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的家庭教育,是為孩子畫下心中的那張地圖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組很可愛的圖片,一個熊孩子在家裡的牆上亂塗畫——我想這是很多家庭都會有的情況吧。就像這樣:

可是,父母沒有責駡他,反而“將錯就錯”,他們買來畫框,給了孩子信手塗鴉一個規範的介紹和展示:

介紹文字是這樣寫的:

不禁讓人覺得很溫馨,當父母用畫框把孩子隨意的塗鴉裱起來並編輯上文字,也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種下一顆秩序的“種子”:

美只有在一定的界限之內,才能被放大、被珍惜,它需要被審慎地對待。

這個故事的主題是自由和邊界。父母沒有直接說教,卻生動地為孩子呈現邊界感,並且表達了對孩子創造力的保護。

而在相反的情形中,父母可能說:你怎麼能在這裡畫畫,這是家裡的牆,你不是搞破壞嗎?

顯然這樣一個家庭“故事”是在說,你畫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不讓我滿意。這顆埋在孩子心裡的種子,叫做否定和內疚控制。

可見,在這兩種處理中,孩子所能感受到的自我價值感天壤之別。

電影《如父如子》

01

很多家庭教育

實際上是負面潛意識傳遞

很多說道理的父母總是贏了道理,卻輸了好感。

心理學認為,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會按照父母的潛意識長大。不管你說的應該做什麼有多麼正確,孩子最終卻會長成“你認為他是誰”的樣子,因為日常的細節傳達的是家庭成員真正的價值觀。

而家庭教育難,也正是難在細節的“功夫”裡,

因為它無從隱藏,考驗的正是父母的自我認知和愛的能力。要知道在日常裡,語言只是低維,體驗才是高維的。

一次在遊樂園,一個兩歲的孩子在玩一個布娃娃,另一個大些的孩子走過來就搶走,小的孩子當時就大哭起來。在一旁的媽媽看到這個場景,當時就說:誰叫你不抓緊。玩具被搶走了吧。

說完孩子哭得更凶。

後來跟這個媽媽閒聊起來,她說自己和愛人都屬於比較內向的人,

在單位上,屬於領導說什麼做什麼,兢兢業業完成工作的那類,但是最後卻發現功勞都被在會議上善於表現的同事搶走。

她自己很苦惱女兒的內向,她遇到生人會下意識地逃避,被別的大孩子搶走玩具,她也只是呆呆地在原地,完全沒有反應,這次又是這樣,所以她才發火了。

她問我內向會是一種遺傳的性格嗎,對於孩子的內向和弱勢要怎麼改變呢?

其實,一個兩歲的孩子,甚至沒有太多社交意識和物權意識,很多情況下看起來不主動、不會反抗,是由於沒有社交技巧或者還不會溝通。

這個時候,孩子應該學會分清什麼是我的東西,如果是我的,別人應該先問我才能拿走,如何表達這個歸屬權?

而最不適合被貼上“內向”這個標籤,也最不該聽到父母的責備:

你怎麼搞的,不把玩具拿回來,就等著被人欺負你嗎?

怎麼那麼沒用,每次都被欺負?

語言是一把利劍,也是一種創造世界方式。而“你是一個被欺負了的人”,這個種子一旦被埋下,孩子也許在今後社交中就再難有平和之心。

比起孩子,看起來這個母親也許更有一些需要被解決的問題。由於自己的人生局限,以及對自己的不接納,她放大了孩子身上的某些東西,給了一個偏狹的定義。

結果很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次被否定的社交問題中,真的變得不會社交,不善社交。母親最後會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潛意識塑造了一個內向的孩子。

在父母的心中,有一個關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故事裡有過往經驗給我們的價值觀,有恐懼和未完成的遺憾。

在育兒中,多數父母會認為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深恐於一個悲劇的重現,結果反而導致下一代的強迫性重複。

02

不要讓家庭的期待封印孩子的生命活力

很多父母無意識中從負向去塑造了孩子的自我意象。

我中學的時候就是有一個同學,由於我那時候成績非常好,每次我去他們家,他媽媽都說:你要是像XX就好了,成績這麼好,考大學就不發愁了。

說多了之後,我很詫異,在我們這個年代,上大學有什麼難的,考大學為什麼要發愁?

