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有底薪+提成,太OUT了!這種激勵模式員工和老闆都叫好!

文/作者:劉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管理逆襲]頭條號,有乾貨、有資訊、有態度)

導讀:

劉老闆是一家生產製造廠老闆,他最近很煩,他說公司業務部,很一些業務員工作狀態很不好,業績也一般,

但也不肯去努力提高,甚至還有離職念頭;還有一些老業務員客戶相對穩定,收入也比較穩定,業務員安於現狀,沒有動力開發新客戶。

業務部門是公司的核心部門,如何讓業務員保持持續的動力去開發客戶,提高業績,對公司來特別重要。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設計激勵模式,讓業務員有動力持續努力提高業績,並願意死心塌地跟著公司幹。

首先看看劉老闆的業務部提成方案:業績提成分檔級,提成比例由低而高

劉老闆的業務員提成機制

點評:這樣的設計有哪些漏洞和問題?

1、有的銷售員為了獲得當月的高提成,

將業績拼到其他銷售員,以達到表面上的高業績。

2、也有銷售員發現當月業績達不到高提成目標,將業績硬推到下個月。

3、還有不少銷售員因為達不到高業績指標,提成點數很低,內心存有諸多不滿,萌生離職念頭。

4、為了達到更高銷售級別,有的銷售員不是在業績上做文章,而是鑽空子、搞關係。

說明:在設計分配機制上,不要讓員工有漏洞可鑽,

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要避免對企業文化的衝擊,失去公平分配的基礎。

劉老闆為了激勵員工,規定每半年加一次薪的基層上,只要當月業績超出目標的5~10%,就按比例給員工加工資。

一開始,大家都歡呼雀躍,開動力滿滿,但是時間長了,業務員動力也就慢慢減弱了,

目前公司的業績也沒有達到劉老闆的預期,劉老闆現在也陷入是否還要員工加薪的困境中。

思考:業務員不要隨便加底薪或提成?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

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回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思考:如何設計提成激勵才是正確的方向?

1、讓新客戶提成點數高、老客戶提成點數稍低。因為開發新客戶的難度、時間長度都要大於老客戶。

3、銷售提成點數的差異應著眼于產品與客戶,而非員工自身的區別。一名優秀、高級的銷售員必須是通過賣出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獲得更高的收入,而不是因為等級高、工作時間長獲得比其他銷售員更多的收入。

4、同一產品和服務,應該統一提成比例,而不應該是銷售額越高,就提成比例就越高。表面看上去,是對員工衝刺更高銷售目標的激勵,實際是將目標管理簡單地交給提成點數,而忽視目標激勵的設計。

5、銷售服務與技術服務是不相同的,銷售同一產品或服務提成點數應該相同,但是對同一服務專案而由不同技術人員來完成的,技術人員獲得的提取完全可以不同。例如,同一家理髮店,最好的理髮師可以收人頭100元,而一般的理髮師只收40元。

業務員的薪酬怎麼加才更有效?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業務人員的激勵系統入手,具有系統性的思維,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首先我們的薪酬模式必須要解決幾個問題:

1、員工必須有持續收入增長的空間。

2、員工增加的收入,必須來自他創造的結果,而不是以降低企業利潤為代價。

3、員工可以有多種增加收入的管道,而不僅僅是靠銷售收入。

4、員工不能只關注營業額,還要關注企業需要關注的利潤率,成本費用率等。

總的來說,就一句話,要實現給員工加薪卻不加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員工的收入和企業經營效益掛鉤。而企業的經營效益提高,不僅僅要依靠銷售額的增加,也因為人創績效提高,和成本費用的下降而提高。

我們團隊研究了24年薪酬績效管理,建議如下:

KSF是一種能讓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薪酬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管道,並在每一個管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說個具體的案例:

前兩年,我帶團隊去一家餐飲企業做輔導,中午就在該餐廳用餐。然後我就發現菜的份量特別大,我們只吃了大概三分之一,於是就和老闆說:“不要那麼大份量,我們就3個人怎麼也吃不完,不要浪費”。老闆說:“好,我和廚房說說。”

第二天,第三天,我發現分量還是很大,不僅我們如此,其他客人也是如此,我大致明白了這家企業不賺錢的原因。

後來我就給這個廚師長,做了薪酬方案!並告訴他新的薪酬績效方案是這樣的:

原來你是固定工資8000元,門店的績效好壞與你的工資都沒有關係,你要想加工資也沒有管道,現在我們將你的薪酬做了全面的改變,讓你每個月都有機會加薪,而且不只一個加薪點,一共有8個加薪點,以後你只要做好這8個加薪點,你就可以自己為自己加薪了。

把他的固定薪酬拿出一定比例,做寬頻薪酬,並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個指標,每個指標,通過資料篩選,選出一個平衡點,在原有平衡點上:

全店銷售額,每增加2000元,獎勵4元,每少2000元,少發3元;

主菜銷售額,高出平衡點部分*0.5計提,低於平衡點,低出部分按0.5%少發

人創營業額,每多50,獎勵5,每少50,少發3元;

人均消費,每上升0.1,獎勵2.5元,每少0.1,少發2.5元;

員工流失人數,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50;

...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KSF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數!

