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透明海洋”工程已斬獲三項“世界第一”

本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郭文波

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

其科學探測難度大。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科研團隊世界首次“把‘人類的眼睛’放到了萬米深海”——他們構建起全球第一個馬里亞納海溝海洋科學綜合觀測網,還成功回收了世界首套萬米綜合潛標,使深海狀態變化“看得清,查得明,報得准”。在25日召開的“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新聞發佈會上,山東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對外宣佈:實施四年的“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績,
以上述深海探測突破為代表,該工程斬獲了三項世界首創性技術,研製出兩項填補國內空白的技術,並有兩項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作為海洋大省,山東集中了國內海洋領域大部分的院士和其他頂尖人才,有責任和實力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向“領跑者”轉變。在此背景下,2014年,山東省科技廳啟動“透明海洋”科技創新工程。該工程主要針對特定海區,

即時或准即時獲取、評估海洋環境資訊,通過深入研究,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海洋環境、氣候及資源的變化,使所觀測的海域實現狀態透明、過程透明和變化透明,達到“看得透、道得明、報得准”的目標。如何理解這一目標?山東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學家坐在家裡就能知道海洋裡的魚群游向,瞭解海洋裡的最新情況,預測未來的變化。”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84%的海洋水深超過2000米,

遺憾的是,人類對2000米以下的海洋知之甚少。以馬里亞納海溝潛標觀測體系的成功布放與回收為代表,“透明海洋”工程完成了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區域海洋潛標觀測網—南海潛標觀測網的維護及擴充,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蘊含豐富多尺度動力過程的南海深海盆的全面覆蓋及完整監測;同時發佈了我國首個西太平洋深海潛標資料系統,實現深海資料資訊的開放共用,
創造了國內外有明確文獻記錄的即時獲取深海資料最長工作時間。

要想實現海洋的“透明”,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觀測系統。據瞭解,該工程成功研製出4000米深海Argo觀測浮標,使我國具備了對全球海洋4000米持續觀測能力,填補了國內剖面迴圈探測技術方面的空白;還成功研製了4000米海深電磁採集站,完成海底大地電磁資料獲取試驗,填補了我國在深海電測探測方面的空白。

此外,該工程開展的面向海洋中尺度渦國內最大規模的海洋智慧裝備立體組網觀測,所用設備均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海洋裝備。

我國地處東亞季風區。水汽主要來自西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只要這些海域的海溫有變化,就會影響東亞地區的氣候。該工程自主研發的7000米級“白龍”浮標成功布放於中印度洋海盆,實現資料上傳全球即時共用,打破了國外壟斷;同時,率先建立了全球高解析度海浪-潮流-環流耦合模式,打破了海洋環境預報和海洋動力過程研究對歐美發達國家的依賴。(科技日報濟南12月25日電)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率先建立了全球高解析度海浪-潮流-環流耦合模式,打破了海洋環境預報和海洋動力過程研究對歐美發達國家的依賴。(科技日報濟南12月25日電)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