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等了4年,陪伴杭州人73年的西湖電影院卻沒來!說好了再見,也許就是再也不見!

湖濱銀泰in77 D區3萬方的購物mall回歸了,

米其林餐廳鵝夫人來了,

百年臺灣手工蛋糕店臺北犁記來了,

從潮店、輕奢到大牌,全部包圓了。

而西湖電影院又一次與我們擦肩而過了。

日復一日,等了4年,

從2013年開始,似乎每個人都在等它回來!

尤其是老杭州,

都盼著和它不見不散。

按照原計劃,

湖濱三期將帶著全新的西湖電影院,

回到我們的視線裡。

但因為種種原因,

西湖電影院並沒有出現在規劃裡。

說好了再見,也許是再也不見了!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記憶!

這座曾位於平海路西頭的電影院,

是杭城最老的電影院之一。

從1939年開張以來,

陪伴杭州人走過了73個年頭。

當時的西湖電影院,

就好比現在的蘋果體驗店。看電影,那是一種小奢侈的潮流。

1939年,帶著“西湖影戲院”名字誕生,

一度由日本人任經理,專放日偽電影。

抗戰勝利後改名西湖大戲院,

以放映國產片為主,

是最杭州的文化氣息。

1978年,影院全面改造,

擴大建築面積至1500平方米,

座位增加到1452個,7個小廳。

上世紀70年代,

很多到杭州的遊客,除了逛西湖,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西湖電影院看一場電影,

坐在長條椅子上,

有種大都會豪華劇院觀影的感覺。

80年代,延安路的招牌是龍翔橋菜市場,

浣紗路還是浣紗河,

平海路上的西湖電影院成了地標性建築。

外地好友來杭約在平海路見,

他可能不知道。

“就在西湖電影院碰頭吧。”

