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度解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模式的暴利從何而來

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有了越來越多的免費產品,一直到今天,免費始終是互聯網產品的絕對主流。

我們不妨做個小測試:現在,報出你最常用的 5個 APP,然後想想,它們收費嗎?

01

免費的 4 種形式

儘管本文討論的是“免費”產品,但是為了將這個問題分析清楚,我們有必要擴大討論範圍,把表面上收費而實質上免費的產品也納入文中。具體來說,免費有 4 種形式:

免費產品,比如 360 安全衛士;

不掙不賠,按成本價賣東西,比如小米;

雖然收錢,但是掙得特別少,

比如美國的連鎖超市 Costco;

更有甚者成交一單就賠一單,比如淘寶上 8 塊 8 包郵的賣家。

因此,本文所說的“免費產品”是“0 利潤產品”的泛指。可能是微薄的利潤,也可能是負利潤。

知道了免費的 4 種形式,接下來我們要分析,為什麼這些公司要做這種“賠本買賣”。

02

免費如何降低成本

眾所周知,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固定成本+變動成本。

比如我是開造紙廠的,廠房、機器設備就是我的“固定成本”,無論造 1 張紙還是造 1000000 張紙,這部分成本都是不變的;而紙漿、電費、人工等就是我的“變動成本”,造得越多投入得就越多。

免費能降低固定成本,最大程度地刺激了銷量,也就最大程度地攤薄了固定成本,比如小米模式。

不過,小米銷量再高,它的固定成本被攤得再薄,手機也不可能白送給顧客,因為每生產一台新手機都要投入原材料、晶片等不菲的變動成本;但對互聯網企業則是不同,比如微信的 APP,從七億用戶發展到八億用戶,相對來說並不會增加太多變動成本。滴滴、ofo、餓了麼的早期投資人朱嘯虎說,

互聯網公司賺第一個 1000 萬要投入幾個億,賺第二個 1000 萬可能就只需要投入幾百萬了,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03

免費怎樣獲得收益?

前文講了免費如何降低成本,但是成本再低,沒有收入也是虧錢。那麼這些公司是如何做到既免費又掙錢的呢?

1)試用期

試用期是讓你體驗產品,引導你後續為之付費,比如 Photoshop。但是,這種模式非常危險,很容易被後來者通過永久免費攪局。

不知你是否記得這只可愛的小獅子:

它的主人叫「瑞星」,曾經在殺毒軟體市場佔據很大的份額,後來被 360 的免費模式打得丟盔棄甲。

不過,如果產品成本夠高,試用期免費策略也能成為有效的競爭手段,因為競爭對手可能連試用期都負擔不起。比如幾年前的“打車軟體大戰”,雖然只持續了幾個月,但是燒掉了幾十億的真金白銀,市場從群雄逐鹿變成了滴滴一統江湖。

後來,壟斷了市場的滴滴結束試用期,開始考慮怎麼賺錢了,現在滴滴打車已經並不比直接打車便宜了。

2)免費+收費

QQ 免費用,但是它的紅黃藍綠青藍紫鑽都要錢。

當然,這種虛無縹緲的好處今天不太能打動用戶了(除了直播打賞),收費一般都對應著實實在在的功能:

遊戲中的人民幣玩家能輕鬆碾壓對手,小編至今還記得前幾年玩「地下城與勇士」時的絕望心情。

印象筆記免費版一個月只能上傳 60MB 流量,功能也少,兒收費版則既全又好用。

最有趣的是歐美的一家黃色網站,它家的 AV 全部免費,但是必須同時按住“QSPL”四個鍵才能正常播放,否則就黑屏。據說沒幾個用戶能堅持一直免費使用。

3)為高利潤產品引流

這種模式用行話說叫“交叉補貼”,其開山鼻祖是吉列。大約 100 年前,吉列發明了刀架與刀片分開的剃鬚刀,但是一年只賣出去了 51 把。為了培養人們的消費習慣,吉列千方百計地把刀架免費送給消費者,搞得全美國的男人幾乎人手一個,之後一次性刀片的熱銷就水到渠成了。

