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辨別真假藥?有這七個妙招就夠了~

生病去藥店買藥時,很多小夥伴都有這樣的疑問:怎麼分辨出哪些是假藥,哪些是真藥呢?好啦,今天小編給你支支招~

01. 看批准文號

藥品的批准文號就是藥品的身份證,絕無重複。

藥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藥准字+H(或Z或S或J)+8位元數字。

其中,字母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製品,J代表進口藥品分裝。

如果格式不符或數字不對,

即使有批准文號也可能是假藥。如對藥品的批准文號、生產單位等懷疑,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查詢。

02. 看外包裝

假冒偽劣藥品包裝的印刷品質多數較差,防偽標誌不清晰。

此外,根據規定,外包裝上需要注明藥品的“通用名”(含化學成分)而非“商品名”。比如“氨加黃敏膠囊”是藥品通用名,而“速效傷風膠囊”則是商品名,如果外包裝只有商品名而不標明通用名是不允許的。

03. 看生產批號

生產批號通常與生產日期相關,與所標示的有效期推算,應可算出該藥保質期有多長。

04. 看藥品說明書

藥品說明書應有成分、性狀、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貯藏等說明,如果說明書只講療效,甚至誇大療效,

但隻字不提不良反應、禁忌甚至宣稱無任何毒副作用等,初步可斷定是假藥。

05. 看藥品性狀和品質

● 膠囊是否出現軟化、碎裂或表面粘連;

● 片劑有無出現花斑、變色、裂片、黴點、結晶;

● 口服液有無渾濁、絮狀發黴;

● 丸劑有無變形、變色、發黴、變味;

● 沖劑有無結塊、溶化、變硬;

● 藥水不論顏色深淺都要求澄清,觀察有否出現渾濁、沉澱物、產生氣體、發黴、變色等不符合說明書標示的性狀。

06. 進口藥品必須有中文說明書

國家食藥監局規定,如果經營進口藥的機構不能出示中文說明書,則以假藥論處。進口藥品需要有衛生部的進口批件或進口通關單以及藥品檢驗報告,這兩份證明,缺一不可。

07. 注意和保健品相鑒別

藥品需要注明“國藥准字”才是國家食藥監局批准的藥品,

如注明“國食健字”的是保健品,不能當作藥品使用。

此外,藥品和保健品的區別,就是藥品會列明化學成分及有效成分的含量、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保健品一般沒有詳細注明上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