激勵性薪酬設計的具體操作:

1、將崗位原工資分解到核心K指標上;

2、每個K指標從資料分析找到平衡點(詳見下文);

3、每個指標超過平衡點即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即有壓力;

4、每一個K指標:對於企業,是利潤增長的管道;對於員工,是工資增長的管道;

5、從此,員工工資越高,企業利潤也越高;

6、從此,員工和企業利益是趨同的,方向和目標也是一致的。

K指標提取:

有了預算還不夠,還要找出各部門各崗位的核心績效指標,要讓每個崗位的員工都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績效指標就是讓員工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是方向也是定位,只有保證每一個崗位的成功才能確保企業最終的成功。

常見績效指標庫:

1) 銷售額

2) 成本率

3) 毛利額或毛利率

4) 可控費用率

5) 人創績效

6) 新菜品研發

7) 主推菜銷售額

8) 員工培訓

9) 員工流失率

10)客戶滿意度

11)客戶單價

12)VIP充值

13)VIP新增數

....

每家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情況,來提取指標,記住,指標必須是可以量化的。

有人會問,KSF只適合管理層和一線銷售崗位,二線員工和操作層怎麼辦?

二線操作層適合用,PPV模式模式。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專案、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舉個例子:前臺文員設計了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3、網路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5、網路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世界上沒有無用之人,只是有人無用武之地。

二線PPV模式操作,文員也可以年薪十萬

分配機制是一家公司的核心機制,主要靠老闆和中高層來定。老闆和中高層在制定企業分配制度之前,必須明確:

1、什麼是企業價值;

2、誰創造了價值,只有價值的創造者才有權利分享價值;

3、如何評估價值,評價原則反映了企業的價值導向和發展戰略,它決定了企業要求各個價值創造者往哪一方向努力;

4、如何分配價值,兼顧外部公平、內部公平、自我公平。解決了這四個問題,才能真正發揮分配制度的激勵作用。

同樣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產生不同的文化和氛圍,以及差距巨大的結果。這,就是機制的力量!

老闆不要只加工作,不提工資;只提要求,不提激勵。

我們不怕員工收入不斷增加,怕的是員工的價值沒有得到提高。

搭建好薪酬績效,讓企業的經營結果可以和員工收益捆綁在一起,就可以持續為員工加薪但不加成本,實現共贏的結果!

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歡迎添加下面小編個人號,保持更緊密交流互動。

個人號|劉老師(44630 3356)——免費發送激勵機制視頻

職位|諮詢師

3、銷售提成點數的差異應著眼于產品與客戶,而非員工自身的區別。一名優秀、高級的銷售員必須是通過賣出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獲得更高的收入,而不是因為等級高、工作時間長獲得比其他銷售員更多的收入。

4、同一產品和服務,應該統一提成比例,而不應該是銷售額越高,就提成比例就越高。表面看上去,是對員工衝刺更高銷售目標的激勵,實際是將目標管理簡單地交給提成點數,而忽視目標激勵的設計。

5、銷售服務與技術服務是不相同的,銷售同一產品或服務提成點數應該相同,但是對同一服務專案而由不同技術人員來完成的,技術人員獲得的提取完全可以不同。例如,同一家理髮店,最好的理髮師可以收人頭100元,而一般的理髮師只收40元。

業務員的薪酬怎麼加才更有效?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業務人員的激勵系統入手,具有系統性的思維,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首先我們的薪酬模式必須要解決幾個問題:

1、員工必須有持續收入增長的空間。

2、員工增加的收入,必須來自他創造的結果,而不是以降低企業利潤為代價。

3、員工可以有多種增加收入的管道,而不僅僅是靠銷售收入。

4、員工不能只關注營業額,還要關注企業需要關注的利潤率,成本費用率等。

總的來說,就一句話,要實現給員工加薪卻不加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員工的收入和企業經營效益掛鉤。而企業的經營效益提高,不僅僅要依靠銷售額的增加,也因為人創績效提高,和成本費用的下降而提高。

我們團隊研究了24年薪酬績效管理,建議如下:

KSF是一種能讓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薪酬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管道,並在每一個管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說個具體的案例:

