盡的哀思。袁氏死後的第二天,段祺瑞簽署國葬令,規定全國下半旗致哀、停止娛樂一天、各大中小學停課一天、全國各級文武官員停止宴會二十七天。
當時,民國政府的財政已經快要崩潰,只是靠著洋人銀行的貸款艱難維持,但是即便在如此窘境,段祺瑞還是籌措了五十萬的喪葬費為老袁辦後事,還在中南海懷仁堂設立了治喪委員會,委任內務總長王揖唐和周自齊等政府要員籌辦喪事。袁世凱的遺體在中南海停靈期間,段總理還親率各部總長輪流參加守靈。

1916年6月23日,北京政府為故去的民國首任大總統,也是中華帝國首任大皇帝袁世凱舉行盛大公祭,段祺瑞以內閣總理身份主祭。數日後,袁世凱的靈柩從北京啟程,歸葬河南彰德老家,整個移靈過程的儀式、場面極盡奢華、悲壯。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王士珍這些北京政府的頭面人物悉數到場,各國使節、在京文武官員以及各大主流媒體記者也都前來觀禮。袁克定執幡,走在送殯儀仗最前端,老袁其餘九子緊跟其後。段祺瑞率內閣全體人員參加執紼,氣氛悲壯、肅穆。靈柩啟程之時,北京城內外所有廟宇鐘聲齊鳴,餘音撼動四九城,沿途軍警封鎖,聲勢浩大而井然。段祺瑞還派出兩個團的兵力沿途護送移靈隊伍,這或許是擔心南方革命黨人派人劫靈拋屍。

當袁世凱的靈車從前門車站出發時,還鳴禮炮一百零一響,這一天,京漢鐵路停止運營,專為袁世凱靈車放行。當時,開出北京的列車,除袁世凱的靈車外,還有兩列車,一列上運載衛兵、消防隊以及殯禮儀品和服務人員,另一列上載袁世凱舊部和政府的高級官員。

由於袁世凱的葬禮過於奢華,最後結算的時候發現入不敷出,政府所撥的專款扣去葬禮費用後不足以建造墓地工程。為此,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八人聯名發起公啟,請求社會各界人士解囊相助,最後又湊到二十五萬元,才最終結束了袁世凱的喪事。袁世凱生前為官多年,如果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標準應該置下不菲的家產,但袁世凱一生經手的錢財無數,但其“貪權不貪財、不以公謀私”的名聲還是為人所公認的。

袁克定執幡,走在送殯儀仗最前端,老袁其餘九子緊跟其後。段祺瑞率內閣全體人員參加執紼,氣氛悲壯、肅穆。靈柩啟程之時,北京城內外所有廟宇鐘聲齊鳴,餘音撼動四九城,沿途軍警封鎖,聲勢浩大而井然。段祺瑞還派出兩個團的兵力沿途護送移靈隊伍,這或許是擔心南方革命黨人派人劫靈拋屍。

當袁世凱的靈車從前門車站出發時,還鳴禮炮一百零一響,這一天,京漢鐵路停止運營,專為袁世凱靈車放行。當時,開出北京的列車,除袁世凱的靈車外,還有兩列車,一列上運載衛兵、消防隊以及殯禮儀品和服務人員,另一列上載袁世凱舊部和政府的高級官員。

由於袁世凱的葬禮過於奢華,最後結算的時候發現入不敷出,政府所撥的專款扣去葬禮費用後不足以建造墓地工程。為此,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八人聯名發起公啟,請求社會各界人士解囊相助,最後又湊到二十五萬元,才最終結束了袁世凱的喪事。袁世凱生前為官多年,如果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標準應該置下不菲的家產,但袁世凱一生經手的錢財無數,但其“貪權不貪財、不以公謀私”的名聲還是為人所公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