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過這篇文章,你就明白為什麼武俠小說都是“老闆來二斤牛肉”了!

我們打開電視,播到武俠電視劇的時候,總是好酒配牛肉,幾乎成了武俠小說裡的大俠套餐。為什麼單單選擇牛肉,而不是什麼豬、鴨、雞、魚呢?

1、歷史上的中國一直都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國家,耕牛對於國家的日常運轉十分重要。耕牛幾乎直接影響了當時的GDP,(畢竟當時農業是第一產業哈!)

牛的地位自然與眾不同。

在很多朝代,私自宰牛吃牛肉都會吃官司,吃牢飯的。

而英雄好漢多是天不怕地不怕,選擇吃牛肉,能體現他們的豪情,什麼都不怕,對世俗的鄙視!

所以無論丐幫幫主蕭峰,還是憨直的郭靖,亦或是“打虎英雄”武松、黑旋風李逵,他們的出場幾乎都離不開大碗喝酒和熟牛肉。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符合大眾在潛意識裡對於豪傑的想像。(骨子裡敢於反抗,行事中豪氣干雲)

2、熟牛肉很貴啊(如今的熟牛肉也要賣70,80一斤呢,也屬於輕奢食品吧)。大俠豪傑都是視錢財如糞土、一擲千金的主兒。一壇陳年女兒紅再切三斤熟牛肉,

這個標準套餐是相當的豪華啊。普通百姓幾乎是不可能享用的起,而大俠們都是義字當頭,重情義輕財錦,這種套餐更符合他們的身份 。

3、豪傑大俠們神勇無比,需要消費高卡路里,營養價值高的牛肉,自然是補充體力的最佳選擇!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的功能。

(正如我們想像有錢人家頓頓吃燕窩、魚翅一般)如果讓大俠們拿著筷子挑揀魚刺,或者正襟危坐,端著小碗往嘴裡送米飯,你還會看下去嗎?

以至於我們只要看到“一壇好酒,再切幾斤熟牛肉”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武俠和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