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幾年前,還在工地做雜工的農村人,現在成為當地的老闆,如今52歲

來自農村的劉大叔,從小就生活在貧窮的家庭,因為沒錢交學費,無奈選擇退學,其跟隨著父母在家種地。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現如今父母都已去世,如今的他也已成家。可後來,

因為種莊稼並沒有改變現狀,加上生活的壓力,便隨同鄰居打算到外面尋找機會

剛開始到大城市,由於自身沒有太多的技術和文化,想找到份好的工作,幾乎很難。由於自己是農民出身,僅有一身力氣。最後進了工地,做起了雜工,每天就是拌砂漿,搬磚之類的雜活。

做了幾年後,想了想,雖然能掙些錢,但也不是長久之計,如果我老了,該怎麼辦,難道還能賣力嗎。一時不甘心的他,只能繼續做著,再想路子

進入冬季,天氣也將轉涼,在下班路上的劉大叔,經過一個路邊攤,看到了許多人在買甘蔗,於是也跟著湊熱鬧。

仔細想想,這個為什麼在城裡這麼多人喜歡買,而在農村卻無人問津。帶著疑問回宿舍的他,在晚上睡覺時,想到了這個事,通過網路查找,頓時覺得這是個能改變自己的路子。經過多方面的瞭解和考察,決定辭職回家種植甘蔗

回來的時間正好趕到種甘蔗的季節,

由於自家有田地,一切資源都是現成的。剛開始小面積的種了一批,賣出去後,雖然掙的不是很多,但至少保本。到了第二年,劉大叔稍微擴大了面積,繼續種植。可今年卻是改變他命運的重要點。原來劉大叔在這期間,又看中了紅糖的市場,正好自己又是種甘蔗的。於是將部分用來做紅糖,部分直接賣

現如今,劉大叔在村裡有了自己的加工坊,專門用來針對紅糖的這塊的,這幾年裡,也認識了不少收購商及零售店。有了銷路,自然也就能做大。目前還請了村裡的人幫他做事,每小時按照10元的工錢。只要家裡沒多少農活做的,都可以過來幫忙

圖為:工人在熬制紅糖

其實,在熬紅糖這方面,也算是門體力活,看似簡單,但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圖為:工人在用大勺不停的在鍋裡翻轉糖漿,主要就是避免糖融合不好,成為塊狀。攪拌好後,在倒入模型中冷卻成形

最後劉大叔說道,每天都比較忙,但心裡踏實,累點也不覺得有什麼。只要有夢想,就堅持下去,路上的坎坷是在所難免的。目前而言,是要比之前種地和打工要強點,雖然不及那些大企業,但每個月還是能掙到錢,和給工人們按時發工資的。如果今後行情可以的話,會有打算將其擴大

更多三農狀態,與你傾聽

原創作品,禁止抄襲與搬運,違者必究

最後劉大叔說道,每天都比較忙,但心裡踏實,累點也不覺得有什麼。只要有夢想,就堅持下去,路上的坎坷是在所難免的。目前而言,是要比之前種地和打工要強點,雖然不及那些大企業,但每個月還是能掙到錢,和給工人們按時發工資的。如果今後行情可以的話,會有打算將其擴大

更多三農狀態,與你傾聽

原創作品,禁止抄襲與搬運,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