不少互聯網公司深諳此道:

搜狗輸入法利用免費的輸入軟體打造品牌,然後再利用品牌效應開發高利潤的搜狗搜索、搜狗流覽器和搜狗網址導航。

淘寶賣家用 8 塊 8 包郵的爆款產品沖銷量和引流,然後用店裡的其他產品收割長尾流量。

前文提到的「得到」,通過免費的“李翔知識內參”和“羅輯思維”引來大量用戶,進而將他們轉化為其他專欄或“每天聽本書”的付費用戶。

當然,這種套路今天的傳統企業仍然擅長,比如那個關於麥當勞的著名段子:漢堡不賺錢,可樂薯條賺小錢,供應鏈賺中錢,房地產賺大錢。

4)協力廠商市場

這類企業非常“良心”,鐵了心不收用戶的錢,而去掏協力廠商的褲兜,行話叫“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

比如咪蒙把文章免費推送給讀者閱讀,她從在投軟文廣告的公司身上掙錢。

有些商家把這種商業模式玩出了花,非常有趣:

河南鄭州的一個餐廳吃飯免費,但是顧客需要穿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廣告長廊,背出三條廣告才能吃飯;通過收廣告費。

德國瓦爾公司把連鎖公廁開遍全國,供市民免費使用,也是掙廣告費,每年營收 3000 萬歐元。

5)非貨幣收益

並非所有商家都在打錢的主意,在他們眼裡有些東西比錢更值錢,比如資料。

美國的連鎖超市 Target,突然被一個父親投訴,說是侵犯了她女兒的名譽權。原來這家超市總給他女兒發嬰兒奶粉、紙尿褲等孕婦才會關心的郵件廣告,而他的女兒才剛上初中。超市經理趕忙道歉,沒想到 2 個月後,父親登門道歉,因為他的女兒真的懷孕了。

其實這家超市壓根不知道這女孩是誰,但是超市的系統卻能監測到女孩最近買東西偏好的變化,比如突然換了味道淡一點的洗髮水等等,從而判斷出她可能懷孕了。

大資料有如此力量,商家的生產、物流、庫存、行銷、銷售等環節都能做到更加精確;而作為業內公認的下一個風口,大資料的力量還遠不止如此,難怪商家們寧願“免費”也要把數據拿到手了。

04

總結

看來,天下終究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免費使用著的互聯網產品,要麼還在試用期(比如 ofo),要麼利用我們襯托付費用戶的光芒(比如鬥魚直播),要麼想把我們引到付費的地方(比如得到、優酷),要麼對我們別有所圖(比如“資料公司”阿裡)。

雷軍將“免費”稱作互聯網行業的基石,可見這“免費”二字非同小可,值得每一位互聯網從業者深思。

如果你也想踐行免費的商業模式,記住這三個關鍵字:先免後收、協力廠商市場、交叉補貼。財富自由在向你招手哦~

關注專家匯公眾號,一起學習創新創業與企業管理之道!

關注請搜索公眾號“專家匯”或“zhuanjiahui591”

培訓師資預約、商務合作、投稿請在公眾號中聯繫我們。

雖然只持續了幾個月,但是燒掉了幾十億的真金白銀,市場從群雄逐鹿變成了滴滴一統江湖。

後來,壟斷了市場的滴滴結束試用期,開始考慮怎麼賺錢了,現在滴滴打車已經並不比直接打車便宜了。

2)免費+收費

QQ 免費用,但是它的紅黃藍綠青藍紫鑽都要錢。

當然,這種虛無縹緲的好處今天不太能打動用戶了(除了直播打賞),收費一般都對應著實實在在的功能:

