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帶一本書去吳哥

緣起蔣勳的《吳哥之美》,初識吳哥。兩年前,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動了去柬埔寨的念頭。2015年的國慶,原本計畫出行,但因機票漲價太多,未能成功。但心裡種下了這顆種子,時常掛念,11月刷機票,

看到價格合適,忽悠好友成功,終於,推遲兩年的吳哥之行正式提上日程。

我自己在看遊記的時候,不喜歡在一大堆圖中找文字,所以本篇遊記文字在前,圖在後,而且照片數量較少。出發前,我也不太喜歡看大量的圖片,這樣好像會更有期待。

我把一些我認為實用的資訊寫下來,關於吳哥歷史,印度教文化的內容大家可以自行看書看視頻解決。

一 平均花費

兩人出行,

人均5000RMB,完全在我們的預算之內。

二 機票

兩人分別從銀川、北京往返暹粒,在廣州轉機,南航,機票均在2000RMB左右。

三 簽證&電話卡

電子簽40$,網頁或APP都可申請,一個小時內出簽。我用的招行信用卡一直無法支付,好友用中國銀行信用卡一次性支付成功。

四 行程制定

出行前,我看了三本書,《吳哥之美》、《柬埔寨和吳哥寺》、《五月盛放》和兩部視頻,《吳哥窟之美》及殷媛小聚版的《吳哥之美》。書和視頻都看了兩遍,

本人很喜歡蔣勳,平時一直在聽蔣勳說紅樓。吳哥是個歷史感很重的地方,如果去之前沒有任何瞭解,去了之後很快會審美疲勞,會覺得寺廟都差不多,浮雕也懶得看。通過看各種遊記,我也瞭解到一般暹粒行程分大圈、小圈、外圈,基本線路都差不多。綜合各種遊記攻略,以及自己看書看視頻所瞭解的知識,我定出了4天的行程。我的基本思想是,儘量按照寺廟建成的時間順序安排,
兼顧各寺廟間的距離,不要求每個寺廟都看,看的寺廟各有特色,不趕行程,避開旅行團,中午回酒店午休。

五 推薦書籍&視頻

書籍:《五月盛放》不是很推薦,時間比較久了,內容也不是太詳細。本次出行,隨身攜帶的是《柬埔寨和吳哥寺》,個人認為這本書介紹地較為詳細。吳哥是神奇的地方,在其他地方旅行從未有過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所有的自由行遊客都會拿著一本書,

中文的,英文的,日文的。走在浮雕前或是門楣下,大家駐足而立,翻到那一頁,對著文字欣賞。還有,其實,歐洲人拿著的並不是真臘風土記,而是LP。蔣勳的《吳哥之美》建議配合視頻一起看。

上述書籍和視頻我都看了兩遍,第一遍是感歎,第二遍是理解記憶。

六 住宿

5晚都住在金蝴蝶別墅酒店,在booking上預定的,提供免費接機,出發前發郵件預定,接機司機很準時。提供免費1小時馬殺雞,

離老市場很近,晚上出去很方便。有一點不太好是旁邊是個小學,中午午休會有些吵。

七 美食

國內吃飯靠大眾點評,國外靠貓頭鷹,反正就是不能自理。

本次在暹粒去了以下餐廳。

the soup dragon 不推薦。這是到達暹粒的第一餐,我們想吃點湯湯水水的食物,正好也在某些攻略裡看到過,所以就在這吃了。完全是速食麵湯煮菜,而且這餐是此行最貴的一餐。唯一的好處就是對面的酒吧一直有人唱歌,可以免費聽歌。

高棉廚房 第一天中午去吃的,中規中矩,還可以,芒果爽不錯。中午人不多,直接去了就能吃。

Genevieve's restaurant和Haven,這兩家很好吃,是我們此行最美味的兩餐。我們吃的是晚餐,最好提前預訂。臨行前發郵件預定的,郵箱在貓頭鷹裡有。haven在一個非常漂亮的小院子裡,老闆娘非常熱情,我們都坐上車要走了,還專門出來表示感謝。

