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輕人如何預防和及時發現癌症?原來是這樣,快給你家人看看

後來再碰到年輕的患者問起癌症的預防,我都想講講小猴的故事。(心急看答案請直接跳轉分割線)

我原來不認識小猴。當他出現在泌尿外科門診走廊的時候,我看見主治走過來,

皺著眉頭問他: “怎麼又過來了?” 過了一會,我看見主任走過來,皺著眉頭問他:“怎麼又過來了?”

一周之後,小猴收住院,我是床位醫生。年輕男性收到我們科,十有八九是嚴重的精索靜脈曲張來手術的。小猴的診斷是“膀胱癌”,不,是“膀胱癌復發”。

他叫我馬哥,其實比我大一歲,183cm的個頭,當過兵,人長得很帥氣。說起當兵,他笑呵呵,“就那時候抽煙最凶”。轉而不笑了,“快復員時,第一次出現血尿。

戰士們搞個越野拉練,累壞了,也有血尿的。沒當回事。要是那時候去查就好了,部隊能給報銷不少。復員後又出現了幾次血尿,覺得要去醫院了。一查,已經長了幾個瘤子。後來又發過兩次吧?我記不清了。” 他確實沒記清。我查了他既往入院病歷,原發膀胱癌+三次復發,共四次電切手術。

“每次手術之後,膀胱裡有沒有灌藥化療?” “前面灌了兩次,覺得也沒什麼用,後來就不灌了。” 他沒有說,

我感覺到他不灌藥還有一個原因,錢。

小猴這次血尿反復出現已經兩年了,瞞著家裡人,不願意來醫院,覺得治不好了。後來他爸知道了,逼著他一起來醫院。這時膀胱內腫瘤已經長大到6*5cm,長滿、長透了膀胱後壁。而且CT顯示,可能已經侵犯了周圍組織。根據現有的證據,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這短短9個字的手術方案,意味著他今後的人生,尿液都要從腹壁造口流出來。

意味著完整切除病變會損傷前列腺周圍的神經血管束,他很可能失去性功能。他還沒有結婚。而這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案。

後來的手術很順利,切緣陰性,清理出10枚淋巴結都沒有轉移。但由於癌症局部分期偏晚,級別高,手術之後,建議他做全身化療。他告訴我,“馬哥,吐得厲害。” 不過他堅持做完了整個療程。

手術過去快2年了,今年過年,我收到他的問候。從朋友圈裡看他,

氣色不錯,一臉壞笑。我多希望,每次看他朋友圈,都能有新的狀態、新的笑容。

上面故事裡的黑體字,勾勒出了小猴從出現症狀到進入癌症中晚期的診療過程。有些他做對了;有一些,或許,他可以做得更好。

-----------------穿上白大褂----------------

現代醫學體系中,疾病預防的概念不只限定於疾病未發生的階段。而是貫穿於疾病發病及治療始終的一個動態過程。在疾病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相應的策略而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

癌症的三級預防策略:

一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病因預防。這可能是大家口頭上“預防”的含義,即“治未病。” 減少致癌因素的暴露。

吸煙是膀胱癌、肺癌、胰腺癌、胃癌……等癌症已知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發病前就不吸煙或者戒煙,就是一級預防。二手煙也是致癌因素,如果你吸煙,請至少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

預防宮頸癌,接種HPV疫苗屬於一級預防。參考 成年人有什麼疫苗、預防針值得打? - 馬蟲的回答

少吃薰制的或醃制的食品,含有亞硝酸鹽等成分複雜的致癌物。

減肥可能降低結直腸癌、乳腺癌發病風險。

多吃蔬菜有可能降低消化道腫瘤發病風險。

遺傳層面的危險因素,天生的,預防起來更困難。安吉麗娜朱莉因乳腺癌高危基因而切除乳☆禁☆房,就是針對遺傳危險因素的預防。 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國內也稱“三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國外文獻多指早期診斷(early detection)。主要是開展針對高危癌症人群的篩查(screening)、定期的健康體檢。具體到每一種癌症,高危人群不同、發病年齡不同,策略有所不同。

@多妞在雪梨

的答案很好。 由於膀胱癌易復發的特點,小猴在第一次手術之後,仍舊屬於膀胱癌的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膀胱鏡複查,而不是等到出現血尿,還延遲就診,這也屬於二級預防。二級預防不要怕麻煩,不要怕花錢(抽血、B超、CT等沒有很貴,比很多包和衣服便宜很多),很可能,它會救你一命。 三級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臨床預防。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積極治療,改善症狀,避免復發轉移,避免出現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即使確診癌症,遵醫囑、積極檢查和治療也是預防進展和惡化。 小猴第一次出現血尿時,如果儘快去醫院就診,可能當時就可以診斷膀胱癌而更早期進行手術,避免日後復發、進展。 如果他在前幾次小手術後,能夠堅持膀胱灌注,有可能會避免復發、進展,避免後來切除器官、失去性功能的大手術。 小猴後來全膀胱切除術後,堅持了化療,可以算是減少復發和全身轉移、延遲生命的三級預防。 請注意!在所有上述探討預防的措施和結果時,我的措辭都是“如果……可能……”。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年輕人遠離所有已知的致癌因素,也不能確保他不會生癌。因為致癌因素、致癌機制遠未明確。即便可以預防所有的外在致癌因素,還有內在的遺傳因素,很難預防。小猴即使從不吸煙,也沒有人可以保證他不生膀胱癌。預防的本質是用當下明確的措施,交換未來可能的獲益。舉個例子,把家裡的易燃物品全部清除,再買個滅火器,也不能保證以後不發生火災,不能保證滅火器就能撲滅火災。 而當下的措施還很可能引起你的不適,比如讓你戒煙、讓你堅持鍛煉、讓你把家裡的易燃的漂亮的衣服統統扔掉、讓你花錢買滅火器,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

