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漫步古晉老城,找尋那些早古的記憶與味道

原標題:漫步古晉老城,找尋那些早古的記憶與味道

居住在沙撈越的多個少數民族以及不同族人,是這裡最迷人的文化財富之一。走在城內,閒逛海唇街、亞答街、印度街,可以發現在這片半小時就可以用腳步丈量下來的老城區裡,

總會在不經意發現那些有意思的小玩意。待到日落黃昏,洲議廳對岸的河濱公園成了市民休閒的地方,尤其受小朋友們喜愛。

亞答街,也就是古晉市區著名的唐人街。

走到這裡,兩排滿滿的商鋪,繁體中文的看板,前店後屋的風格,濃濃的早古味道油然而生。走在這裡,仿佛會忘記自己身在馬來西亞砂拉越,會以為自己穿越了時光,

回到了上世界的華南沿海小鎮。

這裡還有很多公會、寺廟,還有傳統的中式美食,只是不同的店會在不同時段營業,錯過了就要等第二天了。

逛累了可以到露天巴刹(bazzar)嘗試地道的美食。

在這裡很特別的是,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美食,比如說在這個攤檔點一份燒賣,那邊買一杯豆漿,再到隔壁來一份“甜醬魷魚”,拿到一起吃,不會有人覺得這麼幾種混搭有什麼不對。

“甜醬魷魚”是我給它的名字,到底叫什麼,我忘記了,只是白灼的魷魚,淋上特調的甜甜的醬,入口感覺很是奇特。旅行嘛,總要試試自己未知的口味。

穿過這座古老的英式建築,就從華人區的亞答街,走進了印度街。

古晉的印度街,翻查資料得知早在1820年代或更早以前,就聚居著一批印度穆斯林,並建起一座清真寺,當時英國人還未抵達。到了1880年代,英國布洛克政府批准華人在這個地段建造房屋,便沿用“吉陵街”一名,作為印度社群聚居地的記錄。到了1920年代,鑒於“吉陵”具有貶義,在印度社群的要求下,改為“印度街”。

印度商人的店鋪主要集中在印度街中段,主要售賣極具印度特色的印花襯衣紗籠等印度服飾,也深受遊客歡迎。在這麼熱的地區,穿上一襲清涼的印度服,真的很舒服哦。

這麼多款式,挑花了眼啦。

從印度街走出來,好幾面的牆都畫上了有意思的塗鴉,都是一些本地藝術家的作品。

古晉又叫貓城,市民也是非常喜歡貓,自然少不了貓咪的塗鴉。

這幅代表不同民族的大塗鴉,成了遊客們打卡的熱門經典之一。

黃昏時候,洲議政廳對面的河濱公園漸漸熱鬧起來,有街頭演奏的樂隊,在隨性表演。

舒服的環境,吹著江風,白天的悶熱都吹散,這個時候也是拍照的好時機哦。

岸邊的廣場上多了很多前來遊玩的小朋友,善於做生意的商販,還有一種吹大大氣泡讓小朋友玩的遊戲,童心未泯的我們,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

就聚居著一批印度穆斯林,並建起一座清真寺,當時英國人還未抵達。到了1880年代,英國布洛克政府批准華人在這個地段建造房屋,便沿用“吉陵街”一名,作為印度社群聚居地的記錄。到了1920年代,鑒於“吉陵”具有貶義,在印度社群的要求下,改為“印度街”。

印度商人的店鋪主要集中在印度街中段,主要售賣極具印度特色的印花襯衣紗籠等印度服飾,也深受遊客歡迎。在這麼熱的地區,穿上一襲清涼的印度服,真的很舒服哦。

這麼多款式,挑花了眼啦。

從印度街走出來,好幾面的牆都畫上了有意思的塗鴉,都是一些本地藝術家的作品。

古晉又叫貓城,市民也是非常喜歡貓,自然少不了貓咪的塗鴉。

這幅代表不同民族的大塗鴉,成了遊客們打卡的熱門經典之一。

黃昏時候,洲議政廳對面的河濱公園漸漸熱鬧起來,有街頭演奏的樂隊,在隨性表演。

舒服的環境,吹著江風,白天的悶熱都吹散,這個時候也是拍照的好時機哦。

岸邊的廣場上多了很多前來遊玩的小朋友,善於做生意的商販,還有一種吹大大氣泡讓小朋友玩的遊戲,童心未泯的我們,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