本地火鍋 這是司機推薦的,每人5$。烤肉涮肉一體鍋,小料太多,我們也搞不清到底怎麼拌,就隨意來了。

還有幾餐是在酒店吃的,也還可以。行程較遠的後面兩天,我們中午沒回酒店,景區餐,相對會貴一些,大概貴2-3刀。

水果 原以為會有大量新鮮水果迎接我們,然而,並沒有。我們到處找水果買,司機送的蘋果和菠蘿蜜很好吃。我們自己買的青芒果和桔子,實在是難以接受,桔子直接棄之了,青芒居然還給了辣椒醬,難道是要蘸著吃?嘗試了一下,還可以。紅毛丹和黃芒果還可以,味道不錯。

八 購物

原本想在廣州免稅店買買買,結果店面小,品牌很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沒找對地方。白雲機場較大,轉機時間比較緊張,所以也沒怎麼逛。柬埔寨的免稅店還是不要買了,經對比,化妝品的價格比南航飛機上賣的還貴。

每次出行我們都會買明信片和冰箱貼。冰箱貼老市場一個1刀,我們在外圈買的,三個1刀,七個2刀。明信片一張1刀,還挺好看的。還有好多遊客都會買的大象褲子,老市場5-10刀,價格不等。同樣在外圈購買,兩條5刀。好友買的圍巾,也是兩條5刀。

九 貨幣&語言

通用美元,1刀以下找瑞爾。臨行前,我們兩人換了700刀,夠用。

英語沒問題,酒店前臺,司機都會英語。

十 包車十一 其他

#小費# 出入境都被要小費了,而且是用中文說的。我裝作聽不懂的樣子,也順利過了,沒有特別為難。建議電子簽的話多列印幾張,隨身攜帶,回國時,我的護照裡明明夾了一張簽證,但對方一直說沒有,並且大聲索要小費,好在包裡有多餘的。

#門票# 已漲價,我們買的是7日票,72刀,一定要隨身攜帶,每天都會驗票,當然司機也會提醒。

#衣物# 2月白天氣溫較高,但一定要帶件長袖,清晨在tutu車上還是很冷的。灰塵較大,建議帶個口罩,或者直接來個戶外頭巾,又能防曬又能防塵。

#廁所# 景區廁所不多,所以女生要避開生理期。

#馬殺雞# 滿大街都是,真的是便宜,做個足療才2刀。

十二 同行好友簡要介紹

高中同學,相識多年,值得託付,我媽說你倆出去我放心。我負責買機票,訂酒店,訂行程,她負責看地圖找路,因為我是嚴重路癡不分東南西北並且大腦偶爾段路斷片。性格相近,不拖泥帶水,睡覺一個磨牙,一個打呼,反正都帶耳塞,誰也不嫌棄誰。

十三 出行2.13 出發

差不多同一時間,分別從北京、銀川出發,起飛前各自拍了一張照片,結果發現我倆一個左翅膀,一個右翅膀,就這樣,廣州見。轉機飛暹粒,未晚點。今天一天基本都在路上了。

2.14 吳哥寺日出-吳哥寺-吳哥寺日落

原本想按時間順序,最先看羅洛斯遺址,但考慮到距離,還是先來了Angkor wat。因為吳哥寺是朝西建築,所以很多人是先來看日出,然後去其他地方,下午再返回來。我們選擇一天都在吳哥寺,想要認真體會一下吳哥王朝的鼎盛。日出之後,直接進入第一回廊,基本沒什麼遊客,安靜地對著書來看浮雕。上午走完第一回廊+第二回廊,之後回酒店休息。下午三點再來,排隊登上中央殿堂,我們倆完全沉醉在女神的微笑中,不停地拍啊拍啊,那種初獲生命的喜悅,低眉淺笑,不同的動作,不同的頭飾,每一尊女神像都值得好好欣賞。落日餘暉下,再次看了朝西的浮雕,走在引道上,我們不停地回頭,想要再看看這座建築,不知道下一次見面又是何時。