後來我才瞭解到,這個好朋友的媽媽,當年數學成績全市第一,只是家裡沒有錢供她上學,沒上大學,因此留有永遠遺憾,她總希望家裡下一代出個大學生。

而我的這個朋友有個姐姐,70年代的人,她高考過兩次,都沒有考上,所以一切的希望在她的小兒子身上,他考得上、考不上大學對整個家庭來說非常重要。

高考之前,不知道為什麼,一向身體都不錯的這位同學忽然病了,他最終放棄了高考。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我在想,對他來說,不考就永遠沒有失敗的可能,也許因為潛意識的壓力太大,於是他啟動了疾病這個自我保護程式。

是媽媽無意識對高考意義的詮釋太大太重,壓垮了孩子。

與此類似,生活中更常見的是,有很多過度包辦代替的父母,最終會養出一個“啃老”的孩子。

因為父母每一次越界的包辦代替,都是在潛意識裡對孩子說“你可能不行,只能由父母代勞”。這個擔心最終封印了孩子生命的活力。

與負面的自我意象塑造相反,積極的生命詮釋能導引出孩子正面的力量。

初為父母最大的功能,一是詮釋世界,對生活事件正面賦義;二是盡力托舉,引導孩子的內在力量。

03

隨時都是家庭教育的好時機

教育專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其實沒有真正的“壞情境”,所有的情境都可以說是時機。

父母最重要的教育機會,也就是這種信手拈來的時機教育,它往往效果最好,三言兩語,看似平淡又影響深遠。

我的朋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外向優秀,小兒子有點胖又木訥,他總是成長在哥哥的陰影下,有點自卑。

一次旅行,路上大兒子又忙著社交,與陌生人飆外語,小兒子沒事幹,給媽媽遞來一瓶水,媽媽動情地一把抱住了他,說“真謝謝你這麼體貼,你看哥哥總是很忙,只有你這麼體貼溫暖,陪著媽媽,還好媽媽有你。”

那一刻小兒子有點意外,也有點不好意思。

朋友跟我說其實早就想跟孩子傳遞“不要因為哥哥自卑”,但卻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表達。

而在這個時機,她用誇張感恩的方式說出來時,小兒子最能感受到自己早就無條件地被接納,而完全不需要像哥哥那樣優秀。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和談判。

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畫好孩子心中這張潛意識地圖,用生活中每一次隨意塗鴉,一次普通哭泣帶來的教育機會,去連結孩子心中巨大的能量庫。

父母無非是竭盡所能,成為那把啟動人生旅途的鑰匙。

什麼樣的家庭養育什麼樣的孩子,以下是一組正面和負面家庭教育的對比,不妨來看看你的家庭是什麼風格:

好的家庭積極對話、有效溝通;壞的家庭消極對話、溝通不暢。

好的家庭多讚美表揚;壞的家庭多批評指責。

好的家庭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壞的家庭很少跟孩子互動和陪伴。

好的家庭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壞的家庭很少說出自己的感受。

好的家庭經常表達愛;壞的家庭把愛藏起來。

甚至沒有太多社交意識和物權意識,很多情況下看起來不主動、不會反抗,是由於沒有社交技巧或者還不會溝通。

這個時候,孩子應該學會分清什麼是我的東西,如果是我的,別人應該先問我才能拿走,如何表達這個歸屬權?

而最不適合被貼上“內向”這個標籤,也最不該聽到父母的責備:

你怎麼搞的,不把玩具拿回來,就等著被人欺負你嗎?

怎麼那麼沒用,每次都被欺負?