電話那頭立馬爽快地答應了。

最早的電影票是1角5分,

後來漲到2角5分,

其中5分是冷氣費。

看著不貴,卻是一天的飯錢。

但趕潮流的杭州人,

省吃儉用,也是要看一場電影的。

在那並不富裕的年代,

電影票根絕對是身份的象徵,

也藏著一段浮上心頭的往事。

買票大家都自覺排隊,

小小的售票窗前永遠擠滿了人,

眼睛盯著售票窗,

就怕輪到自己時票已經賣完了。

那個時候一天只放六七場電影,

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票。

木頭地板,走起來咚咚響。

長條木椅,坐久硌屁股。

那種電影不僅畫面模糊不清,

斷片也是常有的事,

但依然眼睛盯著螢幕,

就怕錯過一個鏡頭。

電影放映前,

幕布上閃爍的雪花點發出“滋滋滋”的聲,

放映時,膠片捲動發出的“哢滋哢滋”聲,

曾讓很多人著迷,

也是我們看不到的過去。

當年,西湖電影院是年輕男女約會的首選地。

那時候杭州人把“約會”叫“拷會兒”。

夜幕降臨時的電影院門口,

總能看見一對對騎著自行車來看電影的情侶。

從情竇初開的愛慕到相知相守的陪伴,

西湖電影院的帷幕一次次被拉開,

電影院這個紅娘,

不知見證了多少戀人的愛情。

許多杭州人爸媽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

就是在西湖電影院。

遇到好電影時,

排隊買票的人會順著街道拉出一個隊伍。

《泰坦尼克號》連放200多場

售票視窗的隊伍排出50米,

一直拐到東坡路上。

30年前,西湖電影院放起了夜場電影,

杭州人民從此有了夜生活。

當年還紮著麻花辮的胖大姐聞到了商機,

擺起了夜宵攤,炸起了臭豆腐。

她大概也沒想到,

這油光四濺的香味,滋滋啦啦的熱氣,

一飄就是30年。

2003年,西湖電影院順應行業的發展開始改變。

將一個1500多人的大廳改成了7個小廳。

但隨著IMAX、環繞身歷聲的感官衝擊,

那種單純的光影記憶,

高調地來,悄悄地走了。

即使走下坡路,

老杭州人也一個勁的在拉扯著時光,

在影院大門口,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老面孔。

不擅長自拍的他們,自覺的拿出了相機,

希望時光連著畫面一起定格。

因為他們知道,

老電影院和他們那個時代的浪漫,都過去了。

12月31日放映的最後一場電影是《泰囧》,

這部電影後來成為了國產片的奇跡。

笑場過後,又莫名的戳中了淚點,

由光影和聲音片段組成的城市記憶,

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

在回憶中總是不經意地打動你。

2013年1月1日零點,

在時光的天幕上,

浮現出兩個字:告別。

因湖濱三期改造,

73歲的西湖電影院正式停業。

4年來每次路過in77,

我總會覺得西湖電影院還好好的在那裡,

以它從前的樣子:

門口永遠是熙攘的人群,

售票處有人排隊買票,

檢票員似乎依舊在那裡大聲吆喝著,

斥駡著那些企圖逃票的人,

……

剛問了90後同事,

"你知道西湖電影院在哪嗎?”

同事搖了搖頭,打開了地圖,

"嗯,還在原地。”

杭州旅遊發佈整理編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木頭地板,走起來咚咚響。

長條木椅,坐久硌屁股。

那種電影不僅畫面模糊不清,

斷片也是常有的事,

但依然眼睛盯著螢幕,

就怕錯過一個鏡頭。

電影放映前,

幕布上閃爍的雪花點發出“滋滋滋”的聲,

放映時,膠片捲動發出的“哢滋哢滋”聲,

曾讓很多人著迷,

也是我們看不到的過去。

當年,西湖電影院是年輕男女約會的首選地。

那時候杭州人把“約會”叫“拷會兒”。

夜幕降臨時的電影院門口,

總能看見一對對騎著自行車來看電影的情侶。

從情竇初開的愛慕到相知相守的陪伴,

西湖電影院的帷幕一次次被拉開,

電影院這個紅娘,

不知見證了多少戀人的愛情。

許多杭州人爸媽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

就是在西湖電影院。

遇到好電影時,

排隊買票的人會順著街道拉出一個隊伍。

《泰坦尼克號》連放200多場

售票視窗的隊伍排出50米,

一直拐到東坡路上。

30年前,西湖電影院放起了夜場電影,

杭州人民從此有了夜生活。

當年還紮著麻花辮的胖大姐聞到了商機,

擺起了夜宵攤,炸起了臭豆腐。

她大概也沒想到,

這油光四濺的香味,滋滋啦啦的熱氣,

一飄就是30年。

2003年,西湖電影院順應行業的發展開始改變。

將一個1500多人的大廳改成了7個小廳。

但隨著IMAX、環繞身歷聲的感官衝擊,

那種單純的光影記憶,

高調地來,悄悄地走了。

即使走下坡路,

老杭州人也一個勁的在拉扯著時光,

在影院大門口,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老面孔。

不擅長自拍的他們,自覺的拿出了相機,

希望時光連著畫面一起定格。

因為他們知道,

老電影院和他們那個時代的浪漫,都過去了。

12月31日放映的最後一場電影是《泰囧》,

這部電影後來成為了國產片的奇跡。

笑場過後,又莫名的戳中了淚點,

由光影和聲音片段組成的城市記憶,

看似不切實際的東西,

在回憶中總是不經意地打動你。

2013年1月1日零點,

在時光的天幕上,

浮現出兩個字:告別。

因湖濱三期改造,

73歲的西湖電影院正式停業。

4年來每次路過in77,

我總會覺得西湖電影院還好好的在那裡,

以它從前的樣子:

門口永遠是熙攘的人群,

售票處有人排隊買票,

檢票員似乎依舊在那裡大聲吆喝著,

斥駡著那些企圖逃票的人,

……

剛問了90後同事,

"你知道西湖電影院在哪嗎?”

同事搖了搖頭,打開了地圖,

"嗯,還在原地。”

杭州旅遊發佈整理編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