2.15 巴揚寺-通王城-巴肯山日落

蔣勳老師說他曾經帶著朋友在巴揚等待日出,但其實巴揚的開門時間是7:30。我們還是較早的到達,想趁著人少看看這座寺廟。

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改信大乘佛教之後修建的,從吳哥寺到巴揚寺,我們也正是想體會帝國從鼎盛到領悟的過程。因為到達很早,所以基本沒什麼遊客,一開門我們直接登上中央殿堂,相比吳哥寺,巴揚寺很小。至今我依舊記得,踏上最後一節樓梯,抬頭第一眼看到佛像的那一刹那,渾身好像電擊一般,安靜的寺廟裡,清晨第一縷陽光下,高棉的微笑無處不在,那種內在的力量帶給我的感動遠超過我的預想。腦子裡只回想著蔣勳老師說過的,金剛怒目,不如菩薩垂眉。陽光一點點照耀四面佛,就這樣坐著,靜靜地看著這微笑。用四個字來形容巴揚帶給我的感動:此生難得。

還是建議要早一些來巴揚,遊客多了就會破壞原有的寧靜,而且清晨下的巴揚比烈日下的更迷人。

在遊客競相與佛像合影的時候,我們從中央殿堂返回回廊,欣賞描述百姓生活的浮雕。吳哥寺的浮雕顯得孔武有力,恢弘巨大,而巴揚寺回歸了生活,好像從仰望一下進入平視,我們一點點找尋鬥雞的、下棋的、生產的、開小灶的畫面,這裡的浮雕更加有趣。

離開巴揚向北,進入通往城。巴方寺,空中宮殿,象台。。。對照著書裡的內容一點點找尋,一點點看。癲王台的浮雕一定要看,有雕刻完整精美的九頭naga。

2.16 皇家浴池日出-塔普隆寺-塔高寺-聖劍寺-龍蟠水池-塔遜寺-比粒寺日落-豆蔻寺

一早出發去皇家浴池看日出,相比吳哥寺,這裡的人很少,也很安靜。皇家浴池的對面就是斑黛喀蒂,結束後,時間還早,大部分寺廟的開門時間都是7:30,我們想早些去塔普隆寺,所以就沒在斑黛喀蒂等待開門。

前兩天看到的寺廟修復的都很完整,都有著清晰的建築格局。今日來到塔普隆寺,對照書上的地圖,已不太容易分辨圍牆、殿堂,植物已經與建築共生。蔣勳老師的話又再次響起,一顆種子的力量,何為偉大,何為渺小,用天長地久對抗。。。我和好友都覺得,我們這次不是兩個人出行,是三個,還有蔣勳老師。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塔普隆寺一定要早來,遊客少,你可以安靜地欣賞樹與石塊的共生,欣賞生命的力量,可以隨意掃全景照片。

今日遊覽的寺廟每一個都有特色,為了集中好好遊覽這些寺廟,我們也放棄了一些,比如周薩神廟、托瑪儂神廟。塔高寺,因為沒有浮雕,還原了石塊原本的力量。聖劍寺,兩層石造建築,還有舞女平臺的門楣上13個飛天舞女的浮雕。塔遜寺,是為了尋找樹包塔。龍蟠水池,已經沒有了曾經的感覺,現在為了安全,水池周邊用圍欄圍了起來,我站了許久,也沒能體會到空間的儀式性。比粒寺,為了看日落,這裡又有燒屍體的,又有倒骨灰的,所以我們倆也沒敢拍照,心裡有點小害怕。日落結束後,心裡惦念著豆蔻寺,因為之前不順路,所以漏掉了。也就是喀拉凡寺,五座寺廟一字排開,平地式紅磚建築。吳哥建築以1000年為界,之前是紅磚+灰泥,之後是石塊,能看紅磚建築的機會不多,所以雖然司機不推薦去,我們還是執意去看看,餘暉下,紅磚建築非常美,也沒有錯過罕見的吉祥天女的浮雕。

2.17 羅洛斯遺址-女王宮-崩密列-磅克良-洞裡薩湖日落

建議早一些出發,女王宮非常小,遊客多了之後基本就是人擠人。我們是6:30出發,因為還想去羅洛斯遺址看看,所以耽誤了一些時間,在女王宮也是這幾天我們唯一一次跟旅行團時間重合。但因為女王宮主要是看門楣雕刻,人多倒是也不怎麼影響。紅砂岩建築,極其精美的雕刻,這裡是我見過的最為精緻的雕刻,連攪動乳海的浪花都是鏤空雕刻,每一處的門楣都有對應的故事,所以,一定要帶一本書去。很多人不建議去羅洛斯遺址,但我覺得作為建國時期的建築,還是要去看看,幾天看下來,整個時間軸上的建築基本都看過了,也就更能體會吳哥建築風格的變化。特別是女神像,吳哥寺,巴肯山,女王宮,三處的女神像雕刻風格明顯不同。崩密列,廢墟之美。亂石上有棧道,順著走就行。當初的石塊大都崩裂,坍塌,完全看不出當初建築的模樣。看到現在的樣子,還是有些悲傷,時間到底留住了什麼。

