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南方人在北方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不久前,一張大蔥照走紅網路,看著樓道裡這幾大口袋白白綠綠的龐然大物,小編覺得自己的人生開啟了科幻模式,不自覺的陷入未來世界蔬菜瘋狂變異的恐懼裡,這確定是大....蔥?

我大中華地大物博,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南方妹子,誤打誤撞來到帝都生活,常被詭異費解的南北差異雷得外焦裡嫩,懷疑人生。

1.麻醬到底是什麼鬼?

在北方第一次參加聚會

朋友問:“要麻醬麼?”

我:“麻將?”內心os:北方人就是豪氣這麼早就組局了,作為一名從小在麻將館裡找爹媽回家吃飯的四川人輕鬆一笑“來啊”

結果服務員端來一碗米黃色的粘稠液體,我:“excuse me?”

作為一名在四川生活了20多年的四川人,小編虔誠的以25斤尊嚴起誓,管它重慶火鍋系成都冒菜系還是麻辣燙串串香等野生系,在南方,香油是此類美食標配/原配/絕配無疑,

麻醬到底是什麼鬼?飯桌上的北方朋友們蘸著麻醬,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小編一邊觀望一邊忍不住嘖嘖稱奇。果然,給北方人一碗麻醬,他們真的能蘸遍整個地球。

2. 暖氣:南方人心中的神秘傳說

南方冬天氣候濕冷,不管你是宅在家裡還是宅在被窩裡,都擺脫不了寒冷的淩遲。小編在這樣“惡劣”的成長環境裡聽說過太多關於暖氣的傳說,因此對暖氣仰慕已久。

在帝都度過的第一個冬天,11月15號暖氣終於如!期!而!至!

我:暖氣來了嗎?

室友:來了呀,你沒感覺到屋裡都暖和了?

我:沒看見冒氣啊

(我腦子裡的暖氣是醬紫的↓↓↓↓)

室友:又不是蒸饅頭,冒啥氣?

我:噢,好像是暖和了,可是除了變暖和,我怎麼什麼都感覺不到了?

室友:你還想咋滴!難道暖氣還得在你眼前放煙花?= =

看著這些長短不一的暖氣片↓↓↓↓,暖氣在小編心中的“高暖”人設瞬間崩塌,神秘感蕩然無存。

3冬天居然能天天豔陽天?

霧都重慶的冬天有些陰鬱,太陽是個稀罕物。陽光明媚的日子,總有人兒成群結隊歡欣鼓舞的跑來公園曬太陽,

舒展狀感受陽光的恩賜。在陰雨綿綿的南方呆慣了,小編書包裡常備著一把傘,來到帝都,背了3個月,一次都沒有用上,囧。大北京的冬天,真是日日惠風和暢、天朗氣清,碧空萬里,冬高氣爽......(形容好天氣的成語都能用上,此處省略一百字),不過順便吐槽一下,帝都的冬天因此也真的很!幹!燥!啊!小編至今還沒能擺脫被靜電支配的恐懼。

5北方的蟑螂也太小了吧!

吃飯的時候,平時五大三粗的北方朋友突然驚慌失措的大叫起來:“蟑螂?!!”我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看了半天,蟑螂哪兒呢?哪兒呢?......一隻還沒有小拇指指甲蓋大的小蟲子趴在桌上,這...這玩意兒好意思承認自己是蟑螂?

我們南方的蟑螂都是醬紫的↓↓↓↓,而且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還可能會撞見他們開party喲~

6.原來北方不需要開窗通風的......

在北方,小編總覺得開著暖氣閉著窗戶睡覺會被憋傻,就悄悄開了一點小縫透氣。室友抗議:“為什麼要開窗,多冷啊”。

針對開不開窗這件事,我們展開了一次大討論,小編大言不慚的從空氣不流通的危害扯到二氧化碳中毒症狀多可怖,贏得了這場討論的勝利......開窗一晚後,一邊涕泗橫流的關窗戶,一邊為自己的無知向室友誠懇道歉......

7. 小時候看春晚,最喜歡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覺著他們說話的口音都特別有意思。“你大爺”“幹哈哩”“咋滴了”諸如此類的口頭禪,當時年少無知,一直以為這是本山大叔為了讓小品更幽默特地發明的詞彙,到了北方才發現,原來東北大兄弟大妹子都操著這口大碴子口音。

每次在生活裡與北方朋友們碰撞出諸如此類的認知差異,小編都忍不住驚歎世界的奇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環境+氣候差異+文化因素造就了南北方人迥然不同的生活習慣。世界變化萬千,受困於生活習慣的局限,我們從固有認知裡,像盲人摸象般,只能觸碰到世界的冰山一角,諸如此類的差異碰撞,身體得以多長出一隻眼睛,讓我們用新鮮的眼光審視曾經習以為常的世界。

(全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

5北方的蟑螂也太小了吧!

吃飯的時候,平時五大三粗的北方朋友突然驚慌失措的大叫起來:“蟑螂?!!”我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看了半天,蟑螂哪兒呢?哪兒呢?......一隻還沒有小拇指指甲蓋大的小蟲子趴在桌上,這...這玩意兒好意思承認自己是蟑螂?

我們南方的蟑螂都是醬紫的↓↓↓↓,而且半夜起床上廁所的時候還可能會撞見他們開party喲~

6.原來北方不需要開窗通風的......

在北方,小編總覺得開著暖氣閉著窗戶睡覺會被憋傻,就悄悄開了一點小縫透氣。室友抗議:“為什麼要開窗,多冷啊”。

針對開不開窗這件事,我們展開了一次大討論,小編大言不慚的從空氣不流通的危害扯到二氧化碳中毒症狀多可怖,贏得了這場討論的勝利......開窗一晚後,一邊涕泗橫流的關窗戶,一邊為自己的無知向室友誠懇道歉......

7. 小時候看春晚,最喜歡趙本山宋丹丹的小品,覺著他們說話的口音都特別有意思。“你大爺”“幹哈哩”“咋滴了”諸如此類的口頭禪,當時年少無知,一直以為這是本山大叔為了讓小品更幽默特地發明的詞彙,到了北方才發現,原來東北大兄弟大妹子都操著這口大碴子口音。

每次在生活裡與北方朋友們碰撞出諸如此類的認知差異,小編都忍不住驚歎世界的奇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地域環境+氣候差異+文化因素造就了南北方人迥然不同的生活習慣。世界變化萬千,受困於生活習慣的局限,我們從固有認知裡,像盲人摸象般,只能觸碰到世界的冰山一角,諸如此類的差異碰撞,身體得以多長出一隻眼睛,讓我們用新鮮的眼光審視曾經習以為常的世界。

(全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