前兩年,我帶團隊去一家餐飲企業做輔導,中午就在該餐廳用餐。然後我就發現菜的份量特別大,我們只吃了大概三分之一,於是就和老闆說:“不要那麼大份量,我們就3個人怎麼也吃不完,不要浪費”。老闆說:“好,我和廚房說說。”

第二天,第三天,我發現分量還是很大,不僅我們如此,其他客人也是如此,我大致明白了這家企業不賺錢的原因。

後來我就給這個廚師長,做了薪酬方案!並告訴他新的薪酬績效方案是這樣的:

原來你是固定工資8000元,門店的績效好壞與你的工資都沒有關係,你要想加工資也沒有管道,現在我們將你的薪酬做了全面的改變,讓你每個月都有機會加薪,而且不只一個加薪點,一共有8個加薪點,以後你只要做好這8個加薪點,你就可以自己為自己加薪了。

把他的固定薪酬拿出一定比例,做寬頻薪酬,並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個指標,每個指標,通過資料篩選,選出一個平衡點,在原有平衡點上:

全店銷售額,每增加2000元,獎勵4元,每少2000元,少發3元;

主菜銷售額,高出平衡點部分*0.5計提,低於平衡點,低出部分按0.5%少發

人創營業額,每多50,獎勵5,每少50,少發3元;

人均消費,每上升0.1,獎勵2.5元,每少0.1,少發2.5元;

員工流失人數,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50;

...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KSF的設計原理是什麼?

員工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將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將重要的事情做好!這些重要的事情並非完全是員工自己認為的,而是職責定位或由上級決定的!將崗位重要的職責及公司所需要的結果進行歸納梳理,並形成目標或標準,就是決定崗位價值的關鍵因數!

激勵性薪酬設計的具體操作:

1、將崗位原工資分解到核心K指標上;

2、每個K指標從資料分析找到平衡點(詳見下文);

3、每個指標超過平衡點即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即有壓力;

4、每一個K指標:對於企業,是利潤增長的管道;對於員工,是工資增長的管道;

5、從此,員工工資越高,企業利潤也越高;

6、從此,員工和企業利益是趨同的,方向和目標也是一致的。

K指標提取:

有了預算還不夠,還要找出各部門各崗位的核心績效指標,要讓每個崗位的員工都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績效指標就是讓員工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是方向也是定位,只有保證每一個崗位的成功才能確保企業最終的成功。

常見績效指標庫:

1) 銷售額

2) 成本率

3) 毛利額或毛利率

4) 可控費用率

5) 人創績效

6) 新菜品研發

7) 主推菜銷售額

8) 員工培訓

9) 員工流失率

10)客戶滿意度

11)客戶單價

12)VIP充值

13)VIP新增數

....

每家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情況,來提取指標,記住,指標必須是可以量化的。

有人會問,KSF只適合管理層和一線銷售崗位,二線員工和操作層怎麼辦?

二線操作層適合用,PPV模式模式。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專案、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舉個例子:前臺文員設計了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

1、前臺工作項:1500元(每天約3小時)

2、公司考勤工作項:200元(平均每天1小時,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無差錯無延遲)

3、網路客服項:400元(每天2小時,明確工作要求與標準-好評率、點擊率)

4、公司積分運行項:300元(每天0.5小時,錄入分值、排名登記、快樂大會等)

5、網路產品銷售:按提成機制執行

6、公司辦公水電費:與去年同期對比,節約部分的10%(上線不得超過300元/月)

...

好的機制,就是在挖掘員工的才幹,釋放他的潛能,絕不浪費人才。世界上沒有無用之人,只是有人無用武之地。

二線PPV模式操作,文員也可以年薪十萬

分配機制是一家公司的核心機制,主要靠老闆和中高層來定。老闆和中高層在制定企業分配制度之前,必須明確:

1、什麼是企業價值;

2、誰創造了價值,只有價值的創造者才有權利分享價值;

3、如何評估價值,評價原則反映了企業的價值導向和發展戰略,它決定了企業要求各個價值創造者往哪一方向努力;

4、如何分配價值,兼顧外部公平、內部公平、自我公平。解決了這四個問題,才能真正發揮分配制度的激勵作用。

同樣的人,不同的制度,可以產生不同的文化和氛圍,以及差距巨大的結果。這,就是機制的力量!

老闆不要只加工作,不提工資;只提要求,不提激勵。

我們不怕員工收入不斷增加,怕的是員工的價值沒有得到提高。

搭建好薪酬績效,讓企業的經營結果可以和員工收益捆綁在一起,就可以持續為員工加薪但不加成本,實現共贏的結果!

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歡迎添加下面小編個人號,保持更緊密交流互動。

個人號|劉老師(44630 3356)——免費發送激勵機制視頻

職位|諮詢師