遊戲中的人民幣玩家能輕鬆碾壓對手,小編至今還記得前幾年玩「地下城與勇士」時的絕望心情。

印象筆記免費版一個月只能上傳 60MB 流量,功能也少,兒收費版則既全又好用。

最有趣的是歐美的一家黃色網站,它家的 AV 全部免費,但是必須同時按住“QSPL”四個鍵才能正常播放,否則就黑屏。據說沒幾個用戶能堅持一直免費使用。

3)為高利潤產品引流

這種模式用行話說叫“交叉補貼”,其開山鼻祖是吉列。大約 100 年前,吉列發明了刀架與刀片分開的剃鬚刀,但是一年只賣出去了 51 把。為了培養人們的消費習慣,吉列千方百計地把刀架免費送給消費者,搞得全美國的男人幾乎人手一個,之後一次性刀片的熱銷就水到渠成了。

不少互聯網公司深諳此道:

搜狗輸入法利用免費的輸入軟體打造品牌,然後再利用品牌效應開發高利潤的搜狗搜索、搜狗流覽器和搜狗網址導航。

淘寶賣家用 8 塊 8 包郵的爆款產品沖銷量和引流,然後用店裡的其他產品收割長尾流量。

前文提到的「得到」,通過免費的“李翔知識內參”和“羅輯思維”引來大量用戶,進而將他們轉化為其他專欄或“每天聽本書”的付費用戶。

當然,這種套路今天的傳統企業仍然擅長,比如那個關於麥當勞的著名段子:漢堡不賺錢,可樂薯條賺小錢,供應鏈賺中錢,房地產賺大錢。

4)協力廠商市場

這類企業非常“良心”,鐵了心不收用戶的錢,而去掏協力廠商的褲兜,行話叫“羊毛出在豬身上,狗來買單”。

比如咪蒙把文章免費推送給讀者閱讀,她從在投軟文廣告的公司身上掙錢。

有些商家把這種商業模式玩出了花,非常有趣:

河南鄭州的一個餐廳吃飯免費,但是顧客需要穿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廣告長廊,背出三條廣告才能吃飯;通過收廣告費。

德國瓦爾公司把連鎖公廁開遍全國,供市民免費使用,也是掙廣告費,每年營收 3000 萬歐元。

5)非貨幣收益

並非所有商家都在打錢的主意,在他們眼裡有些東西比錢更值錢,比如資料。

美國的連鎖超市 Target,突然被一個父親投訴,說是侵犯了她女兒的名譽權。原來這家超市總給他女兒發嬰兒奶粉、紙尿褲等孕婦才會關心的郵件廣告,而他的女兒才剛上初中。超市經理趕忙道歉,沒想到 2 個月後,父親登門道歉,因為他的女兒真的懷孕了。

其實這家超市壓根不知道這女孩是誰,但是超市的系統卻能監測到女孩最近買東西偏好的變化,比如突然換了味道淡一點的洗髮水等等,從而判斷出她可能懷孕了。

大資料有如此力量,商家的生產、物流、庫存、行銷、銷售等環節都能做到更加精確;而作為業內公認的下一個風口,大資料的力量還遠不止如此,難怪商家們寧願“免費”也要把數據拿到手了。

04

總結

看來,天下終究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免費使用著的互聯網產品,要麼還在試用期(比如 ofo),要麼利用我們襯托付費用戶的光芒(比如鬥魚直播),要麼想把我們引到付費的地方(比如得到、優酷),要麼對我們別有所圖(比如“資料公司”阿裡)。

雷軍將“免費”稱作互聯網行業的基石,可見這“免費”二字非同小可,值得每一位互聯網從業者深思。

如果你也想踐行免費的商業模式,記住這三個關鍵字:先免後收、協力廠商市場、交叉補貼。財富自由在向你招手哦~

關注專家匯公眾號,一起學習創新創業與企業管理之道!

關注請搜索公眾號“專家匯”或“zhuanjiahui591”

培訓師資預約、商務合作、投稿請在公眾號中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