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10大突破性技術,中國黑科技上榜!

1、先進面部識別。

中國科技企業Face++(曠視)的AI人臉檢測平臺入選,

其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在刷臉支付、身份確認等多個領域,合作夥伴包括支付寶、滴滴等等。另外,百度的面部識別技術也被提及,包括應用在公共設施和旅遊景點,令MIT印象深刻。

2、治療癱瘓。

2017年,法國神經學家格雷瓜爾·庫爾蒂納(Grégoire Courtine)主導開發新型腦部植入晶片,

在治療癱瘓方面獲得突破性成就。內置電極的晶片僅有圖釘大小,可感應大腦中控制腿部運動的神經元,在臨川實驗中,成功讓癱瘓的猴子重新站立並行走。

3、無人駕駛卡車。

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在2017年繼續發展和完善,其中突破性的部分在於應用在卡車中。

其中,被Uber收購的Otto被廣泛看好,其雷射雷達專利技術非常先進且價格低廉,可將成本降至十分之一(1萬美元)。無人駕駛卡車的發展意義重大,有望徹底解決因疲勞駕駛引發的交通事故。

4、實用的量子電腦。

穀歌、英特爾及其他研究小組目前均在量子電腦開發方面獲得突破,

有望加速其量產甚至消費化進程。目前荷蘭研究室QuTech,已經開發出相對小巧、結構簡單的量子電腦系統,有望在數年後進行超級計算。

5、360度相機。

360度相機雖仍不是最主流的拍照設備,但2017年的趨勢性突破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使用360度相機自拍,

改變了人們分享美好回憶的方式。新款360度相機畫質更好、價格更便宜,並且支持4K和VR拍攝。

6、熱太陽能電池。

新型的熱太陽能電池在2017年取得突破,有望在未來10-15年實現應用。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開發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板,相比傳統設計更小巧、高效。

基因治療2.0。在治療罕見遺傳病方面,人類一直顯得比較無力,但2.0版基因治療有可能是一種突破。早期基因治療存在太多不確定性,而目前斯坦福大學主導的2.0基因治療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在大概40-50中不同遺傳疾病,在臨床上取得重大突破。

7、細胞地圖集。

要想探索生物奧秘,就要更好地瞭解微觀世界,比如細胞。偉大的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曾想構建出細胞地圖集,但礙於當時技術限制並未完成;而在2017年,來自英國、美國、瑞士、以色列、荷蘭和日本的國際科學家聯盟,正在致力於完成這件事,預計在五年內為人類身體的每種分子分配簽名、構建一個編碼圖集。

8、物聯網入侵。

物聯網作為一種新興技術,遭受入侵的速度遠比人們想像得更快。2017年,針對物聯網設備入侵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甚至有駭客開發具有針對性的惡意軟體,比如著名的“Mirai”感染了約10萬台物聯網設備,情況嚴峻。

9、強化學習。

2017年,阿爾法Go戰勝柯潔,再一次讓人對AI產生敬畏。DeepMind隨後宣佈,阿爾法Go再度升級,具備深度自我學習能力,這意味著AI的能力可能會在近一兩年內實現突破性發展。不過,“AI威脅論”依然令人擔心,沒人知道AI學會思考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10、基因治療2.0。

在治療罕見遺傳病方面,人類一直顯得比較無力,但2.0版基因治療有可能是一種突破。早期基因治療存在太多不確定性,而目前斯坦福大學主導的2.0基因治療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在大概40-50中不同遺傳疾病,在臨床上取得重大突破。

7、細胞地圖集。

要想探索生物奧秘,就要更好地瞭解微觀世界,比如細胞。偉大的物理學家羅伯特·胡克曾想構建出細胞地圖集,但礙於當時技術限制並未完成;而在2017年,來自英國、美國、瑞士、以色列、荷蘭和日本的國際科學家聯盟,正在致力於完成這件事,預計在五年內為人類身體的每種分子分配簽名、構建一個編碼圖集。

8、物聯網入侵。

物聯網作為一種新興技術,遭受入侵的速度遠比人們想像得更快。2017年,針對物聯網設備入侵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甚至有駭客開發具有針對性的惡意軟體,比如著名的“Mirai”感染了約10萬台物聯網設備,情況嚴峻。

9、強化學習。

2017年,阿爾法Go戰勝柯潔,再一次讓人對AI產生敬畏。DeepMind隨後宣佈,阿爾法Go再度升級,具備深度自我學習能力,這意味著AI的能力可能會在近一兩年內實現突破性發展。不過,“AI威脅論”依然令人擔心,沒人知道AI學會思考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10、基因治療2.0。

在治療罕見遺傳病方面,人類一直顯得比較無力,但2.0版基因治療有可能是一種突破。早期基因治療存在太多不確定性,而目前斯坦福大學主導的2.0基因治療技術,已經可以應用在大概40-50中不同遺傳疾病,在臨床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