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許昌的灞陵橋緣何曾被稱為八裡橋,當年關羽是否在此曾挑袍

許昌灞陵橋,傳說為三國時期關羽辭曹挑袍處。這一歷史文化背景,使其成為許昌旅遊勝地,並一直備受許昌人和外地遊客的關注。其中,與此有關的故事讓許昌的歷史長卷充實而多彩。

灞陵橋頭聽往事

明朝末期建造的灞陵橋

位於城西的灞陵橋景區,行至灞陵橋頭,這裡仿佛能聆聽到關羽辭曹挑袍的故事:1000多年前,關羽在許昌投降曹操。得知大哥劉備的消息後,他遂掛印封金,保護二位“皇嫂”的車仗西去。行至灞陵橋頭時,

曹操率群僚趕來為關羽贈袍餞行。關羽疑其有詐,立馬橋頭,以刀挑袍,辭曹西行。

關公辭曹挑袍的故事,既表現了關公的“忠義”之情,又突出了曹操愛才之心,千百年來傳為美談。後人于灞陵橋畔修建了關帝廟,以作紀念。

關帝廟由清水池、復原橋和碑廊組成的獨立院落,小巧而不失典雅,幽深而更顯神聖。

碑廊內數十塊大小不一的石碑,多是歷代文人墨客留在此處的。灞陵橋現存碑碣50餘通,

時間跨越400多年,內容涉及宗教、經濟、商貿、文化等方面。它們記錄了關帝廟和灞陵橋所在地的文化變遷及發展,也見證了灞陵橋在數百年的發展中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豐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所起到的作用。

許昌曾經的重要水陸交通樞紐

許昌區位交通優勢凸顯,京廣鐵路、京廣客專、G107和規劃建設中的鄭萬鐵路、鄭合鐵路、新鄭機場至許昌城際鐵路縱貫全境,京港澳高速等4條高速公路在許昌交匯。 而古代的許昌,同樣是中原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

《水經注》記載,在漢代,橫穿灞陵橋南北的河為潩河,源頭在密縣,通往許都古城。建安年間,該河就是曹魏古都的重要運輸線,因經常運輸糧食等物資,後被人稱為運糧河。


潩河在曹操來許昌前就已存在,曹操對潩河進行了疏通挖掘。當時,河上就已有橋。一直到清代,灞陵橋還有行船、碼頭,是當時許昌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

關帝廟內清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的碑文記述了當年灞陵橋的繁華景象:“灞陵橋者地值通衢,東達汴濟,西通宛襄,車馬輪蹄,絡繹不絕,又且關聖英靈,行商過客往往流連者不忍遠去。”由此可見,由於關帝廟香火靈聖,

灞陵橋名揚四海。

清道光年間傅梓之的《許州記》載甄汝舟懷古詩句,雲:“野水四堤浸柳條,道邊殘碣記前朝。長髯勒馬橫刀處,萬古英風八裡橋。”

灞陵橋緣何曾被稱為八裡橋

灞陵橋作為有關許昌三國歷史的一處景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在許昌,普通市民對灞陵橋多有八裡橋的叫法。在灞陵橋景區內現存的碑碣,其中多有八裡橋的名稱記載。

明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所刻的《三官廟施茶碑記》,記述有“許城八裡橋迤西,舊有三官廟,歲久傾”的文字。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的《關帝廟拜殿石銘》上有“松南老農張德純書,東漢末,曹公挾獻帝居許昌,今為許州治,城西官道八裡有橋,俗訛稱霸陵橋”的說法。

而民國《重修許昌縣西八裡橋關帝廟記碑》中,記述了在溫公宣導下,道人宋宇平重修八裡橋、關帝廟,增其舊制,遂成勝景一事。文中專門交代:“橋之石,始改于萬曆己卯。侍禦吳諱永裕等移木換石,橋名從此著跡。此橋有謬訛之謂,謬稱是橋為灞陵,然灞陵橋在長安東三十裡,非此之謂也。橋之訛傳曰巨集濟,考巨集濟橋距城二裡,在榆林村舍埋沒,亦非也”。

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的《清建修八裡橋關帝廟》碑上也寫道:“或曰,曹之餞公,舊傳霸陵橋,而茲稱以八裡橋。何?按輿地記雲:霸水,本名滋水,經鎬京,秦穆公覆命名焉,彰霸功也。茲獻帝都許昌,非秦地也。霸陵無可考,古系之曰八裡橋,仍許志雲。”

當年“漢關帝挑袍處”所在橋原名八裡橋,因其距離許昌城西八裡而得名。後來,百姓因“八裡”和“灞陵”諧音,才使一橋兩名並用。加之戲曲、小說、曲藝和民間口頭文學的誇張與訛傳,久而久之便約定俗成,灞陵橋的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學者認為,《三國志平話》的作者有意借名橋寫名事、為名人歌功頌德,把“關羽挑袍”的地方寫成西安灞陵橋。後來,人們以訛傳訛,沿以為習。

橋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灞陵橋所承載的三國文化歷史。在許昌人的心中,它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灞陵橋景區內現存的碑碣,其中多有八裡橋的名稱記載。

明天啟二年(西元1622年)所刻的《三官廟施茶碑記》,記述有“許城八裡橋迤西,舊有三官廟,歲久傾”的文字。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的《關帝廟拜殿石銘》上有“松南老農張德純書,東漢末,曹公挾獻帝居許昌,今為許州治,城西官道八裡有橋,俗訛稱霸陵橋”的說法。

而民國《重修許昌縣西八裡橋關帝廟記碑》中,記述了在溫公宣導下,道人宋宇平重修八裡橋、關帝廟,增其舊制,遂成勝景一事。文中專門交代:“橋之石,始改于萬曆己卯。侍禦吳諱永裕等移木換石,橋名從此著跡。此橋有謬訛之謂,謬稱是橋為灞陵,然灞陵橋在長安東三十裡,非此之謂也。橋之訛傳曰巨集濟,考巨集濟橋距城二裡,在榆林村舍埋沒,亦非也”。

清康熙六十一年(西元1722年)的《清建修八裡橋關帝廟》碑上也寫道:“或曰,曹之餞公,舊傳霸陵橋,而茲稱以八裡橋。何?按輿地記雲:霸水,本名滋水,經鎬京,秦穆公覆命名焉,彰霸功也。茲獻帝都許昌,非秦地也。霸陵無可考,古系之曰八裡橋,仍許志雲。”

當年“漢關帝挑袍處”所在橋原名八裡橋,因其距離許昌城西八裡而得名。後來,百姓因“八裡”和“灞陵”諧音,才使一橋兩名並用。加之戲曲、小說、曲藝和民間口頭文學的誇張與訛傳,久而久之便約定俗成,灞陵橋的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學者認為,《三國志平話》的作者有意借名橋寫名事、為名人歌功頌德,把“關羽挑袍”的地方寫成西安灞陵橋。後來,人們以訛傳訛,沿以為習。

橋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灞陵橋所承載的三國文化歷史。在許昌人的心中,它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