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帶你回憶下小時候這些老物件,你都見過嗎?暴露年齡的時候到啦!

如今,隨著農業、農村的現代化,農村的一些老物件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失去了使用價值,成為一種紀念品,散落在農村的角角落落。看到圖片覺得熟悉的朋友,你能準確說出它的名字嗎?這是提嘍兒,

糧油店用來打油、打酒、打醬油等。

圖為簸箕,是用竹篾或柳條編成的器具,三面有邊沿,一面敞口,用來簸糧食等。也有用鐵皮、塑膠製成的,多用來清除垃圾。

圖為罎子,看到這個就想起農村醃的鹹菜了,因為壇盤有水,所以有時候會冒泡泡還發出”咕咕“的響聲。

圖為風箱機,用來清除穀物中較輕雜質的東西,少數種水稻的家裡現在應該還用著。

圖為桿秤,在電子稱沒有出現的年月,秤砣是人們日常生活交往最重要的器具之一。

圖為扁擔,扁擔的用途很多,是農村常見的工具,現在也逐漸消失了,

一般都是用來挑東西的。

圖為灶台,旁邊的是鼓風機,手動的,幫助火燒的更旺。從這裡炒出的飯菜格外的好吃。

圖為搓衣板,那時候沒有洗衣機,用它的話衣服會洗的更乾淨,不過現在用途應該是用來跪的了吧.

圖為打穀機,小時候,孩子們放假的時候都會和父母一起,去稻田裡收割稻穀。

圖為縫紉機,還記得昏黃的燈光下,母親坐在縫紉機前,穿針引線,而我們,在一筆一劃寫作業。

圖為背簍,有的也叫花背簍。小時候就是在這個背簍裡長大的,父母經常背著我們在田間地頭勞動。

圖為黑白電視機,過去家裡能有部黑白電視機就算非常洋氣的了。電視雖然是黑白的,但帶給我們的快樂卻是彩色的。

圖為煤油燈,小時候每逢停電,就會看見這個物件的身影。煤油燈的亮度,其實不比蠟燭光強多少,但那個時候依然照亮了小家小戶的每一個夜晚。

圖為老式手電筒,當年的“家用電器”,幾節笨重的電池,全金屬的身軀。不亮了,換把電池,換個小燈泡,又能用上好多年。

圖為刷把,是農村土灶大鍋洗鍋的用具,用來刷鍋,別看是用竹子做的,實用程度一點也不差。

圖為黑白電視機,過去家裡能有部黑白電視機就算非常洋氣的了。電視雖然是黑白的,但帶給我們的快樂卻是彩色的。

圖為煤油燈,小時候每逢停電,就會看見這個物件的身影。煤油燈的亮度,其實不比蠟燭光強多少,但那個時候依然照亮了小家小戶的每一個夜晚。

圖為老式手電筒,當年的“家用電器”,幾節笨重的電池,全金屬的身軀。不亮了,換把電池,換個小燈泡,又能用上好多年。

圖為刷把,是農村土灶大鍋洗鍋的用具,用來刷鍋,別看是用竹子做的,實用程度一點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