即便如此,當我們面對明確的、可以採取的預防措施時,最明智的方法還是積極參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減少風險。

抽煙傷肺,喝酒傷肝,不抽煙不喝酒“傷心”。究竟要傷哪一個?醫生說了不算,其實是你自己的選擇。

還記得手術前一晚,我對小猴說,“明天手術了。不要擔心。早點睡。”可想到他一個小夥子,明天之後,可能就再也不行了,心裡難過。他平靜地說,“馬哥,我想抽支煙。” “抽完這支,以後就別抽了吧。”我不知道經歷過那樣的大手術,他有沒有繼續抽煙。我一直不抽煙,但那一刻,我很想在病房的後樓梯,在禁止吸煙的公告牌下,和他勾肩搭背,吞雲吐霧……

參考文獻1. Mayo Clinic. 27 September 2008.2.Cancer prevention - IARC. Chapter 16. 25 February 2015.3.Lancet366 (9499): 1784–93.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2004), pp. 497–596

二手煙也是致癌因素,如果你吸煙,請至少不要在公共場所吸煙。

預防宮頸癌,接種HPV疫苗屬於一級預防。參考 成年人有什麼疫苗、預防針值得打? - 馬蟲的回答

少吃薰制的或醃制的食品,含有亞硝酸鹽等成分複雜的致癌物。

減肥可能降低結直腸癌、乳腺癌發病風險。

多吃蔬菜有可能降低消化道腫瘤發病風險。

遺傳層面的危險因素,天生的,預防起來更困難。安吉麗娜朱莉因乳腺癌高危基因而切除乳☆禁☆房,就是針對遺傳危險因素的預防。 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國內也稱“三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國外文獻多指早期診斷(early detection)。主要是開展針對高危癌症人群的篩查(screening)、定期的健康體檢。具體到每一種癌症,高危人群不同、發病年齡不同,策略有所不同。

@多妞在雪梨

的答案很好。 由於膀胱癌易復發的特點,小猴在第一次手術之後,仍舊屬於膀胱癌的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膀胱鏡複查,而不是等到出現血尿,還延遲就診,這也屬於二級預防。二級預防不要怕麻煩,不要怕花錢(抽血、B超、CT等沒有很貴,比很多包和衣服便宜很多),很可能,它會救你一命。 三級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臨床預防。在明確診斷的情況下,積極治療,改善症狀,避免復發轉移,避免出現其他嚴重的併發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即使確診癌症,遵醫囑、積極檢查和治療也是預防進展和惡化。 小猴第一次出現血尿時,如果儘快去醫院就診,可能當時就可以診斷膀胱癌而更早期進行手術,避免日後復發、進展。 如果他在前幾次小手術後,能夠堅持膀胱灌注,有可能會避免復發、進展,避免後來切除器官、失去性功能的大手術。 小猴後來全膀胱切除術後,堅持了化療,可以算是減少復發和全身轉移、延遲生命的三級預防。 請注意!在所有上述探討預防的措施和結果時,我的措辭都是“如果……可能……”。 換句話說,即使一個年輕人遠離所有已知的致癌因素,也不能確保他不會生癌。因為致癌因素、致癌機制遠未明確。即便可以預防所有的外在致癌因素,還有內在的遺傳因素,很難預防。小猴即使從不吸煙,也沒有人可以保證他不生膀胱癌。預防的本質是用當下明確的措施,交換未來可能的獲益。舉個例子,把家裡的易燃物品全部清除,再買個滅火器,也不能保證以後不發生火災,不能保證滅火器就能撲滅火災。 而當下的措施還很可能引起你的不適,比如讓你戒煙、讓你堅持鍛煉、讓你把家裡的易燃的漂亮的衣服統統扔掉、讓你花錢買滅火器,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

即便如此,當我們面對明確的、可以採取的預防措施時,最明智的方法還是積極參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減少風險。

抽煙傷肺,喝酒傷肝,不抽煙不喝酒“傷心”。究竟要傷哪一個?醫生說了不算,其實是你自己的選擇。

還記得手術前一晚,我對小猴說,“明天手術了。不要擔心。早點睡。”可想到他一個小夥子,明天之後,可能就再也不行了,心裡難過。他平靜地說,“馬哥,我想抽支煙。” “抽完這支,以後就別抽了吧。”我不知道經歷過那樣的大手術,他有沒有繼續抽煙。我一直不抽煙,但那一刻,我很想在病房的後樓梯,在禁止吸煙的公告牌下,和他勾肩搭背,吞雲吐霧……

參考文獻1. Mayo Clinic. 27 September 2008.2.Cancer prevention - IARC. Chapter 16. 25 February 2015.3.Lancet366 (9499): 1784–93.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 (2004), pp. 49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