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拿到offer了嗎?想提升技能嗎?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南來了

找工作的“金九銀十”黃金期過去一個多月,你是否已經拿到心儀的offer?無論是即將入職,還是已經入職,下面這些關於初入職場的注意事項,都應該瞭解一下,免得走彎路。

關於面試

1

第一步:查找公司資訊

在收到公司面試的時候首先去《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查一下公司是否註冊。註冊資金也可以順便看看,瞭解公司實力。

2

第二步:確認面試地點

面試地點,也就是公司地址在居民區裡面的,一般這樣的公司都是小公司,“不大正規”的概率相對來說要高一些,

最好考慮在寫字樓裡面有正規工作地點的公司。

3

第三步:確認薪酬待遇

在面試的過程中,要問清楚工資待遇、薪水福利、加班費用,不要認為自己是應屆生就不好意思問。

關於簽約

1

第一步:簽訂《就業協議書》

要與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該協議具有法律效力,違約要賠償,簽訂勞動合同後失效。

2

第二步:報到

須攜帶報到證去單位報到,完成檔案轉移手續。

畢業生到工作單位就業時,須持報到證。用人單位憑報到證為畢業生辦理手續。畢業時學校給畢業生發報到證:一式兩聯,上聯是藍色的(研究生為粉色的),叫“報到證”,下聯是白色的,叫“通知書”。

3

第三步:簽訂勞動合同

如果需要遷戶口,報到時要拿《戶口遷移證》。

關於勞動法

值得注意的是,面試通過後入職應該馬上辦理以上三條,公司如果不主動提,就一定要催,否則自己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我國《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瞭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瞭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關於勞動陷阱:以下合同要慎簽

口頭合同:沒有簽署書面合同檔。

抵押合同:要求繳納證件或財物。

簡單合同:條文沒有細節約束。

雙面合同:一份合法的“假”合同、一份不合法的“真”合同。

生死合同:含有“工傷概不負責”等字眼。

暗箱合同:不向求職者講明合同內容。

“賣身合同”:要求幾年內求職者不可跳槽至同行業公司工作。

霸王合同:合同只從單位角度出發,求職者處於被動地位。

關於三方協議

違約金:在協商中要力爭將其降到最低,違約金特別高的單位要慎簽。

備註欄: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

如約定的社會保險、休假等福利待遇在備註欄中說明,以防用人單位說一套,做一套。

關於試用期

我國《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另外,合同上必須寫清楚試用期是哪天到哪天,試用期滿的當日則公司默認員工轉正。剛進社會的大學生,本來就沒經驗,試用期主要是考察學習能力強不強。

特殊情況,法律規定內的延期是可以的。比如簽了5年合同,公司開始試用期只說要三個月,後來決定延長到六個月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能超過六個月。

關於社保

社保是勞動法規定明確要繳納的。

一般來說,公司不太願意在試用期幫員工繳納。試用期不繳納社保可以理解,這種情況雙方可以各退一步,分成兩種情況來處理:

(1)公司全額發放工資,不扣社保;

(2)公司扣除社保,工資條上必須顯示,試用期滿後公司出錢補齊試用期社保。

關於求職陷阱

冒用正規單位名稱、虛假的招聘崗位、變相的培訓圈錢……這些 “花式”招聘騙局,千萬別中招。

培訓圈錢:招聘公司打著招聘名號,以培訓結束保證工作的承諾“忽悠”學生加入貸款培訓。

招聘組織費用:崗位招聘並收取考務組織費等。

協力廠商平臺繳費:如“淘寶刷單”、“微信面對面紅包”交費等。

只試用不錄取:用人單位業務特別繁忙時,大量招聘低成本應屆畢業生,試用期一過找各種理由解聘。

稅前稅後工資差距大:簽訂勞動合同時確定工資,實際收入差距大,被告知扣了各種保險,各種費用等。

當然,有些小夥伴可能不想找工作

而是想創業

人社部、教育部

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畫

提供五大政策“大禮包”

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

一起來看政策大禮包裡都有啥

1

能力提升行動

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開展個性化輔導與諮詢,幫助畢業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增強職業素養,提升求職就業能力。

開展多種形式的模擬實訓、職業體驗等實踐教學活動,組織畢業生參觀人力資源市場,模擬招聘求職,進行職業能力測評,增強畢業生實踐能力。

持續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組織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等,幫助畢業生掌握就業專項技能,提高崗位工作能力、職業轉換能力。

2

創業引領行動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學分轉換、彈性☆禁☆學制、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措施,創新推進素質培養、企業項目指導、開業指導、企業經營管理等創業培訓,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簡化工商登記和企業開戶手續,為畢業生創業提供便利。

提供創業擔保貸款,鼓勵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和創投基金等社會資本支援畢業生創業。

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眾創空間等服務平臺,組建創業專家服務團隊,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專案、指導、場地、孵化等全方位服務。

3

校園精准服務行動

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以及少數民族、農村生源、殘疾等畢業生困難幫扶力度,進行個性化指導和崗位推薦,及時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開展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進校園、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專項活動,推進地方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與高校校園網、新職業網、中國公共招聘網互聯互通和崗位跨區域共用,為畢業生求職就業提供便捷服務。