後面兩天因為路途較遠,沒有回酒店午休,但吃飯的地方提供吊床,我們倆非常習慣並且喜歡它,一睡睡到兩點半,然後再出發。最後的行程是洞裡薩湖看日落,我們去的是離暹粒最遠的浮村,磅克良,一艘船,只有我倆和司機,船費每人20刀,相當於包了一條船去看日落。船開過村落,這裡的人生活、上學,一切活動都在這片水域上。然後,我就又有些悲傷了。

2.18 離開。

航班接近中午,司機推薦我們去巴肯山看日出,所以又加了18刀,包括看日出和送到機場。但是,由於我大腦短路,沒定鬧鈴,錯過了起床時間,巴肯山的日出是錯過了,但去吳哥寺還可以,所以,又再一次去了吳哥寺。那一天離開時,以為不會再來了,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面了。日出結束後,也彌補了上一次沒能看到的,西塔門處在陽光下的女神,還有露齒笑的那一尊。

結束

掛念了這麼久的吳哥之行,就這樣結束了。吳哥是個神奇的地方,回來之後我依舊想看關於它的書,那些曾經看過的文字,在見到實景之後,重新閱讀,又是不一樣的感覺。一句話概括此行就是,每天看日出,每天看日落,白天逛寺廟,晚上做足療。

文字之後的少量照片。

先來一張司機跟我的書的合影以及他的名片

可以免費聽歌。

高棉廚房 第一天中午去吃的,中規中矩,還可以,芒果爽不錯。中午人不多,直接去了就能吃。

Genevieve's restaurant和Haven,這兩家很好吃,是我們此行最美味的兩餐。我們吃的是晚餐,最好提前預訂。臨行前發郵件預定的,郵箱在貓頭鷹裡有。haven在一個非常漂亮的小院子裡,老闆娘非常熱情,我們都坐上車要走了,還專門出來表示感謝。

本地火鍋 這是司機推薦的,每人5$。烤肉涮肉一體鍋,小料太多,我們也搞不清到底怎麼拌,就隨意來了。

還有幾餐是在酒店吃的,也還可以。行程較遠的後面兩天,我們中午沒回酒店,景區餐,相對會貴一些,大概貴2-3刀。

水果 原以為會有大量新鮮水果迎接我們,然而,並沒有。我們到處找水果買,司機送的蘋果和菠蘿蜜很好吃。我們自己買的青芒果和桔子,實在是難以接受,桔子直接棄之了,青芒居然還給了辣椒醬,難道是要蘸著吃?嘗試了一下,還可以。紅毛丹和黃芒果還可以,味道不錯。

八 購物

原本想在廣州免稅店買買買,結果店面小,品牌很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沒找對地方。白雲機場較大,轉機時間比較緊張,所以也沒怎麼逛。柬埔寨的免稅店還是不要買了,經對比,化妝品的價格比南航飛機上賣的還貴。

每次出行我們都會買明信片和冰箱貼。冰箱貼老市場一個1刀,我們在外圈買的,三個1刀,七個2刀。明信片一張1刀,還挺好看的。還有好多遊客都會買的大象褲子,老市場5-10刀,價格不等。同樣在外圈購買,兩條5刀。好友買的圍巾,也是兩條5刀。

九 貨幣&語言

通用美元,1刀以下找瑞爾。臨行前,我們兩人換了700刀,夠用。

英語沒問題,酒店前臺,司機都會英語。

十 包車十一 其他

#小費# 出入境都被要小費了,而且是用中文說的。我裝作聽不懂的樣子,也順利過了,沒有特別為難。建議電子簽的話多列印幾張,隨身攜帶,回國時,我的護照裡明明夾了一張簽證,但對方一直說沒有,並且大聲索要小費,好在包裡有多餘的。