語言是一把利劍,也是一種創造世界方式。而“你是一個被欺負了的人”,這個種子一旦被埋下,孩子也許在今後社交中就再難有平和之心。

比起孩子,看起來這個母親也許更有一些需要被解決的問題。由於自己的人生局限,以及對自己的不接納,她放大了孩子身上的某些東西,給了一個偏狹的定義。

結果很可能是孩子在一次次被否定的社交問題中,真的變得不會社交,不善社交。母親最後會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潛意識塑造了一個內向的孩子。

在父母的心中,有一個關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這個故事裡有過往經驗給我們的價值觀,有恐懼和未完成的遺憾。

在育兒中,多數父母會認為自己和孩子是一體的,深恐於一個悲劇的重現,結果反而導致下一代的強迫性重複。

02

不要讓家庭的期待封印孩子的生命活力

很多父母無意識中從負向去塑造了孩子的自我意象。

我中學的時候就是有一個同學,由於我那時候成績非常好,每次我去他們家,他媽媽都說:你要是像XX就好了,成績這麼好,考大學就不發愁了。

說多了之後,我很詫異,在我們這個年代,上大學有什麼難的,考大學為什麼要發愁?

後來我才瞭解到,這個好朋友的媽媽,當年數學成績全市第一,只是家裡沒有錢供她上學,沒上大學,因此留有永遠遺憾,她總希望家裡下一代出個大學生。

而我的這個朋友有個姐姐,70年代的人,她高考過兩次,都沒有考上,所以一切的希望在她的小兒子身上,他考得上、考不上大學對整個家庭來說非常重要。

高考之前,不知道為什麼,一向身體都不錯的這位同學忽然病了,他最終放棄了高考。

後來我學了心理學,我在想,對他來說,不考就永遠沒有失敗的可能,也許因為潛意識的壓力太大,於是他啟動了疾病這個自我保護程式。

是媽媽無意識對高考意義的詮釋太大太重,壓垮了孩子。

與此類似,生活中更常見的是,有很多過度包辦代替的父母,最終會養出一個“啃老”的孩子。

因為父母每一次越界的包辦代替,都是在潛意識裡對孩子說“你可能不行,只能由父母代勞”。這個擔心最終封印了孩子生命的活力。

與負面的自我意象塑造相反,積極的生命詮釋能導引出孩子正面的力量。

初為父母最大的功能,一是詮釋世界,對生活事件正面賦義;二是盡力托舉,引導孩子的內在力量。

03

隨時都是家庭教育的好時機

教育專家認為,在家庭教育中,其實沒有真正的“壞情境”,所有的情境都可以說是時機。

父母最重要的教育機會,也就是這種信手拈來的時機教育,它往往效果最好,三言兩語,看似平淡又影響深遠。

我的朋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外向優秀,小兒子有點胖又木訥,他總是成長在哥哥的陰影下,有點自卑。

一次旅行,路上大兒子又忙著社交,與陌生人飆外語,小兒子沒事幹,給媽媽遞來一瓶水,媽媽動情地一把抱住了他,說“真謝謝你這麼體貼,你看哥哥總是很忙,只有你這麼體貼溫暖,陪著媽媽,還好媽媽有你。”

那一刻小兒子有點意外,也有點不好意思。

朋友跟我說其實早就想跟孩子傳遞“不要因為哥哥自卑”,但卻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表達。

而在這個時機,她用誇張感恩的方式說出來時,小兒子最能感受到自己早就無條件地被接納,而完全不需要像哥哥那樣優秀。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妥協和談判。

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畫好孩子心中這張潛意識地圖,用生活中每一次隨意塗鴉,一次普通哭泣帶來的教育機會,去連結孩子心中巨大的能量庫。

父母無非是竭盡所能,成為那把啟動人生旅途的鑰匙。

什麼樣的家庭養育什麼樣的孩子,以下是一組正面和負面家庭教育的對比,不妨來看看你的家庭是什麼風格:

好的家庭積極對話、有效溝通;壞的家庭消極對話、溝通不暢。

好的家庭多讚美表揚;壞的家庭多批評指責。

好的家庭給孩子高品質的陪伴;壞的家庭很少跟孩子互動和陪伴。

好的家庭公開表達自己的想法;壞的家庭很少說出自己的感受。

好的家庭經常表達愛;壞的家庭把愛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