4

就業幫扶行動

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對有就業意願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實名登記,根據畢業生需求提供實名制精准服務。未就業畢業生也可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主動登記。

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

對有就業需求的畢業生

開展職業指導,幫助制定個性化求職就業方案,提供適合的崗位資訊;

對有創業意願的畢業生

提供創業服務,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對有培訓意願的畢業生

組織參加職業培訓,提供技能鑒定服務;

對有見習需求的畢業生

組織參加就業見習,説明積累經驗、提升能力;

對就業困難的畢業生

實施“一對一”重點幫扶。

5

權益保護行動

簡化政策審批辦理流程,指導説明申請政策的畢業生做好材料準備、手續申報等事項,及時兌現就業創業各項政策。

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管道,推進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資訊公開,説明解決落戶、檔案管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等實際問題。

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打擊招聘過程中的欺詐行為,依法糾正性別、民族等就業歧視現象,加大勞動用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方面的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維護畢業生就業權益。

大家都在看

陳敏爾張國清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韓國總統文在寅來渝訪問試用期滿的當日則公司默認員工轉正。剛進社會的大學生,本來就沒經驗,試用期主要是考察學習能力強不強。

特殊情況,法律規定內的延期是可以的。比如簽了5年合同,公司開始試用期只說要三個月,後來決定延長到六個月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能超過六個月。

關於社保

社保是勞動法規定明確要繳納的。

一般來說,公司不太願意在試用期幫員工繳納。試用期不繳納社保可以理解,這種情況雙方可以各退一步,分成兩種情況來處理:

(1)公司全額發放工資,不扣社保;

(2)公司扣除社保,工資條上必須顯示,試用期滿後公司出錢補齊試用期社保。

關於求職陷阱

冒用正規單位名稱、虛假的招聘崗位、變相的培訓圈錢……這些 “花式”招聘騙局,千萬別中招。

培訓圈錢:招聘公司打著招聘名號,以培訓結束保證工作的承諾“忽悠”學生加入貸款培訓。

招聘組織費用:崗位招聘並收取考務組織費等。

協力廠商平臺繳費:如“淘寶刷單”、“微信面對面紅包”交費等。

只試用不錄取:用人單位業務特別繁忙時,大量招聘低成本應屆畢業生,試用期一過找各種理由解聘。

稅前稅後工資差距大:簽訂勞動合同時確定工資,實際收入差距大,被告知扣了各種保險,各種費用等。

當然,有些小夥伴可能不想找工作

而是想創業

人社部、教育部

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畫

提供五大政策“大禮包”

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保駕護航

一起來看政策大禮包裡都有啥

1

能力提升行動

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開展個性化輔導與諮詢,幫助畢業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增強職業素養,提升求職就業能力。

開展多種形式的模擬實訓、職業體驗等實踐教學活動,組織畢業生參觀人力資源市場,模擬招聘求職,進行職業能力測評,增強畢業生實踐能力。

持續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組織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等,幫助畢業生掌握就業專項技能,提高崗位工作能力、職業轉換能力。

2

創業引領行動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學分轉換、彈性☆禁☆學制、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措施,創新推進素質培養、企業項目指導、開業指導、企業經營管理等創業培訓,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簡化工商登記和企業開戶手續,為畢業生創業提供便利。

提供創業擔保貸款,鼓勵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和創投基金等社會資本支援畢業生創業。

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眾創空間等服務平臺,組建創業專家服務團隊,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專案、指導、場地、孵化等全方位服務。

3

校園精准服務行動

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畢業生,以及少數民族、農村生源、殘疾等畢業生困難幫扶力度,進行個性化指導和崗位推薦,及時發放求職創業補貼。

開展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進校園、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專項活動,推進地方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與高校校園網、新職業網、中國公共招聘網互聯互通和崗位跨區域共用,為畢業生求職就業提供便捷服務。

4

就業幫扶行動

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對有就業意願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實名登記,根據畢業生需求提供實名制精准服務。未就業畢業生也可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主動登記。

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

對有就業需求的畢業生

開展職業指導,幫助制定個性化求職就業方案,提供適合的崗位資訊;

對有創業意願的畢業生

提供創業服務,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對有培訓意願的畢業生

組織參加職業培訓,提供技能鑒定服務;

對有見習需求的畢業生

組織參加就業見習,説明積累經驗、提升能力;

對就業困難的畢業生

實施“一對一”重點幫扶。

5

權益保護行動

簡化政策審批辦理流程,指導説明申請政策的畢業生做好材料準備、手續申報等事項,及時兌現就業創業各項政策。

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管道,推進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資訊公開,説明解決落戶、檔案管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等實際問題。

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整頓專項行動,打擊招聘過程中的欺詐行為,依法糾正性別、民族等就業歧視現象,加大勞動用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等方面的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維護畢業生就業權益。

大家都在看

陳敏爾張國清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韓國總統文在寅來渝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