#門票# 已漲價,我們買的是7日票,72刀,一定要隨身攜帶,每天都會驗票,當然司機也會提醒。

#衣物# 2月白天氣溫較高,但一定要帶件長袖,清晨在tutu車上還是很冷的。灰塵較大,建議帶個口罩,或者直接來個戶外頭巾,又能防曬又能防塵。

#廁所# 景區廁所不多,所以女生要避開生理期。

#馬殺雞# 滿大街都是,真的是便宜,做個足療才2刀。

十二 同行好友簡要介紹

高中同學,相識多年,值得託付,我媽說你倆出去我放心。我負責買機票,訂酒店,訂行程,她負責看地圖找路,因為我是嚴重路癡不分東南西北並且大腦偶爾段路斷片。性格相近,不拖泥帶水,睡覺一個磨牙,一個打呼,反正都帶耳塞,誰也不嫌棄誰。

十三 出行2.13 出發

差不多同一時間,分別從北京、銀川出發,起飛前各自拍了一張照片,結果發現我倆一個左翅膀,一個右翅膀,就這樣,廣州見。轉機飛暹粒,未晚點。今天一天基本都在路上了。

2.14 吳哥寺日出-吳哥寺-吳哥寺日落

原本想按時間順序,最先看羅洛斯遺址,但考慮到距離,還是先來了Angkor wat。因為吳哥寺是朝西建築,所以很多人是先來看日出,然後去其他地方,下午再返回來。我們選擇一天都在吳哥寺,想要認真體會一下吳哥王朝的鼎盛。日出之後,直接進入第一回廊,基本沒什麼遊客,安靜地對著書來看浮雕。上午走完第一回廊+第二回廊,之後回酒店休息。下午三點再來,排隊登上中央殿堂,我們倆完全沉醉在女神的微笑中,不停地拍啊拍啊,那種初獲生命的喜悅,低眉淺笑,不同的動作,不同的頭飾,每一尊女神像都值得好好欣賞。落日餘暉下,再次看了朝西的浮雕,走在引道上,我們不停地回頭,想要再看看這座建築,不知道下一次見面又是何時。

2.15 巴揚寺-通王城-巴肯山日落

蔣勳老師說他曾經帶著朋友在巴揚等待日出,但其實巴揚的開門時間是7:30。我們還是較早的到達,想趁著人少看看這座寺廟。

巴揚寺是闍耶跋摩七世改信大乘佛教之後修建的,從吳哥寺到巴揚寺,我們也正是想體會帝國從鼎盛到領悟的過程。因為到達很早,所以基本沒什麼遊客,一開門我們直接登上中央殿堂,相比吳哥寺,巴揚寺很小。至今我依舊記得,踏上最後一節樓梯,抬頭第一眼看到佛像的那一刹那,渾身好像電擊一般,安靜的寺廟裡,清晨第一縷陽光下,高棉的微笑無處不在,那種內在的力量帶給我的感動遠超過我的預想。腦子裡只回想著蔣勳老師說過的,金剛怒目,不如菩薩垂眉。陽光一點點照耀四面佛,就這樣坐著,靜靜地看著這微笑。用四個字來形容巴揚帶給我的感動:此生難得。

還是建議要早一些來巴揚,遊客多了就會破壞原有的寧靜,而且清晨下的巴揚比烈日下的更迷人。

在遊客競相與佛像合影的時候,我們從中央殿堂返回回廊,欣賞描述百姓生活的浮雕。吳哥寺的浮雕顯得孔武有力,恢弘巨大,而巴揚寺回歸了生活,好像從仰望一下進入平視,我們一點點找尋鬥雞的、下棋的、生產的、開小灶的畫面,這裡的浮雕更加有趣。

離開巴揚向北,進入通往城。巴方寺,空中宮殿,象台。。。對照著書裡的內容一點點找尋,一點點看。癲王台的浮雕一定要看,有雕刻完整精美的九頭naga。

2.16 皇家浴池日出-塔普隆寺-塔高寺-聖劍寺-龍蟠水池-塔遜寺-比粒寺日落-豆蔻寺

一早出發去皇家浴池看日出,相比吳哥寺,這裡的人很少,也很安靜。皇家浴池的對面就是斑黛喀蒂,結束後,時間還早,大部分寺廟的開門時間都是7:30,我們想早些去塔普隆寺,所以就沒在斑黛喀蒂等待開門。

前兩天看到的寺廟修復的都很完整,都有著清晰的建築格局。今日來到塔普隆寺,對照書上的地圖,已不太容易分辨圍牆、殿堂,植物已經與建築共生。蔣勳老師的話又再次響起,一顆種子的力量,何為偉大,何為渺小,用天長地久對抗。。。我和好友都覺得,我們這次不是兩個人出行,是三個,還有蔣勳老師。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塔普隆寺一定要早來,遊客少,你可以安靜地欣賞樹與石塊的共生,欣賞生命的力量,可以隨意掃全景照片。

今日遊覽的寺廟每一個都有特色,為了集中好好遊覽這些寺廟,我們也放棄了一些,比如周薩神廟、托瑪儂神廟。塔高寺,因為沒有浮雕,還原了石塊原本的力量。聖劍寺,兩層石造建築,還有舞女平臺的門楣上13個飛天舞女的浮雕。塔遜寺,是為了尋找樹包塔。龍蟠水池,已經沒有了曾經的感覺,現在為了安全,水池周邊用圍欄圍了起來,我站了許久,也沒能體會到空間的儀式性。比粒寺,為了看日落,這裡又有燒屍體的,又有倒骨灰的,所以我們倆也沒敢拍照,心裡有點小害怕。日落結束後,心裡惦念著豆蔻寺,因為之前不順路,所以漏掉了。也就是喀拉凡寺,五座寺廟一字排開,平地式紅磚建築。吳哥建築以1000年為界,之前是紅磚+灰泥,之後是石塊,能看紅磚建築的機會不多,所以雖然司機不推薦去,我們還是執意去看看,餘暉下,紅磚建築非常美,也沒有錯過罕見的吉祥天女的浮雕。

2.17 羅洛斯遺址-女王宮-崩密列-磅克良-洞裡薩湖日落

建議早一些出發,女王宮非常小,遊客多了之後基本就是人擠人。我們是6:30出發,因為還想去羅洛斯遺址看看,所以耽誤了一些時間,在女王宮也是這幾天我們唯一一次跟旅行團時間重合。但因為女王宮主要是看門楣雕刻,人多倒是也不怎麼影響。紅砂岩建築,極其精美的雕刻,這裡是我見過的最為精緻的雕刻,連攪動乳海的浪花都是鏤空雕刻,每一處的門楣都有對應的故事,所以,一定要帶一本書去。很多人不建議去羅洛斯遺址,但我覺得作為建國時期的建築,還是要去看看,幾天看下來,整個時間軸上的建築基本都看過了,也就更能體會吳哥建築風格的變化。特別是女神像,吳哥寺,巴肯山,女王宮,三處的女神像雕刻風格明顯不同。崩密列,廢墟之美。亂石上有棧道,順著走就行。當初的石塊大都崩裂,坍塌,完全看不出當初建築的模樣。看到現在的樣子,還是有些悲傷,時間到底留住了什麼。

後面兩天因為路途較遠,沒有回酒店午休,但吃飯的地方提供吊床,我們倆非常習慣並且喜歡它,一睡睡到兩點半,然後再出發。最後的行程是洞裡薩湖看日落,我們去的是離暹粒最遠的浮村,磅克良,一艘船,只有我倆和司機,船費每人20刀,相當於包了一條船去看日落。船開過村落,這裡的人生活、上學,一切活動都在這片水域上。然後,我就又有些悲傷了。

2.18 離開。

航班接近中午,司機推薦我們去巴肯山看日出,所以又加了18刀,包括看日出和送到機場。但是,由於我大腦短路,沒定鬧鈴,錯過了起床時間,巴肯山的日出是錯過了,但去吳哥寺還可以,所以,又再一次去了吳哥寺。那一天離開時,以為不會再來了,沒想到這麼快又見面了。日出結束後,也彌補了上一次沒能看到的,西塔門處在陽光下的女神,還有露齒笑的那一尊。

結束

掛念了這麼久的吳哥之行,就這樣結束了。吳哥是個神奇的地方,回來之後我依舊想看關於它的書,那些曾經看過的文字,在見到實景之後,重新閱讀,又是不一樣的感覺。一句話概括此行就是,每天看日出,每天看日落,白天逛寺廟,晚上做足療。

文字之後的少量照片。

先來一張司機跟我的書的合影以及他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